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着宝钗的指引,几日后,他们一行人抵达了百味楼。
推开朱漆大门,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跑堂的小二眼尖地迎了上来,脸上挂着讨好的笑,“哟,几位贵客光临,是打尖儿还是住店呐?咱家这八宝鸭、蟹粉狮子头可是方圆百里都叫得响的!”
贾琏抬手一甩袖袍,声音朗朗,“给我们安排个清净的雅间,上几道拿手好菜,再拎壶好酒来。”
黛玉微微蹙起蛾眉,目光细细扫过四周雕梁画栋的装饰,心里忍不住嘀咕,“这酒楼看似豪华大气,却总觉得有种说不出的神秘感。宝姐姐怎么会知道这个地方?”
待众人各自落座,点完酒菜,宝钗看了看时辰,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便轻轻放下茶盏,语气温婉但带着几分郑重,“小哥,敢问贵楼楼主可在?薛家宝钗,有事相求。”
小二听罢愣了一瞬,随即堆起满脸的笑容,“这位姑娘,楼主一向不见外客的。您若有什么事儿,小的这就去请管事过来伺候。”
没多久,一位身着青衫的中年男子迈步而来,拱手行礼,语气恭敬而沉稳,“薛姑娘,您有什么要事?”
宝钗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一个晶莹剔透的琉璃瓶,瓶中盛开着妖艳的曼珠沙华。她轻轻将瓶子递过去,声音低柔,“麻烦您将此物交给楼主,并转告他,说是故人所托。”
管事的目光一接触到那瓶中的花,脸色瞬间变了,压低嗓音道,“姑娘稍等。”话音未落,他已转身匆匆离去,脚步显得尤为急促。
片刻之后,管事再次现身,神色比之前更加恭谨,躬身邀请道,“楼主愿见薛姑娘一叙,请随我来。”
黛玉见状,急忙伸手拉住宝钗的衣袖,眼中满是担忧。宝钗回头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轻轻摇了摇头。黛玉只能松开手,却仍坐立不安,手指无意识地搅动着衣角。
贾琏皱眉出声,“我们是一同来的,为何只请她一个人?”
管事闻言,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贵客请稍安勿躁,楼主只见有缘之人。诸位不妨在此耐心品茗用些点心,稍候便是。”
宝钗温言对众人说道,“我去去就回,大家不必挂怀。”
随后跟随管事拾级而上,来到顶层。只见一扇雕花木门上悬挂着“因缘阁”三字匾额,笔力遒劲。
推门而入,室内茶香袅袅升腾,一位身着青衫,清丽脱俗的女子正端坐在案前煮茶,桌上摆放着一座古朴的罗盘。
伊雪抬眸浅笑,目光流转如水,“薛姑娘,孟婆的信物我已经收到。不知有何事需要相助?”
宝钗当即郑重施礼,“久闻楼主通晓因果玄机。今宁国府秦氏可卿病危,恳请楼主施以援手。”
伊雪缓步走到案前,纤细的手指轻轻点在罗盘之上,眉宇间透着思索之意,“秦可卿命数已定,强改恐非易事……”她顿了顿,目光转向宝钗,“不过既然你持信物而来,这个忙,我愿意帮。”
宝钗再次躬身行礼,“多谢楼主。”
伊雪莞尔一笑,语气柔和了几分,“不必这么生分。我姓伊,单名一个雪字。往后咱们怕是要常见面的,你可以唤我‘阿云’,家里人都这样叫我。至于我嘛,就叫你‘宝姐姐’好了,如何?”
宝钗唇角微扬,语气也随之亲近起来,“好,阿云妹妹。”
伊雪站起身,伸手指了指窗外的方向,“百味楼后院备有几间雅致客房,不如今日宝姐姐和友人们暂且留宿一晚?等我处理完琐事,便随你们一同前往国公府,可好?”
宝钗展颜一笑,语气轻松,“阿云妹妹如此周到安排,姐姐岂有不应之理?”
待宝钗离开,伊雪静静凝视着手中的曼珠沙华,唇边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随后,她转身踏入朦胧雾气之中,朝太虚幻境的方向迈去,寻找故人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