第767章 嘉陵江畔遇香匠,合川古村解香愁——香韵绕江湖
嘉陵江的支流在五月里绕着合川古村蜿蜒,江水带着仲夏的澄澈,将岸边的香樟林染得愈发浓郁。风一吹,既有香樟的清馥气息,又夹着一丝香灰散落的滞涩——不是正常线香燃烧的绵密,反倒像是香粉掺了杂质,一燃就断,听得人心里发紧。取经队伍沿着江畔的香道前行,阿牛腰间的长剑裹着田老漆匠漆的剑鞘,鞘上还系着沈漆园送的漆香囊;林小羽怀里抱着韦老瓷匠的青花瓷瓶,瓶中插着廖老竹匠编的竹哨,木棉荷包里装着陆老书匠的《道德经》与冉老的皮纸,衣襟上仪琳送的平安符随着脚步轻轻晃动——自涪陵与沈漆园别后,这一路常遇背着香篓的匠人,偶尔还见着穿“蜀地香社”服饰的艺人,言谈间提过“沉香”“檀香”,倒让这西行路多了几分江湖人的清雅。
“这制香的动静不对啊!”林小羽最先闻出异样,她往日跟着唐僧学过礼佛燃香,对香气格外敏感,“正常线香该是香韵绵长,怎么这味儿里混着焦糊,还总听见香断声?莫不是香粉出了问题?”
孙悟空纵身跃上香樟旁的老皂角树,往香气来处望去——只见前方香坊前,围着不少人,既有筛着香粉的匠人,还有两个身着素色长衫的人,腰间别着“蜀地香社”的玉牌,其中一人正拿着一截断了的线香皱眉,看模样竟是笑傲江湖里,曾在合川香肆与令狐冲换过安神香的香匠温知意。“嘿,那不是温知意吗?”孙悟空喊了一声,从树上跃下,金箍棒缩成短棍别在腰间,“走,去看看!要是香坏了,师父礼佛可就没好香用了!”
众人走近,果见那素色长衫人是温知意,他指尖捏着断香,此刻正对着一堆燃坏的线香愁眉不展。香坊前,老香匠姓尹,年过六旬,手里握着一把香杵,指缝还沾着香粉,见众人来,苦笑着摇头:“各位莫怪这香差,实在是我们这合川古村的线香,近来总出问题——往日我们制的香,香粉纯净,燃烧绵密,江湖上不少寺院、书院都来订香,连衡山派的刘正风前辈,都托人来制过弹曲时用的安神香。可这半个月来,不知怎的,香粉里总掺着木屑,和香泥时要么太干要么太稀,刚制成的线香,没燃一半就断,还冒黑烟——方才给温兄看的,还是最好的一截,要是传出去,我们这百年香坊的名声就毁了!”
温知意闻言,手里的玉牌都晃了晃:“尹老丈,我此次来,是受蜀地香社之托,来订一批安神香,下个月便是江湖上的‘禅音雅集’,各路雅士要燃香听禅,要是拿不出好香,不仅我没法交差,连合川线香的名声也要受影响。”他身旁的伙计也急道:“是啊尹老丈,往年您家的香,燃时无烟,香韵能绕屋三日,今年要是出了岔子,我们可去哪儿找这么好的香啊!”
敖丙上前,接过尹老丈手里的香粉,指尖捻了捻:“这香的问题,出在选料和制香。你磨的香粉,怕是没筛干净,还掺着未磨细的木屑,所以燃烧易断;和香泥时水加得不均,太干则难成型,太稀则易变形;还有,制线香时力道没控好,香体密度不一,燃烧速度不均;最后,晾晒时阳光太烈,香体表面干裂,燃时就冒黑烟。”
尹老丈一愣,连连点头:“是啊!前阵子香粉磨得急,没细筛就用了;和香泥时徒弟们凭感觉加水,没称过分量;制线香时为了赶工,机器转得太快;晾晒时怕下雨,直接放烈日下晒——原来竟是这四处的问题!”
“还有一处。”唐僧上前,目光落在香坊里的香杵上,“香杵要是磨得不够细,香粉颗粒粗,也会导致燃烧不匀。尹老丈,你们的香杵,是不是没磨好?”
尹老丈一拍大腿:“可不是嘛!今年香杵用久了没打磨,磨出的香粉总带粗粒——大师您也懂制香?”
唐僧微笑道:“略知一二,往日在长安,曾见香匠做活,说过‘粉是香的魂,杵是香的骨’,需得用心对待每一步。”
温知意见状,眼睛亮了:“这么说,尹老丈的香,还有救?”他转头看向敖丙和唐僧,“若是二位能帮忙解决,蜀地香社必有重谢!日后各位若到蜀地,所有香品都算我们的!”
“谢就不必了。”敖丙笑着摇头,“我们西行路上,能帮人解困,也是一桩善事。”说着便开始指点尹老丈:“先把香粉用细绢筛三遍,确保无粗粒;和香泥时按比例加水,用秤称准分量,揉至不粘手为准;制线香时调慢机器速度,确保香体密度均匀;晾晒时先放在阴凉处沥干水分,再移到弱光下慢晒;香杵每日打磨一次,确保磨出的香粉细腻。”
孙悟空听得手痒,撸起袖子就去筛香粉:“筛粉这种活,俺最在行了!当年在花果山,俺连花果粉都筛得细如烟尘!”哪吒则帮着调试制香机器,他对速度把控精准,香体密度调得恰到好处;林小羽跟着尹老丈的徒弟学和香泥,温知意在旁指点,教她如何判断香泥湿度,“和香泥就像练掌法,得懂‘软硬’,太硬则易裂,太软则易塌,和江湖上用剑的道理一样。”
林小羽衣襟上的平安符晃了晃,温知意见了,愣了愣:“这平安符的样式,像是恒山派的?小姑娘认识恒山派的人?”
林小羽点点头,眼睛弯成了月牙:“认识!前阵子在镇远,我们还见过令狐冲师兄和仪琳姐姐呢!仪琳姐姐还送了我这平安符,说能保平安。令狐师兄还说,他最爱用尹老丈制的安神香,说燃着香练剑,心能静下来!”
“哦?你们认识令狐冲?”温知意来了兴致,“那可是江湖上的奇人!去年在合川香肆,我和他换安神香,他竟能闻出香里加了三分沉香、七分檀香——后来才知道,他是听刘正风前辈说过制香的门道,倒也细心!”说着便和林小羽聊起令狐冲的趣事,什么“燃香练剑时怕香灭,总盯着香头”“见香匠辛苦,帮着筛香粉”,听得林小羽咯咯直笑,连和香泥的动作都轻快了几分。
这边忙得热火朝天,那边尹老丈按着敖丙的指点,开始筛香粉、和香泥、制线香、晾晒。他制香、晾晒、装盒,动作娴熟,敖丙在旁偶尔提点,比如制线香时如何调整机器压力让香体更紧实,晾晒时如何翻动让香体均匀干燥。唐僧则在一旁与温知意聊起制香与江湖,从香韵的品性聊到武林的心境,温知意听得连连点头:“大师说得是,这香和江湖一样,有淡有浓,有静有躁,若少了‘静’字,再好的香粉也制不出好香,再好的武功也修不到境界。”
待到夕阳西下,第一批新制的安神香终于晾晒好。尹老丈小心翼翼地取出线香,温知意迫不及待地点燃一根,香体燃烧绵密,无烟无燥,香韵清馥绵长,引得众人都赞不绝口。“好香!真是好香!”温知意激动得拿起一根香,“尹老丈,这次真是多谢你,也多谢各位帮忙!这批香,我全要了!”
尹老丈笑得合不拢嘴,从香坊里拿出一个小巧的香盒,里面装着特制的线香,递给林小羽:“小姑娘,这香盒送给你,你和香泥时很用心,是个学制香的好料子,日后若想学制香,随时来合川找我。”
林小羽接过香盒,盒身雕着香樟花纹,香韵从盒缝里缓缓溢出,她高兴得把香盒揣进荷包:“谢谢尹爷爷!我一定好好收着,等见到令狐冲师兄,给他燃香练剑用!”
当晚,尹老丈在香坊旁摆了宴席,温知意让人从马车上搬来蜀地的绿豆糕与凉茶,众人围坐在一起,燃着新制的安神香,喝着凉茶,看着嘉陵江的夜景,倒也惬意融融。孙悟空和温知意比谁燃香时间长,哪吒则和阿牛聊起剑法招式,林小羽捧着香盒,在敖丙的指导下学辨香韵好坏,说:“敖大哥,制香要经得住筛、揉、晒,像不像我们的取经路?得经得住打磨,才能成正果。”
敖丙点点头,摸了摸她的头:“是啊,香如人生,需经千筛百揉;江湖亦如此,需经千锤百炼。唯有静下来,方能品出真味。”
次日清晨,众人准备西行,温知意和尹老丈前来送行。温知意抱拳道:“各位兄台,此番合川之行,多亏了你们,这份情蜀地香社记下了。日后若到蜀地,一定要来香坊坐坐,我们再燃香论道!”
尹老丈也递过一小盒线香:“大师,这香送给你们,路上礼佛用,安神静心,助你们西行顺利。”
唐僧合十道:“二位客气了,江湖路远,后会有期。”林小羽挥着小手:“尹爷爷、温叔叔再见!我以后要是制了香,一定送你们尝尝!”
众人挥手告别,取经队伍沿着嘉陵江继续西行。风又吹起,带着香樟与线香的清馥气息,还有林小羽怀里香盒的淡淡香韵。唐僧望着前方的路,轻声道:“这制香和江湖,都藏着最深刻的道理。香需静燃,方能溢韵;人需静行,方能致远。我们取经,便是在这一筛一揉、一步一履中,悟透众生苦乐,守住本心。”
敖丙点点头:“是啊,无论是香匠的粉,还是江湖人的剑,皆是‘心无旁骛,方能成器’,唯有以诚待之,以善护之,方能抵达远方。”
嘉陵江的水缓缓流淌,将取经队伍的身影拉得很长,而他们与温知意、尹老香匠的相遇,还有这嘉陵江畔的香韵,也成了西行路上一段清雅的江湖记忆——原来江湖不止刀光剑影,还有香韵萦绕的温情,正如这取经路,不止艰难险阻,还有人间百态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