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男频同人小说 > 西游笑傲录
本书标签: 男频同人  佛道争灵珠劫江湖证禅 

第792章 罗布泊古道遇驼匠,若羌古村解驼愁——驼铃伴江湖

西游笑傲录

第792章 罗布泊古道遇驼匠,若羌古村解驼愁——驼铃伴江湖

罗布泊古道的六月裹着灼人热浪,若羌古村外的驼场却透着几分忙碌。风一吹,既有驼毛的温热气息,又夹着一丝驼鞍断裂的吱呀声——不是正常驼行的沉稳,反倒像是驼鞍加固不足,刚驮上货物就变形,听得人心里发紧。取经队伍顶着烈日前行,阿牛腰间的双剑被晒得发烫,林小羽将紫檀棋盒揣进怀里避热,腰间的皮囊酒壶随着脚步轻晃,衣襟上的平安符在热浪中仍显鲜亮。自德令哈与祖千秋别后,这一路常遇牵着骆驼的驼匠,偶尔还见着穿“西域驼社”服饰的驼工,言谈间提过“若羌双峰驼”“沙漠驼队”,倒让这西行路多了几分江湖人的坚韧。

“这驼行的动静不对啊!”孙悟空耳尖,听着远处传来的驼鞍断裂声,纵身跃上路边的红柳树,往驼场方向望去——只见场边围着不少人,几个驼匠正对着变形的驼鞍发愁,为首一人身着羊皮短褂,手里握着修鞍工具,眉眼间带着几分熟悉的干练,竟是西域驼社的驼匠计无施!他此刻没了往日在江湖上的狡黠,指尖抚过驼鞍裂痕,眉头紧锁。

“计无施兄?”孙悟空喊了一声,从树上跃下时带起几片柳叶,“你怎么跑到若羌来了?往日你不是在江南帮人谋划吗,怎么改行修驼鞍了?”

计无施抬头见是取经队伍,先是一愣,随即拱手笑道:“原来是孙长老、唐长老一行人!说来惭愧,近年西域驼社要组建‘沙漠商队’,可新做的驼鞍接连出问题,要么磨伤骆驼,要么承重不足,再过五日就要出发,要是拿不出好驼鞍,不仅商队延误,连不少依赖驼队运输的百姓都要受影响。”

驼场旁的老驼匠姓麦麦提,年过七旬,满手老茧握着针线,正试图缝补断裂的驼鞍,见众人来,苦笑着摇头:“各位莫怪驼鞍差,实在是我们这若羌古村的制鞍活,近来总出问题——往日我们做的驼鞍,垫料厚实、缝线牢固,走再远的沙漠都没问题,江湖上不少商队都来我们这订鞍。可这半个月来,不知怎的,驼鞍垫用了劣质羊毛,不耐磨还扎驼;缝线用了普通麻线,拉力不足易断;还有,驼鞍框架用了新伐的杨木,没经防腐处理,遇潮易朽;最后,驼鞍绑带调节扣没焊牢,驮货时易松动——方才给计先生看的,还是最好的一副,要是传出去,我们这百年驼坊的名声就毁了!”

敖丙上前,接过麦麦提手里的驼鞍,指尖按压垫料:“这驼鞍的问题,出在选材与制作工艺。你用的垫料需选‘陈年羊毛’,经脱脂处理后缝制,既柔软又耐磨;缝线要用牛皮线,拉力是麻线的三倍,确保牢固;驼鞍框架选经桐油浸泡的榆木,防腐耐用;调节扣用熟铁焊接,焊后用砂纸打磨光滑,防止松动。”

麦麦提一拍大腿,针线都跟着掉在地上:“是啊!前阵子赶工期,垫料用了新剪的生羊毛;缝线怕不够用,换了便宜的麻线;框架图省事用了杨木;调节扣没仔细焊,想着凑合用——原来竟是这四处的问题!”

“还有一处。”唐僧目光落在驼鞍的绑带上,“绑带没做防滑处理,骆驼行走时易移位,磨伤驼身。麦麦提老丈,你们的绑带,是不是没涂防滑胶?”

麦麦提低头看了看绑带表面,面露愧色:“可不是嘛!防滑胶用完了,还没来得及补货——大师您也懂制驼鞍?”

唐僧微笑道:“略知一二,往日在长安,曾见驼商修鞍,说过‘料是鞍的魂,工是鞍的骨’,需得用心对待每一步。”

计无施眼睛亮了,上前一步道:“既然各位懂制鞍,还望指点一二!若是能帮驼坊解决问题,西域驼社必有重谢!日后各位若需驼队护送,只管找我们,分文不取!”

“谢就不必了。”敖丙笑着摇头,“我们西行路上,能帮人解困,也是一桩善事。”说着便开始指导麦麦提:“先将陈年羊毛用纯碱水脱脂,漂洗干净后晒干,再缝制成垫料;缝线换用牛皮线,每针间距控制在半厘米,增强拉力;驼鞍框架用榆木制作,浸泡桐油三日,晾干后再组装;调节扣重新焊接,焊口处用铁锉打磨平整;绑带表面涂一层防滑胶,晾干后再使用,防止移位。”

孙悟空早就按捺不住,撸起袖子就去缝补驼鞍:“缝东西这种活,俺最在行了!当年在花果山,俺连虎皮裙都缝得整齐!”他动作虽粗,却力道均匀,牛皮线在他手里穿梭,不一会儿就补好了断裂处。哪吒则帮着焊接调节扣,他指尖凝着星火,精准控制火候,焊口牢固又光滑。林小羽跟着麦麦提的徒弟学涂防滑胶,计无施在旁指点,教她如何均匀涂抹、控制厚度,“涂胶就像练剑,得懂‘厚薄适中’,涂得太厚易开裂,涂得太薄没效果,和江湖上用剑的道理一样。”

林小羽衣襟上的平安符晃了晃,计无施见了,眼神柔和了几分:“这平安符是仪琳姑娘绣的吧?我听令狐冲说过,她心善,总爱给江湖人做些祈福的小物件。”

林小羽点点头,眼睛弯成了月牙:“是啊!仪琳姐姐说这平安符能保平安。计先生,这次‘沙漠商队’,会经过哪些地方啊?”

“要从若羌出发,经罗布泊到楼兰古城,再往西域诸国去。”计无施叹了口气,语气里多了几分感慨,“沙漠行路难,若是驼鞍不靠谱,不仅货物受损,连骆驼和人都有危险。这次商队,恒山派的仪琳姑娘还托我们带些草药给楼兰古城的百姓,说那边疫病频发,缺医少药。”他话锋一转,想起什么似的,“前几日我在库尔勒见过令狐冲,他说你们曾在镇远一起喝过酒,他还夸孙长老身手好,能在沙漠里辨方向呢!”

“哦?那小子还记着俺老孙!”孙悟空缝驼鞍的动作更利索了,“当年在镇远,俺跟他说沙漠里看星星辨方向,他还说要跟俺学,日后走江湖用得上!”

计无施笑了,眉头也舒展了不少:“令狐冲兄就是这般实在!上次在库尔勒,见着一个小驼工被风沙困住,他还顶着风沙去找人,自己差点中暑。还有一次,商队缺水,他把自己的水袋给了骆驼,说‘骆驼比人更需要水,没了骆驼,大家都走不出沙漠’——这般通透的性子,在江湖上可少见!”说着便和众人聊起令狐冲的趣事,什么“在驼场里帮着喂骆驼,把自己的干粮分给驼吃”“见驼匠修鞍辛苦,主动帮忙,结果把针线弄乱,反倒添了麻烦”,听得林小羽咯咯直笑,连涂胶的动作都轻快了几分。

这边忙得热火朝天,那边麦麦提按着敖丙的指点,开始制垫料、缝驼鞍、焊扣、涂胶。他裁剪、缝制、组装、打磨,动作娴熟,敖丙在旁偶尔提点,比如缝垫料时如何铺匀羊毛让受力均匀,组装框架时如何校准角度让驼鞍贴合驼背。唐僧则在一旁与计无施聊起驼行与江湖,从驼队的协作聊到武林的道义,计无施听得连连点头:“大师说得是,这驼行和江湖一样,有难有易,有聚有散,若少了‘信’字,再好的驼鞍也走不远,再好的武功也失了人心。”

待到夕阳西下,第一副新制的驼鞍终于完成。麦麦提小心翼翼地将驼鞍架在骆驼背上,骆驼行走几步,驼鞍稳固无移位,计无施上前检查,垫料柔软、缝线牢固,引得众人都赞不绝口。“好鞍!真是好鞍!”计无施激动得握住麦麦提的手,“麦麦提老丈,这次真是多谢你,也多谢各位帮忙!这批驼鞍,我全要了!”

麦麦提笑得合不拢嘴,从驼场里拿出一个小巧的驼铃,铃身刻着沙漠路线图,递给林小羽:“小姑娘,这驼铃送给你,你涂胶时很用心,是个学制鞍的好料子,日后若想学,随时来若羌找我。”

林小羽接过驼铃,轻轻一晃,清脆的铃声在暮色中回荡,她高兴得把驼铃系在腰间:“谢谢麦麦提爷爷!我一定好好收着,等见到仪琳姐姐,让她也听听!”

当晚,麦麦提在驼场里摆了宴席,计无施让人从马车上搬来烤全羊与葡萄汁,众人围坐在篝火旁,就着美食聊沙漠趣事,偶尔还听驼工唱西域民歌,倒也暖意融融。孙悟空和计无施聊起沙漠生存技巧,偶尔还比划两下拳脚;哪吒则和阿牛聊起“驼与剑”的关联,说“骆驼耐渴如剑客耐苦,唯有坚持方能抵达终点”;林小羽捧着新得的驼铃,在敖丙的指导下学辨驼鞍好坏,说:“敖大哥,制驼鞍要经得住选、缝、装,像不像我们的取经路?得经得住耐心打磨,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敖丙点点头,摸了摸她的头:“是啊,制驼鞍如人生,需经精挑细选;江湖亦如此,需经诚信立身。唯有守得住信义,方能制出好驼鞍,行得正路。”

次日清晨,朝阳洒在罗布泊古道上,热浪尚未升起。众人准备西行,计无施和麦麦提前来送行。计无施抱拳道:“各位兄台,此番若羌之行,多亏了你们!日后若到江南,一定要来找我,我定帮你们谋划周全!”

麦麦提也递过一张沙漠地图:“大师,这张地图送给你们,标了水井和安全路线,能少走不少弯路。”

唐僧合十道:“二位客气了,江湖路远,后会有期。”林小羽挥着小手:“麦麦提爷爷、计先生再见!我以后要是制了驼鞍,一定送你们尝尝!”

众人挥手告别,取经队伍沿着罗布泊古道继续西行。风又吹起,带着驼毛的温热气息,还有林小羽腰间新驼铃的清脆声响。唐僧望着前方的路,轻声道:“这驼行和江湖,都藏着最深刻的道理。鞍需信义制,方能载物;人需初心行,方能致远。我们取经,便是在这一料一针、一步一悟中,悟透众生苦乐,守住本心。”

敖丙点点头:“是啊,无论是驼匠的料,还是江湖人的路,皆是‘信义为基,方得始终’,唯有以诚待之,以善护之,方能抵达心中的远方。”

罗布泊古道的风拂过,将取经队伍的身影拉得很长,而他们与计无施、麦麦提老驼匠的相遇,还有这古道旁的驼铃,也成了西行路上一段坚韧却温暖的江湖记忆——原来江湖不止刀光剑影,还有针线与羊毛交织的温情,正如这取经路,不止艰难险阻,还有人间百态的赤诚与坚守。

上一章 第791章 柴达木古道遇酒匠,德令哈古村解酒愁——酒香醉江湖 西游笑傲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793章 塔克拉玛干古道遇织匠,和田古村解织愁——织锦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