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四年腊月的墨溪村,头场霜落下来,把油茶林的叶子染得半白。
吴伟东正给新房的门框上漆,刘三扛着最后一根椽子走过来:“东伢子,这房总算盖好了,够气派!”
“多亏你帮着搭架子,不然还得拖半个月。”吴伟东放下漆刷,摸了摸门框——木料是后山砍的,结实得很。
屋里传来动静,是秀秀和周桂兰在收拾,念国拿着个小木勺,在地上划刚学的字。
“东伢子,你看这窗花贴哪儿好?”秀秀举着红纸剪的喜字,眼里满是笑。
吴明远从外面进来,手里攥着张红纸:“贴堂屋正中间!我请镇上的先生写了喜帖,明天就给乡亲们送。”
“爹,不用这么急吧?”秀秀脸一下子红了,赶紧转过身去整理布包。
刘三在旁边笑:“秀秀妹子这是害羞了?东伢子盼这一天盼了好几年,可不能再拖了!”
周桂兰也跟着起哄:“就是!我都给念国做了小花袄,到时候让他当花童,多喜庆!”
念国听见“花童”两个字,跑过来抱住秀秀的腿:“我要穿花袄!还要给叔和秀秀姐送糖!”
大家都笑起来,屋里的热气把霜气都驱散了,暖烘烘的。
第二天一早,吴伟东和吴明远分头送喜帖,村里的乡亲们都高兴得很。
老杨接过喜帖,赶紧往油茶坊跑:“我得把最好的茶油装两罐,当贺礼!”
周老汉摸着胡子:“我给娃们编几个竹灯笼,婚礼上挂着,亮堂!”
送完喜帖往回走,路过村口,看见个挑着担子的外乡人,正跟哨探打听事。
“老乡,墨溪村是不是在这儿?我是做木工的,想找活干。”外乡人嗓门洪亮,担子上挂着锯子和刨子。
吴伟东走过去:“我是墨溪村的吴伟东,你找活干?我们刚盖好房,正缺人做家具。”
外乡人眼睛一亮,赶紧放下担子:“我叫王木工,在安化做了十几年木工,桌椅柜子都能做!”
“那太好了!”吴伟东拉着他往村里走,“我们正准备办婚礼,缺张新床和衣柜,你能做不?”
王木工拍着胸脯:“放心!保证做得结实又好看,三天就能完工!”
回到家,吴明远看着王木工拿出的样式图,连连点头:“这床的样式好,以后东伢子和秀秀用着舒服。”
秀秀红着脸,给王木工倒了碗热水:“麻烦您多费心,不用太花哨,结实就行。”
接下来三天,王木工就在院里做家具,村里的后生们都来围观,时不时搭把手。
“王师傅,你这刨子用得真溜,教我们两手呗?”狗蛋凑过去,眼睛盯着刨子。
王木工笑着教他:“手腕要稳,力道要匀,慢慢来,别着急。”
吴伟东也跟着学,刨出来的木花虽然不如王木工的细,却也像模像样。
“东伢子学得快,以后自家修修补补,不用再请人了。”王木工夸赞道。
三天后,新床和衣柜做好了,漆得发亮,还雕了简单的花纹——是王木工特意加的,没多要钱。
“这手艺真叫好!”吴明远摸着衣柜,“以后你要是没活干,就来墨溪村,我们都找你做家具。”
王木工笑着点头:“一定来!你们村人实在,我乐意跟你们打交道。”
婚礼定在腊月二十八,这天一早,村里就热闹起来。
妇女们帮着秀秀梳妆,周桂兰给她戴凤冠——是用染红的纸做的,却也像模像样。
“秀秀姐,你今天真好看!”周桂兰帮她理了理衣角,眼里满是羡慕。
秀秀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脸更红了:“都是你们帮衬得好,不然哪有这么热闹。”
念国穿着小花袄,手里捧着个糖盘,在屋里转来转去:“什么时候能送糖呀?我都等不及了!”
外面传来吹唢呐的声音,是镇上请来的唢呐班子,刘三带着几个后生,正往院里抬彩礼——有老杨的茶油,周老汉的竹灯笼,还有乡亲们凑的布料。
“东伢子,快接新娘子啦!”刘三在门外喊,声音里满是喜庆。
吴伟东穿着新做的粗布褂子,走进屋,看见秀秀,一下子愣了神——他从没见过秀秀这么好看。
“傻站着干啥?快接秀秀姐走呀!”周桂兰推了他一把。
吴伟东赶紧走过去,握住秀秀的手,秀秀的手暖暖的,微微在抖。
两人刚走出屋,院里的鞭炮就响起来,乡亲们都欢呼着,娃们跟在后面跑,撒着碎红纸。
拜堂在堂屋举行,老周队长特意从县里赶来,当证婚人。
“一拜天地!”老周喊着,吴伟东和秀秀对着门外拜了拜。
“二拜高堂!”吴明远坐在椅子上,看着儿子儿媳,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夫妻对拜!”两人相对而拜,脸上都带着笑,眼里满是光。
拜完堂,院里摆了十几桌酒席,有鸡肉、鱼肉,还有王木工特意做的木托盘,装着油饼和红薯干。
乡亲们都坐下来,一边吃一边聊,唢呐班子吹着欢快的曲子,整个墨溪村都沉浸在喜庆里。
老周端着酒碗,走到吴伟东身边:“东伢子,恭喜你!以后好好过日子,墨溪村还要靠你们年轻人呢!”
“谢谢周队长!我们会好好过日子,也会把村里的事办好。”吴伟东端起酒碗,跟老周碰了碰。
秀秀抱着念国,跟妇女们聊天,周桂兰说:“秀秀姐,等开春了,咱们把识字班再办大些,让邻村的娃也来学。”
“好啊!”秀秀点头,“我还想跟你学编竹篮,以后能编些好看的,拿到集市上卖。”
王木工也凑过来,笑着说:“我开春还来,给你们做个摇篮,等你们有了自己的娃,正好用。”
秀秀的脸一下子红了,吴伟东赶紧解围:“谢谢王师傅,到时候一定请你喝酒。”
酒席一直闹到傍晚,乡亲们才陆续散去,院里还留着喜庆的红纸和鞭炮屑。
吴明远看着收拾碗筷的儿子儿媳,笑着说:“今天累坏了吧?快歇会儿,我来收拾。”
“爹,我们自己来就行,您坐着歇会儿。”秀秀抢过吴明远手里的碗,往厨房走。
念国已经睡着了,吴伟东把他抱到床上,盖好被子,然后走到秀秀身边,帮她洗碗。
“今天真热闹,我这辈子都没这么高兴过。”秀秀小声说,眼里满是幸福。
“以后会更高兴的。”吴伟东握住她的手,“开春我们种些玉米和红薯,再把油茶林打理好,等日子再好些,我们就生个娃,跟念国作伴。”
秀秀点点头,靠在他肩膀上,窗外的月光照进来,把新房映得亮亮的。
吴伟东看着身边的秀秀,想着睡着的念国,还有隔壁屋的父亲,心里满是踏实。
他想起抗战时的艰难,想起那些牺牲的同志,心里默念:“你们看,我有家了,有爱人了,墨溪村也好好的,你们的心血没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