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此山群妖,已为显圣真君所部荡平。尹幽、凌霄自魔窟脱身,蒙真君所邀,往见其尊。
一路行来,但见猴妇被抬,狐媚遭擒;苍鹰啄蠹,灵犬捕狸。群魔震慑于草头神威,尽被缚送阴曹,鬼差持册点名,一一录报。遍野妖尸横陈,现原形者皆被捆缚,待押回灌江口,以作庆功之宰。那作恶孽龙,鳞被剥以济苍生计,首被斩而就地掩埋,筋为部将作带,皮为诸军制垫,骨被取以炖汤,肉与余众皆烹、烤、炸分而食之。
凌霄虽得生还,心下却有怅然,叹曰:“真君肉身成圣,率部剿魔如探囊取物。昨日我斩一罗刹,便自负能荡尽天下妖魔;孰料今日便遭打脸,对付一妖王尚如此费力,终为其所乘,险些丧命。”言罢,昨日之锐气荡然无存,虽心有不甘,却羞于直言,恐遭众生耻笑。
尹幽察其心绪,低语劝曰:“今我二人得保性命,亦是天不绝我。权将今日作一教训,日后谨慎应对便是。”
凌霄颔首:“然也。”
行至山顶,见真君坐于其上,气宇轩昂,英秀俊朗,兼具书生之文雅、武将之威武。旁有赤青二鬼侍立,奉茶递水;前后黑白二鬼,往来报军情。右侧陈战利品,珍奇者收于府中赏玩,值钱物分与百姓,皆平均分配。若有觉分少亏己者,真君必亲赠金帛,补其不足。
“小辈拜见显圣真君!”尹幽、凌霄上前行礼。
真君还礼,曰:“二位免礼。吾以天眼观之,知二位亦为伏魔而来。尘世有此英雄,令吾钦佩。”
尹幽谦曰:“真君过誉。古之英雄辈出,昔真君劈山救母、随禹治水斩蛟、辅武王伐纣,皆英雄壮举。我等虽来伏魔,却吃一败,若非真君恰好路过,我等结局未可知也。”
凌霄附曰:“幽兄所言极是。若非七圣相救,恐难顺遂。”
真君笑曰:“二位可伸手,容吾一试?”
二人对视,尹幽拱手曰:“真君既救我等,此等小事,岂敢推辞!”遂伸右手。
凌霄略有惧色,恐自身阴气被视作魔物,然见尹幽坦然,亦豁出去,曰:“愿请将军把脉。”
真君执二人手,细探脉搏。及中,额间天眼忽开,白气喷涌,尽入凌霄体内。片刻,真君闭目复睁,曰:“幽兄,力足气清,实力不俗,尘世罕有敌手。”
复观凌霄,沉吟曰:“霄兄体内邪气甚重,想必练的是邪门异术。虽欲以恶制恶,恐适得其反。吾有八九玄功秘术,可补你正气。你心存善念,勿因邪术误了前程。”言毕,天眼再开,七十二道黄气入凌霄体。
尹幽细察,凌霄阴气尽散,喜曰:“兄弟,今日之缘,助你日后修行少走弯路,可喜可贺!”
凌霄叩首:“谢真君赐福!”
真君扶起,曰:“不必谢。日后需每日调习内力,方能顺遂。”
“谨记教诲。”
随后,三人寒暄,又与其余六圣相见,略作盘桓,便各自行路。七圣北去,尹幽、凌霄东往。
有诗赞曰:
妖氛尽扫见晴光,真君威名著四方。
湖畔品茗逢知己,明朝共赴斩妖场。
一炷香后,凌霄至太平城。此城临大湖,通江海,鱼商赖以为生,往来客商云集。凌霄应友之邀而来,尹幽送至友门,辞曰:“待君事毕,再相会。”
凌霄不勉强,唯言“后会有期”,遂入府。
“段小姐,久违。”凌霄进内院,见老友已设茶相待,上前行礼。
“你我不必客套。”那段小姐,貌若清纯,性却飒爽。着药师白衣褂,内穿道家衣,外戴佛家珠。披发无饰,却引人倾慕。
凌霄就坐,曰:“说吧,唤我何事?”
“此地有三处,望你陪我一探。”
“何处?”
“城西柳家村、城东朱家庄、城南仿物楼。”
“仅此三处?”
“然。”
“依你所言,莫非此三处闹妖?”
“然也。近日妖氛作祟,扰得周遭不宁。”
“好!你所托之事,我必相助。只是望出发时,能带一友同往。”
“无妨。多一人多一助,你所带之人,想必不凡。”
凌霄谢曰:“多谢。何时出发?”
“明日。”
“好。我先寻他,共谋此事。”
言罢,凌霄速出府,寻尹幽去。
再说尹幽,于湖畔寻一僻静茶馆品茶。馆内朴素,颇有仙家气象。凭窗而望,湖面清澈,岸有竹林相映,景致绝佳。
尹幽品乌龙,赏湖景,心甚欢畅,曰:“品佳茗,观胜景,此乃修行者之福也。”
正入迷间,茶渐凉。忽闻人声:“客人,茶凉了,需添热水否?”
“多谢。”尹幽回望,见一女子,着素衣,如百合绽放,纯净优雅。眼神清澈,长发披肩,举止温婉,宛如古画中佳人。
女子问:“客人自外地来?”
尹幽回神,曰:“然。方才观景入迷,未闻姑娘问话,恕罪。吾自外地来。”
女子问:“自何方来?”
尹幽曰:“九川之地,新川是也。”
女子问:“为求仙问道?”
尹幽曰:“非也。陪友而来,友有事,吾闲游于此。”
女子曰:“客人可否与吾一叙?”
尹幽问:“姑娘不忙?”
女子曰:“不忙。富商官僚皆往豪华奢靡之处,吾这小店,唯平民光顾。近日闹妖,竟无人来。”
尹幽环顾,果然冷清,又问:“此等不宁之日,为何仍开店?”
女子闻言,挠头欲言又止。
尹幽觉失言,起身赔曰:“抱歉,问及不该问之事。”
女子惑曰:“客人误会,吾只是不知如何言说。”
尹幽曰:“既如此,吾不多问。”
女子曰:“客人勿怪,吾只是在想如何作答。”
尹幽示意女子坐下,女子会意,与他同坐,欲言此地旧事。尹幽恐其言久口干,取空杯为其斟茶。女子本欲辞,念及客人盛情,遂受之。
女子曰:“此店乃吾祖父赌赢所得,原主无钱还债,以店相抵。此湖名太平湖,昔日游人如织,只因今年闹妖,方冷清至此。”
“至于为何此时仍开店,吾亦不知,父未言。然夜无鬼怪作祟,湖边居民皆言湖中有仙镇守,故妖不敢近。”
尹幽细察,未觉仙力仙气,遂请女子续言。
女子饮茶,续曰:“客勿疑。吾家有两宅,一在此,一在城南。近日因闹妖,方居于此。”
“闻祖父言,数百年前,有仙镇守湖底,人称乌华神君。近日唯湖边居民无妖患,想必是神君庇佑。”
尹幽暗忖:“既有妖,仙为何不除……莫非……夜当探湖。”
女子曰:“吾言尽矣。客人可言新川之事?”言罢,轻戳尹幽额。
尹幽回神,曰:“姑娘想听何事?”
女子曰:“客人之事,及新川风土。”
尹幽饮茶润喉,曰:“新川,九川之首,经济繁荣,汇聚诸川人士。然尚男尊女卑之俗,女子行商,或需隐于后,或扮男装。”
“吾自幼从师修行,文武兼习,亦学诸般技艺。”
女子赞曰:“厉害!”
尹幽谦曰:“不敢当,较吾师,远不及也。”
女子曰:“还未问客人姓名。”
尹幽曰:“吾名尹幽,姑娘芳名?”
“姓江,名卿。”女子答。
尹幽问:“江卿姑娘还想听何事?”
江卿曰:“其余八川,风貌如何?”
尹幽遂为其详述八川之事,二人畅聊,不觉时移。及日落,尹幽欲付茶钱,被江卿阻,遂愧而离馆。江卿因之,对外界向往更甚,欲亲见世间百态。
凌霄寻至,叹曰:“汝让吾好找!”
尹幽曰:“抱歉。新交一友,畅聊忘时。”
凌霄曰:“无妨。随吾入府,明日有事相托,愿相助否?”
尹幽曰:“若为除害,固所愿也!”
“多谢。”
言毕,二人并行往段府而去。
正是:
湖光山色共徘徊,萍水相逢话旧怀。
明日妖氛需扫荡,英雄携手踏尘埃。
欲知后事,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