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老爹的情债可真多挡我升官
本书标签: 古代  前世之缘今生再续  双男主     

第 3章 身世离奇

老爹的情债可真多挡我升官

清晨,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洒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苏敖卿与锦玉安早早便来到了绮罗坊。

绮罗坊的大门紧闭,朱漆的门板在晨光下显得有些陈旧。门旁的两个石狮子,也因岁月的侵蚀,少了几分威严。苏敖卿抬手,用力叩响门环,“砰砰砰”的声音在安静的街道上回荡。

不多时,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一个睡眼惺忪的小厮探出头来,见是两位衣着不凡的公子,忙揉了揉眼睛,躬身行礼:“两位公子,这大清早的,有何事?”

苏敖卿出示了自己的令牌,神色严肃:“我们是奉命查案,来询问些事情,叫你们坊主出来。”小厮瞧见令牌,脸色瞬间变得紧张起来,忙不迭地点头,将两人迎了进去。

走进绮罗坊,院内布置倒也算雅致,只是略显破败。回廊的栏杆有些地方已经松动,角落里还积着些许灰尘。不一会儿,一位身着锦绣华服,却难掩眼角皱纹的中年妇人匆匆赶来,她便是坊主。

坊主微微欠身,赔着笑说道:“两位大人,不知所为何事?”锦玉安上前一步,直言道:“我们在调查一桩命案,死者是你们坊里的舞女柳玉年,你且说说她的情况。”

坊主听闻柳玉年的名字,脸色微微一变,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恢复镇定:“柳玉年啊,这姑娘倒是可怜。半年前她孤身一人来到京城,求着入了我这坊。我瞧她模样标致,又有几分舞艺,便收留了她。平日里也没看出她有什么仇家啊。”

苏敖卿紧紧盯着坊主的眼睛,不放过她任何一丝表情变化,追问道:“她的来历,你当真一无所知?籍贯何处,家中还有何人?”坊主眼神躲闪,犹豫了一下说道:“她只说来自南方小城,家中亲人都没了,具体的,老身确实不知啊。”

锦玉安冷哼一声:“坊主,你最好如实相告,如今命案当前,若有隐瞒,恐引祸上身。”坊主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嗫嚅着:“大人,老身实在是知道的不多啊……不过,玉年这孩子平日里与坊里一个叫翠儿的丫头关系不错,或许她能知道些什么。”

苏敖卿与锦玉安对视一眼,苏敖卿开口道:“那便速速叫翠儿过来。”坊主忙吩咐小厮去唤翠儿,两人则在原地等待,心中隐隐觉得,或许从翠儿口中,能挖出一些关键线索,让这扑朔迷离的案件柳暗花明。

不多时,一个身形娇小的丫鬟在小厮的带领下匆匆赶来。她身着淡绿衣衫,头梳双丫髻,脸上带着怯生生的神情,走进厅内便“扑通”一声跪下,声音颤抖地说道:“两位大人,翠儿见过大人。”

苏敖卿尽量放缓语气,试图安抚翠儿紧张的情绪:“翠儿,你别怕,我们只是向你打听些关于柳玉年的事。你与她关系好,应该知道不少她的情况,如实说来便好。”

翠儿微微抬起头,用衣袖擦了擦眼角的泪花,带着哭腔说道:“玉年姐姐是个好人,平日里对我很是照顾。她来坊里之后,我们便一直住在一起。可她从来不愿多提自己的身世,只说家中遭遇变故,不得已才流落至此。”

锦玉安皱了皱眉,追问道:“那她平日里可有什么异常举动?或者有没有接触过什么奇怪的人?”

翠儿思索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似乎在纠结着什么。苏敖卿见状,轻声说道:“翠儿,这关乎命案真相,你若知道什么,千万不要隐瞒。”

翠儿咬了咬嘴唇,像是下了很大决心,缓缓说道:“有一次,我看到玉年姐姐与一个男子在坊外的小巷里见面。那男子身形高大,看不清模样。他们说话的时候,玉年姐姐看上去很害怕,一直在摇头。我当时不敢靠近,远远地看了一会儿就回坊里了。”

苏敖卿与锦玉安对视一眼,眼中均闪过一丝惊喜,这显然是一条重要线索。苏敖卿接着问:“那你还记得他们见面大概是什么时候吗?”

翠儿歪着头想了想,说道:“大概是半个月前,那天晚上我出去给玉年姐姐买她最爱吃的桂花糕,回来的路上就看到了。”

锦玉安又问:“那之后玉年姐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翠儿低头回忆着:“从那之后,玉年姐姐就变得心事重重的,常常一个人发呆。有时候夜里我还能听到她在睡梦中哭泣,嘴里嘟囔着‘我不是故意骗你’之类的话。我问她怎么了,她却只是摇头,什么也不肯说。”

苏敖卿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看来这柳玉年的死,极有可能与那个神秘的男子有关。他看向翠儿,温和地说道:“翠儿,你提供的线索很重要。如果之后你再想起什么,一定要及时告知我们。”翠儿乖巧地点点头。苏敖卿与锦玉安又向坊主询问了一些其他细节,便匆匆离开绮罗坊,准备顺着男子这条线索,继续追查下去,誓要揭开这桩命案背后的重重迷雾。

就在苏敖卿和锦玉安离开绮罗坊,顺着线索追查之时,京城的另一条繁华街道上,正上演着一番热闹非凡的景象。

街道两旁挤满了围观的百姓,人群中不时爆发出阵阵欢呼与喝彩。敲锣打鼓的队伍走在前方,锣声、鼓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仿佛要将整个京城都唤醒。

一匹高头大马缓缓行来,马身上披着华丽的锦袍,装饰着鲜艳的红花。马背上端坐着一名男子,他身着崭新的状元红袍,头戴乌纱帽,帽上的缨络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男子面容英俊,剑眉星目,嘴角带着自信而谦逊的微笑,时不时向两旁的百姓拱手示意。

百姓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这就是今年的新科状元郎啊,真是一表人才!”“瞧这气度,将来必定前途无量!”人们的赞叹声此起彼伏。

在状元郎身后,跟着一群骑着马的随从,他们同样身着光鲜亮丽的服饰,手中举着各种彰显荣耀的牌匾。队伍所经之处,洒下一路喜庆的红色花瓣,整个街道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

然而,这热闹非凡的场景,与苏敖卿和锦玉安所面对的那桩诡异命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边是金榜题名的荣耀与喜悦,另一边则是迷雾重重的死亡与阴谋。在这看似平静的京城之下,不同的故事正沿着各自的轨迹发展,而它们之间,或许正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等待着被人揭开。

躲在墙边阴影处的两位黑衣人,身形隐匿在黑暗之中,只露出一双双透着狠厉的眼睛。其中一人压低声音,语气冰冷而决绝:“绝不允许这个状元进入京城!”声音虽小,却如重锤般砸在同伴心上。

“可他身边护卫不少,且这大街上百姓众多,动手不易。”另一黑衣人眉头紧皱,面露难色。

为首的黑衣人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阴鸷,“想办法引开护卫,再趁乱下手。绝不能让他活着踏入京城半步,他若进了京,我们的计划怕是要全盘皆输。”

说罢,二人悄无声息地融入黑暗,如鬼魅般消失在墙边。他们身形灵活,在大街小巷的阴影中穿梭,开始谋划一场针对状元的凶险阴谋。

此时,状元还沉浸在高中的喜悦与百姓的欢呼之中,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浑然不觉。他面带微笑,向周围热情的民众挥手示意,丝毫不知,在这看似热闹祥和的氛围背后,一双双充满杀意的眼睛正紧紧盯着他,一场生死危机正迅速向他逼近。而这突如其来的针对状元的暗杀行动,又与苏敖卿和锦玉安所调查的诡异舞女命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一切都如同被一层厚重的迷雾所笼罩,等待着被人拨开。

正当状元郎的队伍喜气洋洋地行进时,一个小孩子突然从街边冲了出来,当街拦住了队伍的去路。这孩子正是昨晚在小黑巷里拿着脏馒头瞎嚷的那个,此刻他依旧脏兮兮的,头发蓬乱得如同鸟窝,手中紧握着一个显然已经发酵、长满绿毛的馒头。

孩子目光呆滞却又带着一股执拗,直直地盯着马上的状元郎,嘴里疯疯癫癫地叫嚷着:“新科状元不信忠信奸!将死不知!”声音尖锐而突兀,瞬间打破了原本热闹喜庆的氛围。

周围的百姓先是一愣,紧接着便开始交头接耳,纷纷露出诧异的神色。“这孩子怎么回事?怎么跑出来说这些胡话?”“莫不是哪家走丢的疯孩子吧。”百姓们的议论声如同潮水般涌起。

状元郎身旁的护卫立刻警觉起来,迅速围上前,将孩子与状元郎隔开。其中一名护卫怒目圆睁,大声呵斥道:“哪里来的野孩子,竟敢冲撞状元郎的队伍,还不快滚!”说着便伸手要去驱赶孩子。

然而,孩子却丝毫不惧,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向前挣扎着,嘴里叫嚷得更加大声:“新科状元不信忠信奸!将死不知!”那尖锐的声音在街道上空回荡,让在场的众人心里都不禁泛起一丝寒意。

状元郎微微皱眉,示意护卫稍安勿躁。他俯身看向孩子,眼中带着一丝疑惑与怜悯,轻声问道:“孩子,你为何要说这些话?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孩子却只是直直地盯着他,不再言语,眼神空洞而怪异,仿佛陷入了某种无法挣脱的执念之中。此时,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整个队伍停滞不前,气氛变得愈发诡异,而孩子那莫名其妙的话语,也如同一个神秘的诅咒,沉甸甸地压在众人的心头。

墙边阴影处,两位黑衣人看到这突如其来的一幕,不禁大惊失色。其中一人忍不住低声咒骂:“这个疯子,这个孩子想干什么!”语气中满是焦急与愤怒。

另一人眉头紧锁,目光死死盯着那孩子,咬牙切齿地说道:“不能让这小鬼坏了我们的事。万一状元郎听信了他的胡话,提高警惕,我们再想下手就难了。”

为首的黑衣人略一思索,眼神闪过一丝狠厉:“想办法把这孩子弄走,制造点混乱,吸引众人的注意力,我们趁机下手。”

说罢,其中一个黑衣人悄悄绕到街边的一处摊位旁,趁摊主不备,猛地推翻了摊位。顿时,锅碗瓢盆散落一地,发出一阵刺耳的声响。周围的百姓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吸引,纷纷转头张望,人群开始出现一阵小小的骚乱。

与此同时,另一个黑衣人趁着混乱,快速靠近那个拦路的孩子。他身形如鬼魅般一闪,来到孩子身后,伸出手捂住孩子的嘴,将他往街边的小巷里拖去。孩子拼命挣扎,手中的发酵馒头掉落在地,可他发出的声音很快就被周围的喧闹声淹没。

这边,状元郎的护卫们也被这混乱的局面弄得有些慌乱,纷纷分出精力去维持秩序。黑衣人瞅准这个时机,相互对视一眼,从腰间抽出利刃,眼中闪过嗜血的光芒,如恶狼般朝着状元郎扑去,一场惊心动魄的刺杀,在这混乱的局势中一触即发。

就在黑衣人即将扑向状元郎的千钧一发之际,两道身影如疾风般掠至。正是赶路回京的苏敖卿与锦玉安,他们听闻这边街道喧闹异常,便赶来查看,正巧撞见这凶险一幕。

苏敖卿身姿矫健,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瞬间欺近黑衣人。他手中不知何时已多了一把长剑,剑身寒光闪烁,带着凛冽的剑气,直逼向为首的黑衣人。那黑衣人没想到半路会杀出程咬金,仓促间举刀抵挡。“铛”的一声巨响,刀剑相交,火花四溅,黑衣人只觉手臂一阵酸麻,虎口险些震裂。

锦玉安也没闲着,他身形灵动,如鬼魅般穿梭到另一个黑衣人背后。趁其不备,飞起一脚,重重地踹在黑衣人的后背上。黑衣人闷哼一声,向前踉跄几步,险些摔倒。还未等他站稳,锦玉安又是一连串迅猛的拳脚,打得黑衣人毫无还手之力。

苏敖卿与锦玉安配合默契,一个正面强攻,剑剑凌厉;一个侧面迂回,招招致命。在他们的猛烈攻击下,两名黑衣人渐渐落了下风。周围的百姓先是被这突然爆发的打斗吓得惊慌失措,但看到苏敖卿和锦玉安武艺高强,逐渐占据上风,不禁鼓起掌来。

“好!打得好!”百姓们的喝彩声此起彼伏。

状元郎在护卫的保护下,总算缓过神来。他看着眼前两位英勇的救命恩人,眼中满是感激之色。

而此时,被黑衣人捂住嘴拖到一旁的孩子,趁着黑衣人被制住,挣脱开来。他站在一旁,眼神中原本的呆滞消失了几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捉摸的复杂神情,静静地看着这场激烈的打斗,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小孩子如一只敏捷的小鹿,三两步跑到苏敖卿和锦玉安旁边。此时,街道上的混乱逐渐平息,百姓们围聚过来,对刚刚的惊险一幕仍心有余悸,却又忍不住对苏敖卿和锦玉安投来敬佩的目光。

状元郎整了整衣冠,从马上下来,恭恭敬敬地走到两人面前,深深作揖:“多谢两位公子出手相助,救我于危难之中。不知两位高姓大名,来自何处?”他言辞恳切,目光中满是感激。

苏敖卿收剑入鞘,回了一礼,说道:“在下苏敖卿,这位是锦玉安。我们只是恰巧路过,见此情形,自然不能袖手旁观。状元郎吉人自有天相,想必是上天也不愿见您遭遇不测。”

锦玉安笑着补充道:“是啊,状元郎高中,本是大喜之事,怎能让这些宵小之辈坏了好事。”

这时,站在一旁的孩子扯了扯苏敖卿的衣角。苏敖卿低头看去,只见孩子脏兮兮的脸上,一双眼睛却格外明亮,正盯着自己。孩子咧开嘴,露出参差不齐的牙齿,说道:“大哥哥,你们好厉害!”

状元郎这才注意到孩子,好奇地问:“这孩子,为何会突然当街拦住我的队伍,说那些奇怪的话?”

苏敖卿微微皱眉,看向孩子,问道:“小朋友,你为什么要说‘新科状元不信忠信奸,将死不知’呢?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孩子眨了眨眼睛,犹豫了一下,小声说道:“我……我听到一些人在偷偷说,说状元郎要是进了京城,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还说他们要阻止状元郎。我想提醒状元郎,可是没人相信我。”

众人听了孩子的话,皆是一愣。苏敖卿和锦玉安对视一眼,心中隐隐觉得,这看似偶然的刺杀事件,背后似乎隐藏着更大的阴谋,而且,这阴谋或许与他们正在调查的舞女命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上一章 第2章尸体不见 老爹的情债可真多挡我升官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 4章 山盟海誓如同喂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