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初雪落在故宫红墙时,官疏桐正在文渊阁校对《永乐大典》复刻本的矿物颜料色谱。魏大勋抱着暖炉撞开偏殿木门,貂绒大氅上还沾着影视城的血浆道具渍。
"快看热搜!"他举着手机往官疏桐的放大镜前凑,锁屏照片还是敦煌的荧光壁画,"我们修的328窟菩萨手上热搜了!"
官疏桐推开手机,激光笔点在色谱仪上:"网友发现的是紫外线下显影的修复线,不是神迹。"她袖口滑落的膏药贴被魏大勋眼疾手快接住,转手贴在自己手机背面。
"但这条热评说..."魏大勋清清嗓子模仿网友语气,"'菩萨手心的桐字甜哭我,文物圈CP照进现实!'"他指尖划过官疏桐正在修复的《璇玑图》残卷,"要不咱们在苏惠的回文诗里也藏个..."
"魏老师。"故宫老研究员抱着锦盒进来,"武英殿的清代朝珠需要重穿。"
魏大勋接盒时故意露出小臂飞天纹身,成功吓退想来帮忙的实习生。官疏桐在旁研磨辰砂,看他用拍戏练就的手指灵活分拣碧玺:"东珠朝冠顶的绦子该用双股金线,你单股容易..."
"知道啦官指导。"他尾音拖得绵长,突然举起颗翡翠佛头,"看!像不像你上次修的那尊辽代玉观音?"
雪光透过雕花窗棂分割着时光,官疏桐望着青年映在青砖上的剪影。不过两年光景,那个在咖啡馆假装偶遇的新人演员,已能在文物局研讨会上侃侃而谈矿物颜料对表演情绪的启发。
暴雪封路那夜,两人被困在故宫文物医院。魏大勋把值班室的铁架床拼成榻,哼着《牡丹亭》给官疏桐做腰部热敷。暖气管道突然爆裂时,他抓起修复用的金箔纸裹住她膝盖:"比暖宝宝导热快吧?"
官疏桐在应急灯下修改论文,忽然感觉颈间微凉。魏大勋将捡到的翡翠佛头串进她沉香手链:"在西北拍戏时捡的,开过光。"他呼吸扫过她手术后遗症导致的敏感区,"保你..."
"魏大勋。"她合上笔记本,"你推了威尼斯电影节邀约?"
暖气水珠滴在青圭玉璧上,溅起微小涟漪。魏大勋的虎牙在暗处闪了闪:"那剧本要演三个月家暴男。"他扯过《髹饰录》当枕头,"不如跟着官老师学修漆器。"
后半夜雪势渐弱,官疏桐被窸窣声惊醒。魏大勋蹲在文物CT机前,手机照着份泛黄剧本,封皮写着《哑舍》。他对着空气练习手语的样子,像极了当年在咖啡馆分析案情的模样。
"过来。"她拍拍床沿。魏大勋蹭过来时带起凉风,被她用修复用的蚕丝被裹成粽子:"为什么要学手语?"
"新角色是文物修复师。"他睫毛在CT机绿光下投出颤影,"有场戏要用指语讲解曜变天目盏。"掌心突然被官疏桐握住,引导着做出"珍贵"的手语姿势。
晨光初现时,魏大勋在太和殿广场扫雪。官疏桐推开朱红宫门,看见他堆的雪人戴着她的工作牌,胡萝卜鼻子上刻着"魏氏修复法第一条:听官老师的话"。
纪录片首映礼那日,魏大勋的西装内衬绣满敦煌藻井纹。官疏桐穿着他送的月白旗袍入场时,发现座椅扶手缠着医用护腰,暖贴温度刚好卡在腰椎手术处。
映后互动环节,粉丝举起两人修复328窟的合照:"勋勋真的因为官老师才学文物修复吗?"
魏大勋转动话筒,袖口青铜珠擦过官疏桐的沉香手链:"应该说,官老师让我明白..."他忽然切换成纪录片旁白腔,"最好的表演不是扮演他人,是找到自己的历史脉络。"
闪光灯骤亮瞬间,官疏桐替他扶正领结。这个动作被拍成出圈神图,网友P成各种文物梗:"好像在给鎏金铜佛调整璎珞""救命这是真人版菩萨与供养人"。
庆功宴溜到角楼拍照时,魏大勋变出枚残缺玉琮:"片场挖到的,商周祭祀用地器。"他呵气擦拭裂痕,"但内壁有数控机床的螺旋纹。"
官疏桐举起玉琮对准宫灯:"所以是上周的赝品?"她突然被揽进带着龙涎香气息的怀抱,魏大勋的下巴抵在她发顶:"是我们第一次联手打假的复刻版。"
雪又落下来时,他摸出个锦盒。打开是敦煌捡的碎玉拼成的凤佩,裂纹处灌着夜光树脂:"碎过二十八次,补了二十八次。"玉佩翻转时显出荧光刻字:经年裂,岁岁圆。
官疏桐将玉佩系在他腰间,指尖划过那些发光的裂痕:"知道修复师最怕什么吗?"
"完美无缺的赝品?"
"是遇见不愿修复的伤痕。"她将雪人工作牌戴在他胸前,"幸好,你我都不是。"
子夜钟声响彻紫禁城,魏大勋在微博发了两张工作证照片。月光与雪色之间,隐约可见并排的名字:
官疏桐 副研究馆员
魏大勋 助理修复员
配文只有四个字:
继续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