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紫禁城中可谓是热闹非凡,街头巷尾无不议论着两件大事。
先是金川大捷的喜讯传来,草根出身的海兰察一战成名。这位寒门将领单枪匹马闯入敌营,如入无人之境,连斩数十名敌军将领,其勇猛之姿令朝野震动。
皇上龙颜大悦,破格晋封其为一等超勇公,更令画师为其绘制功臣画像,悬挂于紫光阁内。
这已是海兰察第三次获此殊荣,真正是光耀门楣,荣耀千秋。
一时间,这位新晋公爵府上门庭若市。
更令京城各家勋贵心动的是,这位战功赫赫的将军至今尚未婚配,是以众人无不盼能得此佳婿。
仅次于海兰察的,便是皇后娘娘的亲弟弟傅恒。
他此次出征同样战功彪炳,皇上特封其一等忠勇公,使其成为富察府当之无愧的顶梁柱。
更令人称羡的是,就在捷报传来之后,富察夫人诞下嫡子,可谓双喜临门。
据傅恒府上的下人们说,富察夫人生子时昏迷不醒,富察大人茶饭不思,贴身伺候从不假手于人,待夫人醒来后更是亲侍汤药,寸步不离。
这般情深义重,让多少闺阁女子艳羡不已,都说富察夫人真是好福气,能得如此重情重义的夫君。
就在众人交口称赞这段佳话时,一道惊雷般的圣旨突然传出。皇上竟准许傅恒与其妻和离,从此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这消息一出,整个京城为之哗然。
茶楼酒肆里,达官显贵的府邸内,甚至连深宫后院,都在窃窃私语这桩前所未有的奇事。
自古以来只见皇帝赐婚的,何曾见过御赐和离的?这其中的蹊跷,着实令人费解。
坊间流传着各种版本的猜测。
有人说,这是富察傅恒功成名就后嫌弃糟糠之妻,借着战功向皇上求来的和离;
更有人信誓旦旦地说,曾亲眼看见傅恒夫人进宫时,皇上看她的眼神格外不同;
甚至还有人说,这是富察家与皇上之间某种不可告人的交易。
这些流言蜚语如同春日里的柳絮,飘得到处都是,却始终落不到实处。
眼见谣言愈演愈烈之时,又有小道消息传来,说经钦天监推算,傅恒命格与夫人相克,更因战场杀伐过重,沾染凶煞之气。
前番夫人难产,正是此凶煞作祟,为保二人平安,特准和离。
这道诏书一出,朝堂上下顿时噤若寒蝉,毕竟在这信奉命理的时代,谁也不敢拿自家妻儿的性命开玩笑。
一时间,尔晴成了京城最令人唏嘘的可怜人,眼瞧着夫君平步青云,本该是享福的时候,却落得个弃妇的下场。
然而很快人们就发现,这和离后的尔晴非但没有落魄,反而备受优待。
皇帝赏赐不断,富察府更是日日派人往喜塔腊府上送东西,这哪里像是被抛弃的模样?
明眼人看在眼里,心里都有了计较,再不敢多嘴多舌。
毕竟,这富贵人家的事,谁又说得清呢?
傅恒定着那样一个克妻的名头,暂时是无人敢打他的主意。
但是海兰察却不同,他没有家世负累,偏偏能力又非凡,战功卓著。
若是能得这样一个女婿,可谓是稳赚不赔,一时间上门说媒的人不胜枚举。
是以当皇帝提起海兰察的婚事,问他对自己的婚事有什么打算时,众人皆是心中一喜。
然而海兰察却大大咧咧道:
海兰察“臣平生并无什么偏好,只偏爱成了婚的妇人。”
这是什么混账话?
老臣恨不得开口训斥,那些口口声声说要结亲的家族也都露出了排斥之色。
没想到皇帝却哈哈大笑道:
“如此说来,当是天赐良缘。”
说罢,便将寡居的前富察夫人赐婚给了他做妻子。
这样一来,海兰察完美无缺的名声上算是有了瑕疵,让那些企图拉拢他的家族望而却步,同时也没有人再从中探究他们之间这出荒唐闹剧的缘由。
纵使有些聪明人看出海兰察在婚后对待妻子如珠如宝、恩爱万分,连孩子都视如己出,后知后觉将整件事联系在一起,却也讳莫如深,不敢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