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的日头照在残雪上,泛起细碎金光。贾敏已能由丫鬟扶着在廊下走半柱香工夫,这日正看小丫头们收晾晒的药材,忽见林黛玉捧着个青瓷药盅过来。
贾敏“玉儿手里端的什么?”
她含笑问,见女儿眼下的青黑又重了几分,不由心疼,
贾敏“昨夜又熬到三更?”
林黛玉“是太医新拟的方子。”
黛玉掀开盅盖,清苦药香里混着蜜糖甘气,
林黛玉“加了枇杷露润肺,母亲尝尝可还适口?”
这时王熙凤笑着走进院来,后头跟着四个捧缎盒的婆子。
王熙凤“姑太太快瞧瞧,北静太妃送来的开年礼,指名要给林妹妹。”
她抽出张泥金帖念道,
王熙凤“‘闻妹妹善画,特赠澄心堂纸十刀,李廷珪墨两锭’。”
林黛玉接过帖子,见末尾添着行小字:
“初七赏梅宴,盼携玉郎同至。”顿时耳根飞红。贾敏会意微笑:
贾敏“难得太妃记挂,到时让宝玉陪你去罢。”
林黛玉“母亲!”
黛玉急得去掩帖子,
林黛玉“这怎么...”
王熙凤“这有什么!”
王熙凤拍手笑道,“
王熙凤太妃最是开通,年年赏梅宴都让年轻人们自在玩耍。再说——”
她忽然压低声音,
王熙凤“太妃兄长掌着都察院,正管着盐务呢。”
午后黛玉在书房临帖,忽听窗棂轻响。推开见贾宝玉立在梅树下,斗篷上沾着细雪,怀里却抱着束含苞的红梅。
贾宝玉“妹妹看这枝可好?我踩着梯子摘的...”
他献宝似的递来,袖口露出道血痕。见黛玉蹙眉,忙缩手笑道,
贾宝玉“不妨事,让蔷薇刺划了下。”
林黛玉“总这般毛手毛脚。”
她取出绢帕替他包扎,指尖触到他腕间跳动的脉搏,
林黛玉“初七那日...你可有空?”
贾宝玉眼睛霎时亮了。
贾宝玉“便是有天大的事也要推开!”
忽又忐忑,
贾宝玉“妹妹要不要戴那支累丝金凤?上次见北静郡主戴过...”
林黛玉“偏你记得这些。”
黛玉嗔着背过身,唇角却弯起来,
林黛玉“我自有计较。”
到了初七这日,黛玉拣了身月白绫袄配浅碧裙,发间只簪朵新摘的绿萼梅。贾宝玉候在二门处,见她这般清雅打扮,一时看得怔住。
贾宝玉“妹妹像雪堆出来的人...”
他喃喃道,慌忙从袖中取出个手炉,
贾宝玉“路上捧着暖手。”
马车行至北静王府,但见朱门洞开,太妃竟亲自等在影壁前。她携了黛玉的手细看,点头笑道:
北静王妃“好个伶俐孩子!难怪你父亲信里夸个不住。”
又瞥向贾宝玉,
北静王妃“哥儿陪玉郎去西园罢,年轻人都在那儿作诗呢。”
穿过月洞门,忽见薛宝钗站在曲廊下,正与探春品评墙上的梅花图。见他们来了,宝钗含笑迎上:
薛宝钗“宝兄弟来得正好,方才云妹妹联句‘冻浦舟难渡’,都对不上呢。”
贾宝玉“这个容易...”
他刚要接句,忽觉袖口被轻扯。黛玉垂眸低语:
林黛玉“下句是‘寒山径自斜’...”
众人轰然叫好时,假山后转出个戴赤金冠的少年,目光灼灼盯着黛玉
三皇子“这位妹妹对得妙!不知可愿与本宫同游梅林?”
贾宝玉下意识挡在黛玉身前。却听太妃笑声传来:
北静王妃“三殿下莫吓着人家姑娘。”
她轻拍黛玉手背,
北静王妃“好孩子,去折几枝红梅供佛罢。”
待走远些,太妃忽然低语:
北静王妃“你父亲后日抵京。今日之事,俱是给你作势的。”
黛玉回望梅林,见贾宝玉正急急寻来,鬓发都跑散了。雪光映着他殷切眉眼,恍若前世未曾见过的春光。
贾宝玉“妹妹!”
他喘着气递来一枝并蒂红梅,
贾宝玉“我们...我们永远这样好不好?”
梅香沁入肺腑,黛玉轻轻接过了花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