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蝶藏锋
本书标签: 古代  修仙  偏女性向     

第十八章 绣绷上的算珠

蝶藏锋

深秋的阳光斜斜漫进账房,苏妄言捏着绣绷的手冻得发僵,针尖却在青布上走得稳当——她正在教杂役们绣新算珠穗子,每朵莲花瓣里都藏着极细的辨真苔,遇着克扣的灵米会泛金光。阿青趴在她膝头,用引露草汁给绣线染色,袖口的鲛绡补丁上,不知何时绣了排迷你算珠。

“妄言姐,您看王嫂子这针脚!”洗衣房的陈婶举着半成品穗子,眼角的笑纹里沾着桂花粉,“以前给华姑绣荷包时,手老是抖,现在倒像被算珠拽着走似的。”

苏妄言看着绷架上歪歪扭扭的青蚨纹笑了,陈婶的穗子上多绣了片叶子,像极了母亲当年教她的“护粮纹”。她刚要夸,账房外突然传来竹筐倒地的声响,接着是小杂役的抽噎:“呜……李师兄说我偷了灵米……”

搁下绣绷跑出去,只见外门弟子李修远正攥着杂役小虎的手腕,对方怀里掉出半块带金纹的饼子。苏妄言蹲下身捡起饼子,辨真苔在饼皮上显出身形——是小虎用灵米渣捏的小算珠,金纹顺着指印爬成“饿”字。

“李师兄可是饿了?”她擦了擦小虎脸上的泪,指尖在饼子上抹了圈,辨真苔突然在李修远袖口显形,“您袖底的‘华’字银线,怕是比小虎的饼子还旧吧?”

李修远脸色一白,甩袖时掉出个绣着双莲的荷包——正是华姑当年赏给心腹的样式。苏妄言没说话,把小虎的算珠饼子掰成两半,金纹在断面上拼出“公”“平”二字,像两盏小灯,照亮了外门弟子们发红的耳尖。

“明日起,杂役房和外门领米时,都用这绣绷上的算珠穗子。”她举起陈婶的半成品,辨真苔在阳光下透出矿脉图,“穗子上的莲花有多少瓣,米袋里的灵米就有多少升,谁要是再让小虎饿肚子——”

话没说完,功德碑方向突然传来灵蝶振翅声。九只泛着金光的蝴蝶衔着片鲛绡飞来,上面用苏母的笔迹写着“霜降补粮”,角落还画着个歪扭的小算珠——是刘嬷嬷从玄水潭托灵蝶带来的。

暮色染透账房时,阿青抱着新收的绣绷打哈欠,绷架上的算珠纹在油灯下泛着微光:“妄言姐,赤焰宗的飞鸽又送东西来了!这次是包着雪梅的赤焰晶,说是给咱们的算珠当穗子坠。”

接过小锦盒,苏妄言摸着里面刻着“算心”二字的晶坠笑了。赤焰宗三长老在信里说,他们按苍澜域的算珠样式,给赤焰宗的杂役也绣了穗子,如今两域的算珠隔着山,却能在月光下共振,像极了母亲当年说的“人心相通”。

更声响起时,她独自坐在洗剑池边,看绣绷上的算珠纹在水面投出倒影。这些天收上来的绣品堆成了小山:有弟子们绣的护粮纹,有杂役们补的防贪花,每针每线都带着温度,比矿脉的金光更暖人。

“妄言姐,后山水井结冰了!”阿青的呼声惊飞了池边栖着的灵蝶,苏妄言望去,看见井面的冰纹竟天然形成算珠形状,每颗珠子里都冻着朵小金莲,正是母亲绣样的模样。

她摸出合二为一的玉佩,云纹与冰面的算珠纹在掌心共振。洗剑池的水虽然结了冰,池底的玉简残页却愈发清亮,最后一行字在冰光里显形:“算尽天下账,不如补人心。”

上一章 第十七章 桂花蜜的算珠 蝶藏锋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九章 炭火边的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