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府-
正月里的北京城尚沉浸在年节的余韵中,连日的积雪在檐角勾勒出柔软的弧线,将军府门前的石狮也被装点得格外温驯。
暮色初临,府内早已点起各色灯笼,暖光透过薄绢,在雪地上晕开一片朦胧的光晕。
胥颐端坐在菱花镜前,云坠正为她细细梳理一头青丝。
镜中的少女穿着一身海棠红织金云纹的锦袄,领口缀着一圈细软的白狐毛,衬得她莹白的小脸愈发精致。
窗外飘来厨房蒸制元宵的甜香,与妆台上那盒新开的胭脂香气交织在一起。
“小姐今日这身打扮真好看。”云坠取出一支赤金点翠蝴蝶簪,小心翼翼地簪在她的发间。
那蝴蝶的翅膀以极细的金丝勾勒,点缀着碧绿的翠羽,随着她的动作轻轻颤动,仿佛下一刻就要振翅飞去。
胥颐微微侧首,镜中的蝶翼便流转出一道温润的光泽。
她的目光不自觉地飘向窗外,今日是上元节,尔泰早前便递了帖子,说要陪她去逛灯市。
这是她第一次和尔泰一起过元宵,心中既期待又带着几分忐忑。
暮色渐浓时,府门外传来了清脆的马蹄声,踏在未化的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尔泰今日特意穿了一身月白暗纹杭绸锦袍,外罩石青色缎面大氅,领口绣着精致的云纹。他先是恭恭敬敬地向靖寰将军行了礼,举手投足间已隐隐有了少年郎的稳重。
他继而才转向胥颐,眼中含着温柔的笑意:“灯市已经开了,我们走吧。”
靖寰将军悄然挑眉,打量着眼前这个举止得体的少年,目光在他腰间那枚白玉蟠龙佩上停留了片刻。
那是御前得脸的象征。
他微微颔首,语气温和:“早些回来,莫要耽搁太晚。”
·
-灯市-
马车行至正阳门外便不能再前进,二人只得下车步行。
才一踏入灯市,胥颐便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
整条街市宛若一条流光溢彩的长河,各式各样的花灯争奇斗艳。
小贩的吆喝声、孩童的欢笑声、猜灯谜的喝彩声交织在一起,空气里弥漫着糖炒栗子的甜香和爆竹燃放后的硝石气味。
尔泰始终走在胥颐身前半步,用身子为她隔开拥挤的人流。
他的动作自然而体贴,既不会让她觉得被冒犯,又恰到好处地护住了她。
“想猜个灯谜吗?”尔泰指着不远处一个围满人的灯铺问道,唇角含着温柔的笑意。
胥颐摇摇头,目光却被街角一个卖糖人的老翁吸引。
那老翁手法娴熟,手腕轻转间,糖稀便化作一只栩栩如生的小兔子,在灯下泛着琥珀色的光泽。
尔泰会意,立即上前买下那个糖兔,小心地递到她手中。
“小心烫。”他的指尖不经意间触到她的掌心,两人都微微一怔。
走着走着,尔泰忽然在一处较清净的巷口停下脚步。
他从随从手中接过一个用靛蓝色锦缎包裹的长形物件,那锦缎上用银线绣着细密的云纹,在灯下泛着淡淡的光泽。
“这是.…..”胥颐好奇地望着他。
尔泰小心翼翼地解开系带,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对待什么稀世珍宝。
锦缎滑落,露出一盏造型别致的花灯。
那灯的形状竟是一只展翅欲飞的纸鸢,灯架用细竹精心扎制,灯面是上等的宣纸,绘着细腻的工笔画。
画中一个蓝衣少年正攀在树上,伸手为树下穿着藕荷色衣裙的小姑娘取一只卡在枝桠间的蝴蝶风筝。
少年的衣袂在风中飘扬,小姑娘仰着头,眼中满是期待。
画面一角题着一行清秀的小楷:“春风如解意,最是少年时。”
胥颐怔住了,她一眼就认出那是他们初遇时的场景。那些被她珍藏在记忆深处的细节,此刻竟被如此细腻地重现。
“我画了好几日。”尔泰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这一刻的静谧,“想着和你第一次过元宵,该有一盏独一无二的灯。”
他取出火折子,小心地点燃灯中的红烛。暖黄的光晕透过薄如蝉翼的灯纸,将那只纸鸢照得通透明亮。
灯光流转在绘着的少年衣袂上,仿佛真的在随风飘动。烛光映在他的眼眸中,像是落入了万千星辰。
胥颐眼眸颤动,动容不已。
就在这时,天空中突然绽开一朵巨大的烟花,金色的流光如雨般洒落,将整个夜空照得亮如白昼。
紧接着,更多的烟花竞相绽放,紫的如罗兰,红的似珊瑚,蓝的若宝石,将夜幕点缀得绚烂夺目。
烟火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却又仿佛远在天边。
在漫天烟火下,尔泰望着胥颐被灯火照亮的侧脸。她的睫毛上沾着细碎的光点,眸中映着不断绽放的烟花,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胥颐,往后年年,”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胥颐耳中,“我都为你做一盏世上独一份的花灯。”
周遭的喧嚣仿佛在这一刻远去,只剩下他这句郑重的承诺,和着烟花绽放的声音,一字一句地敲在她的心上。
胥颐低头看着手中的花灯,灯面上那个取风筝的少年仿佛正对着她微笑。
她忽然觉得,这盏灯比世间任何一盏都要明亮,因为它照亮的不只是这个元宵之夜,还有那些被细心珍藏的过往和可期的未来。
回府的马车上,胥颐一直小心地护着那盏灯。
尔泰将她送到府门前,看着她提着那盏花灯缓缓走进府中,灯影摇曳,在她身后拖出一道温暖的光痕。
这一夜的灯火,这一夜的承诺,如同那颗名为“摇光”的星辰,在她心中留下了永不熄灭的光芒。
多年以后,每当胥颐想起这个元宵之夜,总会记起那盏在夜色中发光的纸鸢灯,和那个在漫天烟火下许下承诺的少年。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