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笑傲录·第九百四十六章 侠客岛畔听潮声 石室碑前悟侠义
取经队伍离了桃花岛,西行五月有余,脚下的路渐渐从东海之滨的海路变成了南海深处的惊涛骇浪,风里少了桃花的清甜,多了几分海水的凛冽与石碑的厚重,远远能望见云雾间若隐若现的两座岛屿,岛周巨浪拍岸,如侠客呼啸,透着“侠客岛”特有的豪迈与神秘。悟空踩着一根随波起伏的巨木,金箍棒在掌心转了个圈,火眼金睛扫过岛上山石:“师父,这岛上的气场又豪又沉,藏着侠客的赤诚,也裹着点解惑的清明,像是有无数碑文在石壁间低语,还有人在潮声里研读武学,倒有几分‘以武问道’的意味。”
唐僧勒住白龙马——龙马踏浪如飞,此刻正稳稳立在巨木之上。他指尖佛珠转得缓了,目光落在岛口一块刻着“侠客岛”的礁石上,礁石上还留着几处掌印,是昔年武林侠客留下的印记。“侠客岛乃笑傲江湖中武林人士向往的问道之地,石破天前辈曾在此破解‘太玄经’碑文,悟得绝世武学,更以赤诚之心化解了江湖对侠客岛的误解。既是有缘至此,咱们便登岛一访,一来感受这侠客之地的豪迈,二来若能在碑文间悟得‘侠义’真义,也是取经路上的一桩修行。”
八戒揉着被海风刮得发麻的耳朵,嘟囔道:“师父说得是,就是这南海的浪比桃花岛还大,晃得俺老猪头晕。要是岛上有热乎的鱼汤,再有点筋道的肉饼,俺倒也乐意陪师父多待几日——当然,能少晃一会儿就更好了。”
沙僧已将降妖宝杖横在身后,伸手扶着唐僧的胳膊:“师父,这侠客岛周浪大流急,咱们跟着海鸟的方向走,莫要被巨浪卷走。”
众人跟着海鸟的踪迹登岛,越往岛心走,潮声越清晰,伴着石室里传来的诵读声与拳脚的破空声,在山间回荡。行至“侠客岛主”居住的石室前,只见一个身穿粗布短打的汉子正对着石壁研读碑文,他身材魁梧,眼神赤诚,每一个动作都透着豪迈,正是侠客岛现任岛主——石破天的后人石承义;而在他身旁,一个身穿青衫的女子手持书卷,正为众人讲解碑文,她眉目清秀,语气平和,竟是笑傲江湖中“长乐帮”贝海石的后人贝清瑶,她早年厌倦帮派纷争,便来侠客岛跟随石承义研习碑文,以武学传递侠义。
“石岛主!贝姑娘!”悟空一眼认出石室里的碑文——那样式与当年在黑木崖见过的武学秘籍如出一辙,纵身跳到石室前,金箍棒往地上一戳,“没想到会在侠客岛遇到你们!这碑文研读的有股子‘赤诚豪迈’的味道,比当年在嵩山见的门派秘籍,可大气多了!”
石承义停下研读,对着唐僧拱手道:“唐长老远道而来,石某有失远迎。近来总在石室研读碑文,一来是为了承袭先祖道统,二来也是想让江湖人明白,侠客岛并非传说中的‘害人之地’,而是问道之所。”
贝清瑶也收起书卷,笑着道:“孙兄,唐长老,这侠客岛的妙处,正在于‘侠义’二字。先祖石破天曾说,‘武学的最高境界,是心怀赤诚,以武助人’。我与石岛主在此居住,也是想以碑文与武学,传递这份‘侠义’之心。”
唐僧合十道:“石岛主与贝姑娘所言极是。所谓‘侠义’,从来不是恃强凌弱,而是心怀赤诚,守护弱小。就像这碑文,看似是武学秘籍,却藏着‘以武问道’的初心——人若能如此,便能在纷扰世间守住本心。”
正说着,一个岛民匆忙从海边跑来,神色慌张:“岛主!不好了!海上来了一群海盗,说要抢占侠客岛,还说要是你们不肯交出碑文,就炸了石室,毁了侠客岛!”
石承义脸色微沉,却依旧平静:“这些海盗真是目光短浅!碑文乃武学瑰宝,岂是他们能随意觊觎的?只是他们若在岛上闹事,恐会破坏这侠客之地的安宁。”
贝清瑶也蹙起眉头:“这伙海盗在南海劫掠商船,害了不少渔民,今日敢来侠客岛,定是听说碑文藏着‘绝世武学’,想趁机夺取。”
哪吒脚踏风火轮,火尖枪上的红缨猎猎作响:“石岛主莫急!俺去会会他们!要是他们敢撒野,俺一枪就挑了他们的船,让他们再也不敢来捣乱!”
悟空也跟着纵身跃起:“俺与你一同去!俺的火眼金睛能辨陷阱,定能帮着布下埋伏,让海盗有来无回!”
众人跟着石承义来到海边,只见五艘海盗船停在海面,船上的海盗手持刀枪,气势汹汹地朝着岸边喊话,为首的是一个满脸横肉的汉子,他腰间佩着一把大刀,正是海盗头目罗三炮。
“石承义!赶紧交出碑文,不然老子就炸了你的石室,让侠客岛变成一片废墟!”罗三炮厉声喝道,声音在海面上回荡。
石承义上前一步,语气坚定:“罗头领,碑文乃武学问道之所,并非用来争强好胜的。你若真心想研习武学,石某愿为你讲解;但你若只为掠夺而来,便请回吧——这侠客岛的武学,不是你能懂的。”
“回?”罗三炮眼中闪过一丝戾气,“你一个乡野村夫,竟敢吓唬老子!兄弟们,划船靠岸,给我抢!”
海盗们驾着小船朝着岸边冲来,悟空与哪吒立刻迎了上去。悟空金箍棒一挥,一道金光劈向海面,激起数丈高的浪花,将靠近的小船掀翻;哪吒火尖枪一挑,一道火焰射向海盗船的弹药舱,舱内瞬间燃起大火,海盗们惊慌失措地扑火。敖丙则引动海水,在岸边布下一道水墙,挡住了海盗的冲锋。
石承义也取出双掌,掌心泛起内力,朝着冲上岸的海盗拍去,掌风凌厉却不伤人,只将海盗们震倒在地;贝清瑶则手持书卷,配合石承义,书卷飞出,缠住海盗的手腕,让他们动作迟缓。
罗三炮见手下们纷纷被俘,心中大怒,亲自驾着小船冲来:“石承义,接我一刀!”
石承义不慌不忙,侧身避开,双掌轻轻一推,便将罗三炮的刀打飞,然后顺势一拉,罗三炮重心不稳,摔倒在地。石承义双掌轻轻抵在罗三炮的胸口:“罗头领,承让了。”
罗三炮脸色惨白,却依旧嘴硬:“你……你这是靠妖法,不算本事!”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罗三炮,你还不认错!”
众人望去,只见一个身穿蓑衣的老者拄着拐杖走来,竟是侠客岛的护岛人——老舵手,他早年曾受石破天的恩惠,一直守护侠客岛,今日听闻海盗闹事,特意赶来阻止。“石岛主乃侠义之士,你怎能如此无礼!快给石岛主道歉,不然我便联合附近的渔民,让你在这南海无法立足!”
罗三炮见老舵手出面,又听闻石承义的厉害,终于服软,对着石承义拱手道:“石岛主,是我不对,我不该冒犯侠客岛,还请你原谅我。”
石承义叹了口气:“罢了,只要你日后不再劫掠百姓,懂得‘侠义’的道理,今日之事我便不追究了——这南海的航线,我会指给你,以后靠捕鱼为生,莫再作恶。”
罗三炮连忙点头,带着手下们狼狈离去。老舵手对着取经队伍拱手道:“多谢各位仙长相助。若不是你们,今日侠客岛怕是要遭难了。”
唐僧合十道:“老舵手不必客气。侠义之道,本就该互相扶持。石岛主与贝姑娘以碑文传递侠义之心,这份心意,值得守护。”
当晚,石承义在“听潮阁”摆下宴席,款待取经队伍。宴席间,石承义取出石破天当年用过的铁剑,感慨道:“这铁剑是先祖石破天传下来的,上面还留着他的赤诚。他当年在侠客岛破解碑文,靠的不是武力,而是‘赤诚’与‘侠义’。我与清瑶也想像他一样,以碑文与武学传递侠义,让江湖人明白,真正的武学,是用来守护众生的。”
贝清瑶也讲解了碑文的道理:“这碑文的妙处,在于‘以武问道,以义待人’。就像这南海的潮声,看似汹涌,却有规律;咱们做人也是如此,心怀侠义,不恃强凌弱,却能在纷扰中守住本心。”
唐僧点头道:“石岛主与贝姑娘所言极是。所谓‘侠义’,从来不是武力的炫耀,而是赤诚的坚守。就像这侠客岛的石碑,无论风吹雨打,始终刻着‘问道’二字,向阳而生——人若能如此,便能在修行路上走得更远。”
次日清晨,众人准备告别侠客岛,继续西行。石承义将一本《太玄经碑文注解》手抄本送给悟空:“孙仙长神通广大,且心怀侠义,这本注解送给你。碑文讲究‘以武问道’,或许能在你日后御敌时帮上忙。”
贝清瑶则给唐僧送了一块刻着“赤诚”二字的玉佩:“长老,这玉佩是用侠客岛的寒玉制成,能安神定气,也能提醒你我,无论何时何地,都莫被戾气困住,莫忘侠义初心。”
侠客岛的岛民们也纷纷拿出自己做的鱼干与肉饼,塞到八戒手中:“猪施主,这些你带着路上吃,要是下次再来侠客岛,我们请你吃最地道的海鲜宴!”
众人谢过石承义、贝清瑶、老舵手与岛民们,继续西行。石承义与贝清瑶站在海边,以铁剑敲击礁石为众人送行,声响里满是豪迈;老舵手与岛民们也挥手告别,眼中满是不舍。朝阳从东方升起,将海面染成金色,侠客岛的潮声在风中依旧汹涌,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关于侠义、赤诚与以武问道的故事,在这座南海侠客之地久久流传。
唐僧牵着白龙马,走在离岛的海路上,指尖捻着刻有“赤诚”二字的玉佩:“悟空,你看石岛主与贝姑娘,以碑文传递侠义,以赤诚守护侠客岛,这份‘侠义’的心境,才是修行的真义。这世间的‘纷争’,大多源于自私与戾气,若能像侠客岛的碑文般,以武问道,以义待人,便能在纷扰中守住本心——就像咱们取经,也是在‘侠义’中践行‘普渡众生’的初心,让这份善意传遍天下。”
悟空握紧手中的《太玄经碑文注解》,点头道:“师父说得是!俺以前觉得,能打跑妖怪、赢了对手就是侠义,现在才明白,像石岛主这样,心怀赤诚,以武助人,才是真正的‘侠义’!俺老孙以后再也不随便跟人硬拼了,能帮就帮,能护就护!”
敖丙轻声道:“长老说得对。就像这侠客岛的潮声,看似汹涌,却藏着侠义的豪迈;咱们取经路上的每一次磨难,每一次守护,也都是在‘侠义’中传递善意。这世间的‘强大’,从来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赤诚与侠义,在纷扰中守护众生。”
哪吒摸了摸头,笑道:“俺虽然不懂什么‘侠义’大道理,但俺知道,只要跟着师父和孙兄,多帮好人,多护弱小,不欺负百姓,就是对的!”
八戒一边嚼着岛民们送的肉饼,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俺老猪觉得,这肉饼真筋道!要是前面的地方都像侠客岛这样,有好吃的,有豪侠,还有好武学,俺就满足了!”
沙僧则默默地守在行囊旁,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师父,各位师兄,咱们离西天越来越近了。只要咱们心怀侠义、坚守赤诚,就一定能顺利取回真经,普渡众生。”
阳光洒在取经队伍的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西行之路依旧漫长,前方或许还有更凶险的妖魔鬼怪,或许还有更复杂的江湖纷争,但他们心中的信念,却如侠客岛的潮声般愈发坚定。因为他们知道,取经之路,不仅是为了取回真经,更是为了在“侠义”中守护众生,在“赤诚”中传递温暖——这便是他们此行的意义,也是他们永远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