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暮色鸢尾
本书标签: 历史  女主考古学家  男主流浪歌手 

第四章 琴腹秘谱

暮色鸢尾

清晨的阳光透过工作室的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条纹状的光影。林念睁开眼,发现自己竟趴在顾风的工作台上睡着了,身上披着一件陌生的外套,散发着淡淡的沉香味。

她猛地直起身,外套滑落在地。工作室里静悄悄的,只有昨夜修复的那张"松风"古琴安静地躺在工作台上,琴弦上凝结的细小水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顾风?"林念轻声呼唤,回应她的只有窗外早起的鸟鸣。

她揉了揉酸痛的脖子,目光落在工作台一角摊开的笔记本上。昨夜那页写着"生不同衾"的笔记现在被一张薄纸覆盖着,但边缘仍隐约可见红色的字迹。林念犹豫了一下,轻轻掀开那张纸——

"诊断证明"四个黑体字赫然映入眼帘。下面的内容被咖啡渍晕染了大半,只能辨认出"进行性"、"纤维化"几个医学术语和右下角鲜红的医院印章。日期是三个月前。

林念的心突然揪紧了。她想起昨夜顾风咳在纸巾上的那抹刺目红色,还有他轻描淡写的"老毛病"。这不是普通的感冒咳嗽,而是某种严重的、可能是绝症的疾病。

一阵钥匙转动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林念迅速将纸张恢复原状,假装刚醒来的样子。

"早啊。"顾风推门而入,手里提着两袋豆浆和一袋小笼包,"我猜你醒了。"他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黑色工装裤,头发湿漉漉的,像是刚冲过澡,眼下的青黑却暴露了他可能整夜未眠的事实。

林念注意到他的左手腕上缠着一圈吉他弦,像是临时包扎的伤口。"你受伤了?"

顾风顺着她的视线看了看手腕,无所谓地笑了笑:"修琴时不小心划的。琴弦比手术刀还锋利。"他将早餐放在工作台空处,"趁热吃。"

林念没有动食物,而是直视他的眼睛:"那张诊断书是怎么回事?"

顾风的手顿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职业病啊林修复师,随便翻别人东西。"

"你得了什么病?"林念不依不饶。

顾风叹了口气,从袋子里取出一个小笼包整个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肺纤维化,不太严重的那种。"他避开林念探询的目光,转而指向古琴,"猜猜我昨晚发现了什么?"

林念知道他在转移话题,但职业好奇心还是让她看向了古琴。顾风轻轻翻转琴身,露出腹腔内部。在昨夜他刻下的摇滚乐谱旁边,隐约可见几行已经氧化变黑的刻字。

"需要侧光才能看清。"顾风调整了台灯角度,一道斜射的光线照进琴腹,顿时显现出几行娟秀的小楷——"永泰四年春,为吾爱慕之制此琴,腹内藏《潇湘》全谱,唯愿琴音常伴,如我长随。"

林念倒吸一口冷气:"这是...余慕之的真迹?"

"不仅如此。"顾风的声音因兴奋而略微发颤,"看这里。"他指向刻字下方一片看似自然木纹的区域,"用紫外灯照一下。"

林念从工具包里取出便携式紫外灯,当蓝紫色的光线扫过那片区域时,密密麻麻的暗记突然浮现出来——正是完整的《潇湘水云》琴谱,但与常见版本大相径庭,多处变调与指法都前所未见。

"反向记谱..."林念喃喃道,"就像你说的,需要倒过来读。"

顾风点点头,手指轻轻描摹着那些暗记:"余慕之将整首曲子刻在这里,但只有知道读法的人才能解读。我昨晚试着倒奏了木匣里的那半阙,你猜怎么着?"他的眼睛亮得惊人,"它和你修复的那个银铃铛上的纹路完全吻合!"

林念愣住了:"银铃铛上的纹路?那些只是装饰性的花纹啊。"

"不,那是声波图谱。"顾风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声学原理的专业书籍,"1930年代德国人发明的声纹记录法,但中国早在明代就有类似概念。余慕之可能无意中发现了将声波转化为图案的方法,而柳如烟的银铃匠人继承了这个秘密。"

林念感到一阵眩晕,太多信息一下子涌入大脑:余慕之的秘密琴谱、柳如烟的银铃铛、顾风的神秘疾病...这一切似乎被一条看不见的线串联起来,而线的另一端就握在眼前这个谜一样的男人手中。

"你到底是谁,顾风?"她再次问出这个问题,声音比她自己预想的还要尖锐,"为什么对这些事知道得这么清楚?"

顾风沉默了片刻,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这次比昨晚更严重,他不得不弯腰扶住工作台,肩膀剧烈抖动着。林念下意识上前扶住他,手掌触及他的后背,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下面凸起的脊椎骨。

咳声渐止,顾风直起身,脸色苍白如纸,嘴角却挂着一丝苦笑:"如果我告诉你,我小时候经常梦到这些场景——余慕之被沉塘、柳如烟投河...你会觉得我疯了吗?"

林念不知如何回答。理智告诉她这很荒谬,但过去几天经历的一切都在挑战她对"合理"的认知边界。

顾风似乎并不期待她的回答,自顾自地继续说:"我外公是最后一位知道'回风拂柳'调音法的琴匠。他去世前告诉我,余家的琴谱里藏着一段被禁止的历史。"他轻轻抚过古琴的断纹,"关于两个男人的爱情,和它如何在四百年后影响了一个歌女的命运。"

林念的手机突然响起,打破了工作室里凝重的气氛。是博物馆馆长:"小林,石皮弄拆迁工地发现了疑似明代墓葬,需要你立刻过来一趟。"

挂断电话,林念看向顾风:"我得去工地。"

顾风点点头:"我送你。"见林念要拒绝,他补充道,"那附近不好打车,而且..."他指了指古琴,"我想那里可能会有另半阙琴谱的线索。"

石皮弄的老宅已经变成一片废墟,挖掘机正在清理残垣断壁。林念戴上安全帽和工作证,向现场的考古负责人报到。

"就在那边,"负责人指着工地西北角,"工人挖地基时发现的砖室墓,已经部分坍塌,但里面的东西保存完好。"

林念和顾风跟随负责人来到发掘现场。一个长约两米的砖室墓穴暴露在阳光下,墓门已经被小心翼翼地移开。林念蹲下身,用手电筒照向墓室内——

没有棺椁,只有两个并排放置的木质衣箱,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莲花纹样。其中一个已经腐朽开裂,露出里面折叠整齐的衣物;另一个保存相对完好,箱盖上用金粉写着"永泰四年冬,慕之遗物"。

林念的心跳加速了。永泰四年——正是余慕之被处死的那年,也是他为爱人制琴的同一年!

考古队员们小心地移出衣箱,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开箱检查。第一个箱子里是几件已经褪色的男子长衫和一把断弦的古琴;第二个箱子开启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一叠乐谱、几方绣着并蒂莲的绢帕,和一个精致的紫檀木匣。林念戴上手套,轻轻打开木匣,里面赫然是另外半阙《潇湘水云》琴谱!

"这..."考古负责人惊讶地说,"这可能是明代琴师余慕之的衣冠冢,但为什么有两口箱子?"

顾风站在帐篷角落,声音异常平静:"因为这是合葬墓。另一个箱子属于余慕之的爱人——地方志上只记载为'林氏子',连名字都没留下。"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他。顾风走到衣箱前,指着那叠乐谱:"这些不是普通的乐谱。余慕之将他们的故事编成了琴曲,只有懂得'回风拂柳'调音法的人才能解读。"

林念突然明白了什么:"就像你在琴腹刻的摇滚乐谱..."

"现代版的密码。"顾风点点头,嘴角扬起一个疲惫的微笑,"音乐是最佳的加密方式,因为大多数人只听旋律,不懂其中的信息。"

考古队决定将出土文物暂时移交博物馆实验室处理。回程的车上,林念抱着装有乐谱和木匣的文物保护箱,思绪万千。

"余慕之和那个'林氏子'..."她犹豫地问,"他们真的...?"

"相爱?"顾风专注地盯着前方的路面,"地方志上说余慕之'惑于妖邪',但在我看来,他只是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他的手指在方向盘上轻轻敲击着一段旋律,正是《潇湘水云》的片段,"最讽刺的是,余慕之被处死的罪名是'有伤风化',而四百年后,柳如烟因为同样的原因被逼投河。"

林念突然想起什么:"'生不同衾'...这是柳如烟墓碑上的字,也是你笔记本上写的。为什么?"

顾风的车速微微放缓:"因为这是余慕之琴谱里的最后一句歌词。柳如烟不知从哪里学会了这首禁曲,把它改编成了《子夜四时歌》。"他侧头看了林念一眼,"就像我把它们改编成摇滚一样。"

回到博物馆,林念立刻开始对出土文物进行初步清理和保护。顾风以"音乐顾问"的身份获准进入实验室,协助解读那些乐谱。

傍晚时分,当其他工作人员都已离开,实验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林念正在用显微镜检查绢帕上的并蒂莲图案,顾风则在一旁尝试将两半阙琴谱拼接起来。

"林念,"他突然开口,声音有些异样,"过来看这个。"

林念走到他身边,只见拼接完整的琴谱上,除了常规的音符外,还在边缘处刻着一行几乎不可见的小字:"生不同衾死同穴,琴音长存证此心。慕之与吾爱林氏子绝笔。"

"这是..."林念的声音哽住了。

"殉情遗言。"顾风轻声说,"看来'林氏子'在余慕之被沉塘后不久也自尽了。这些衣物和乐谱是他临终前整理的,埋在他们秘密相会的地方。"

林念感到一阵鼻酸。四百年前的爱情,被时代和礼教扼杀,却以这种隐秘的方式留存下来。她不由自主地看向顾风,发现他的眼眶微微发红,修长的手指紧紧攥着那张乐谱。

"顾风..."她不知该说什么。

顾风突然站起身,一把拉过林念,将她拥入怀中。他的心跳透过单薄的衣料传来,快得惊人。林念僵住了,双手悬在半空,不知该推开还是回抱。

"对不起,"顾风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带着微微的颤抖,"就一会儿。"

林念慢慢放下手臂,轻轻环住他的腰。她能感觉到顾风的骨架轮廓,比看起来还要瘦削。那股沉香味更加清晰了,混合着淡淡的药味和汗水的气息,莫名地令人安心。

不知过了多久,顾风松开手,后退一步,脸上已经恢复了平静:"我该走了。明天再继续。"

林念点点头,却在顾风转身时注意到他的笔记本从口袋里滑落在地。她弯腰捡起,一张照片从扉页掉了出来——那是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上面是一个穿着民国学生装的年轻男子,站在水上戏台边,面容与顾风有七分相似。

照片背面用褪色的墨水写着:"顾清明,民国二十三年摄于西塘,与如烟诀别前一日。"

林念如遭雷击。民国二十三年——正是柳如烟投河的那年!这个酷似顾风的男子是谁?与他有什么关系?

她追出实验室,却见顾风已经走到博物馆大门口。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孤独地投在石阶上。

"顾风!"林念喊道,"你落下了..."

顾风回头,看到林念手中的笔记本,脸色骤变。他快步走回来,几乎是抢过笔记本,动作之大让林念踉跄了一下。

"这是..."林念想问照片的事。

"家族老照片而已。"顾风打断她,语气生硬得不似平常,"明天见。"

他转身离去,背影在夕阳中显得异常决绝。林念站在原地,手中还捏着那张无意中带出来的照片。她应该追上去还给他,但某种直觉让她将照片悄悄放进了口袋。

回到办公桌前,林念打开电脑,在文物档案数据库中输入"顾清明"三个字。屏幕上跳出寥寥几条结果,其中一条来自1934年的《申报》地方版:

"昨日凌晨,歌女柳如烟投河自尽,年仅廿二。据悉,柳氏生前与沪上画家顾清明交好,顾氏于柳氏死后三日离奇失踪,疑为情所困..."

林念盯着屏幕,一种荒诞的猜想在脑海中成形。顾风与顾清明长得如此相似,又对这些历史了如指掌,难道...?

她摇摇头,试图驱散这个不科学的想法。但当她看向窗外渐暗的天色,想起顾风咳血的样子和那张诊断书,一种莫名的不安攫住了她的心脏。

明天,她一定要问个清楚。

上一章 第三章 子夜四时歌 暮色鸢尾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五章 沉溏秘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