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山朝珊珊招了招手,等她走近便拉到一旁,笑着说:“既然来了就痛痛快快玩,明天学习的事儿明天再说——大不了等会儿二爷找上门骂我一顿。”他冲珊珊挑眉眨眼睛,她乖巧应道:“好的张爷爷。”张启山摆摆手催她:“去吧,跟你尹奶奶逛去,今儿在这儿看上啥随便买,都算我的账。”
尹新月在一旁嗔怪地瞪他一眼:“说的我像掏不出钱似的——别忘了新月饭店现在归我管,老板哪儿能缺钱?”
尹新月牵着初棠在新月饭店逛了一圈,最后带她进了自己房间:“来,初棠,进来瞧瞧。”她拉开衣柜,拿出两套绣着缠枝莲的小洋裙,又从首饰盒里取出珍珠发夹和玛瑙手串:“喜欢哪件?先换上裙子。”说着把孩子拉到梳妆台前,打散她的发髻重新梳理,编了根缀着流苏的麻花辫,又往她手腕上戴了对嵌着碎钻的白玉手串。尹新月退后两步打量:“真好看!走,奶奶带你去圆明园玩,你去过没?”
珊珊摇摇头:“还没去过呢,之前跟着曾外祖父只去过什刹海。”
我到了新月饭店门口,尹新月瞧见张日山便问:“你咋在这儿?”他拱手道:“佛爷吩咐了,说夫人带初棠出门,让我跟着照应。”尹新月摆摆手:“跟着就跟着,走吧!”说着便领人上了车。除了张日山,她还带了两个顶炉和两个滚炉护驾。
车很快到了圆明园。尹新月牵着初棠走在残垣间,指着断壁说:“这儿原是清朝最富丽堂皇的园子,亭台楼阁镶金嵌玉,湖里全是琉璃灯……”她声音渐低,“后来让外国的杂种烧杀抢掠,才成了如今这模样。”
尹新月牵着初棠一路走一路讲,不觉到了一处亭子。里头零星坐着几个人,好在今日游客不多。她拉着孩子往亭子里走:“这亭子算是保留得比较完好的,咱们进去歇歇脚。”两人在石凳上坐下,尹新月望着亭外残柱,指尖轻轻摩挲着初棠的手背,没再说话,只由着风把檐角铜铃的声音送得很远。
尹新月拉着珊珊的手聊着天,听她讲来到北京后每天的功课安排,自己也笑着说起以前的趣事,时不时拿张启山打趣逗得孩子直乐。
说着说着,尹新月弯下腰问:“初棠,中午想尝哪家馆子?今儿咱们在外面吃,下次尹奶奶再带你去新月饭店——奶奶那儿的饭菜虽贵,可厨子都是宫里出来的御厨,连蛋糕点心都是从前皇上吃的方子呢。”她轻轻拍了拍孩子手背,“晚上回饭店吃完,奶奶就送你回家。”
珊珊忽然想起上一次曾外祖父带她出门时吃的北京烤鸭,眼睛亮晶晶地说:“尹奶奶,我想吃北京烤鸭!”
尹新月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惦记着那口呢?成!咱们再逛两圈就去吃。”说着牵着她从亭子里出来,沿着碎石路又看了几处残景。等日头爬得高了些,两人才转身往园外走,斑驳的树影里,还能听见远处檐角铜铃叮叮当当的响声。
吃完北京烤鸭歇了歇,尹新月便牵着初棠在京城街巷里逛起来。见着糖画摊子就买串晶莹的葫芦,路过布庄又给孩子挑了匹湖蓝色的软缎,走到胡同口瞧见卖风车的,立刻给初棠买了个红绿相间的——风车在风里骨碌碌转着,把小姑娘的眼睛都映亮了,碎钻手串随着跑动在腕间晃出细碎的光。
时间一晃到了晚上,尹新月带着初棠回了新月饭店。餐桌上摆着片好的北京烤鸭,琥珀色的鸭皮油亮酥脆,旁边配着精致的甜点和几道叫不出名的菜。初棠尝了口芙蓉鸡片,顿时觉得中午吃的烤鸭都失了滋味。她之前翻过菜单,一道菜的价钱够寻常人家攒一年工资都不一定吃得起,可这味道确实绝——清蒸鲥鱼带着金桂的清香,豌豆黄细腻得像雪,连配粥的一碟酱菜都脆嫩爽口。难怪尹奶奶说贵有贵的道理,原来掌勺的厨子竟是宫里御厨的传人,单是吊一锅高汤就要耗上半夜的功夫。
吃完饭,尹新月让张日山送珊珊回洪府。车子停在府门口,珊珊跳下车冲他挥手:“日山爷爷再见!”张日山笑着点头:“初棠再见,下次爷爷再带你去玩。”
珊珊跑进后院,见曾外祖父二月红在亭子里坐着,赶紧凑过去:“外祖父,我回来啦!”二月红招手问:“今儿玩得开心吗?都去哪儿了?”她掰着手指头数:“尹奶奶带我去了圆明园,中午吃了北京烤鸭,下午逛了胡同和铺子,晚上在新月饭店吃完饭,日山爷爷就送我回来啦。”
旁边的齐铁嘴乐了:“嗬,行程挺丰富!”珊珊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去的路上日山爷爷问我奇怪的问题——先是问张爷爷和尹奶奶对我好不好,喜不喜欢他们,我说特别喜欢。后来他又问‘要是认他们做干爷爷干奶奶,你愿意吗’?”
二月红和齐铁嘴对视一眼,齐铁嘴忙问:“那你咋回答的?”
珊珊低下头绞着衣角:“我跟日山爷爷说,这事儿我做不了主,我有曾外祖父和师傅就够了。尹奶奶和张爷爷对我是好,但我心里头觉得,有你们陪着就不用再认别人啦。”她抬眼看看二月红,见他指尖轻轻叩着石桌,鬓边的银簪在月光下晃出细亮的光。
二月红点点头:“好,曾外祖父知道了。你回房洗漱休息吧,明早还得早起练早课,快些睡。”珊珊应了声便回了房间。
待孩子走远,齐铁嘴跟着二月红进了书房,低声道:“看来佛爷那边还没死心。”二月红捻着袖口的盘扣,沉沉道:“我本以为聚会时他会提,结果一个字没说。”
“他哪是没话说,”齐铁嘴叹口气,“前儿我跟九爷认初棠做徒弟的事闹得正紧,他若这时候提认亲的事,初棠夹在中间才难做人。佛爷心里透亮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