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的最后,林氏子详细描述了余慕之独创的"回风拂柳"调音法,以及如何解读他那些看似错乱的琴谱——需要将谱子倒置,再以特定的节奏吟唱,方能还原真正的旋律。
"就像我说的反向记谱。"顾风轻声说,但林念注意到他的声音异常紧绷,像是在极力控制什么情绪。
他们继续检查木匣中的其他物品:几方绣着并蒂莲的绢帕,已经褪色但依然能看出当初的精美;一把小巧的银钥匙,据信中说是开启余慕之工作室的;还有一张折叠得极小的纸片,展开后是一幅精细的素描,画着两个年轻男子并肩而坐,一人抚琴,一人执笔,眉目间满是柔情。
"这就是证据..."林念轻触画中人的面容,"证明他们确实..."
"相爱。"顾风替她说完,突然站起身,动作之大差点撞翻椅子,"我需要空气。"
他大步走向实验室的阳台,猛地推开玻璃门。冷风夹杂着雨丝灌进来,吹散了工作台上的纸页。林念匆忙追出去,发现顾风双手撑在栏杆上,肩膀剧烈起伏。
"顾风?"她试探性地碰了碰他的手臂,却被那皮肤上异常的高温吓了一跳,"你在发烧!"
顾风抬起头,雨水顺着他的发梢滴落。林念惊愕地发现他眼中噙着泪水,在灰蒙蒙的天光下闪着微光。
"不只是发烧。"他扯出一个苦笑,"每次接触这些...这些记忆,症状就会加重。"他突然抓住林念的手腕,"你知道肺纤维化最可怕的是什么吗?是明明拼命呼吸,却依然感觉窒息。"
林念不知该如何回应。顾风的话里有太多她无法理解的隐喻,但他的痛苦如此真实,让她的心脏揪紧。
"我们回去。"她轻声说,"你需要休息。"
顾风摇摇头,反而拉着她往楼下走:"不,我们需要去一个地方。"
雨越下越大,顾风却执意不打伞。他带着林念穿过博物馆后面的小巷,来到一处鲜为人知的小码头。这里停靠着几艘破旧的渔船,在雨中显得格外凄凉。
"就是这里。"顾风指着码头尽头一处突出的石台,"余慕之被沉塘的地方。"
林念看着那被雨水拍打的水面,想象四百年前那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才华横溢的琴匠被绑上石块,沉入冰冷的河底。而他的爱人,那个连名字都没能留下的林氏子,只能在柴房中听着爱人的最后一声呼喊...
一股难以名状的悲伤涌上心头,林念的视线模糊了,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
顾风突然开始哼唱一段奇怪的旋律,既不是现代歌曲,也不是传统戏曲,而是一种介于吟诵和歌唱之间的调子。林念仔细辨认,惊讶地发现他是在用余慕之的"回风拂柳"调音法吟唱那半阙琴谱!
随着顾风的歌声,诡异的事情发生了——河面上突然泛起一圈圈异常的涟漪,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水下回应着他的歌声。林念瞪大眼睛,看着那些涟漪逐渐形成规则的图案,竟与银铃铛上的纹路一模一样!
"这...这不可能..."她后退一步,后背抵上湿冷的砖墙。
顾风停止歌唱,转向她。雨水顺着他的轮廓滑下,打湿了他的睫毛,让他的眼睛在灰暗的天色中显得异常明亮。
"现在你明白了吗?"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这些不是普通的历史。它们...在重复。"
林念摇头:"什么意思?"
"余慕之和林氏子,顾清明和柳如烟..."顾风一步步走近,直到将林念困在自己与墙壁之间,"同样的故事,不同的时代。"
林念的心跳加速,顾风身上散发出的热度和雨水的气息让她头晕目眩。她想推开他,问清楚这些话的含义,但顾风突然俯身,吻住了她的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