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划过屏幕,关掉了那个喧闹又荒诞的论坛帖子。
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安静下来。
出租屋里只有她略显急促的呼吸声,还有窗外隐约传来的车流声响。
那些沙雕网友的脑洞确实离谱。
什么认亲,什么出道,什么明星夫人。
简直像是八点档都不敢这么编的剧情。
林墨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丝无奈的笑意。
但很快,那笑意就隐去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
“利用资源”。
这四个字,像是有魔力,在她脑海里反复回响,驱散了之前的种种杂念。
是啊。
JC,或者说,檀健次。
他不仅仅是一个画技超神、出手阔绰的神秘大佬。
他站在金字塔的顶端。
他拥有她目前难以企及的行业视野。
他掌握着她无法想象的人脉资源。
这些,才是比金钱和指导更宝贵的财富。
一直以来,她都只是被动地接受着。
像一个等待投喂的雏鸟。
可如果……她可以主动一点呢?
不是去戳破那层窗户纸,那太蠢了,风险也太大。
而是在现有的、安全的框架内,更有策略地去“索取”?
这个念头一旦破土,便如藤蔓般疯狂滋长,缠绕住她的心脏。
砰。
砰。
心跳再次加速。
不再是因为身份被戳破的忐忑。
而是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
一种渴望打破现状,向上攀爬的野心。
她深吸一口气,胸腔中充满了混杂着兴奋与决心的空气。
目光落在眼前的数位板上,变得锐利而坚定。
指尖重新握紧了压感笔。
这一次,笔尖触碰屏幕,不再是漫无目的的练习。
空白的画布上,线条缓缓浮现。
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一个,她主动选择的,想要变得更强大的开始。
她打开了“涂鸦空间”的私信界面。
对话框里,依然是JC简洁的头像和名字。
这一次,林墨没有直接发送完成稿。
她选择了一张练习了一半的场景氛围稿。
画面上,光影的处理还显得有些生涩,不够成熟。
她斟酌着用词,小心翼翼地敲下一行字。
“JC大大,最近想尝试画一些商业插画里常见的场景氛围,但总觉得光影处理不够‘抓人’,您有什么建议吗?”
发送。
她的指尖停留在发送键上空,微微有些发紧。
这和以往单纯求指点不同。
她刻意加上了“商业插画”、“抓人”这样的词眼。
像是在不经意间,透露出自己想要更进一步,接触市场的“上进心”。
等待回复的时间,似乎格外漫长。
每一秒,都像是在放大镜下被拉长。
终于,那个熟悉的头像闪动了一下。
JC的回复跳了出来。
依旧是言简意赅的风格。
“光源统一性。”
“注意环境色对暗部的影响。”
“参考尔诺的早期作品。”
尔诺——以光影见长的商业插画师
林墨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攥紧,然后又松开,血液奔涌着冲向四肢百骸。
他没有怀疑!
或者说,他假装没有察觉。
而且,他给出的建议,精准地命中了她提出的“商业氛围”方向!
甚至还直接给出了具体的参考对象!
这简直……
指尖几乎要颤抖,她用力按捺住,深吸一口气才敲下回复,努力维持着“乖巧学生”的人设。
“原来如此!谢谢大佬!我去研究一下!”
发送成功。
她几乎是立刻退出了私信界面,迫不及待地打开搜索引擎,输入了JC提到的那位插画师的名字。
搜索结果铺满了屏幕。
那位画师的作品,果然以独特而富有感染力的光影著称,尤其是在商业氛围的营造上,简直是教科书级别。
一股强烈的启发感瞬间击中了她。
原来商业插画的光影是这样处理的!
原来氛围感可以通过这样的细节来提升!
巨大的喜悦和满足感充斥着她的内心。
这种通过自己的“策略”获得的“资源”,比单纯等待投喂的感觉,要强烈得多!
尝到了甜头,林墨的胆子也随之大了一些。
几天后,她又上传了一张风格练习稿。
这一次,她旁敲侧击地,将问题引向了更偏向市场和变现的方向。
“JC大大,现在甲方是不是都比较喜欢抽象风格?感觉我这种画风不太容易接到稿子……”
她故意表现出一点对未来的迷茫和焦虑。
像一个初出茅庐,对市场感到困惑的新人。
这一次,JC的回复似乎隔了更长一点时间。
但内容,信息量却更大了。
“风格是基础,完成度和沟通效率更重要。”
“了解不同平台和客户群体的偏好。”
“多看,多分析。”
林墨看着这几行字,眼睛微微睁大。
完成度?沟通效率?平台?客户群体?
这些词眼,已经超出了纯粹的技术指导范畴。
这分明是在……教她怎么接单,怎么适应市场?
她敏锐地感觉到,JC的指导方向,正在发生一种微妙的调整。
从一开始纯粹的技术打磨,开始悄然融入了一些商业思维的引导。
这种变化,让她内心那个猜测,几乎要破土而出,化为确信。
只有真正身处那个圈子,深谙商业运作规则的人,才会给出这样一针见血,直指核心的建议。
檀健次。
这个名字在她脑海中越发清晰。
林墨忍不住在心里默默吐槽。
好家伙。
这位“网络亲爹”不仅手把手教画画,现在连怎么混饭吃都开始教了?
这是什么全方位、一条龙的养成系服务啊?
吐槽归吐槽,她心底却涌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学习动力。
压力,生存的压力,想要证明自己的压力。
此刻,仿佛都找到了一个清晰的突破口。
她不再仅仅是埋头画画。
她开始有意识地按照JC的提示,去浏览各大插画平台,分析那些热门作品的风格、元素。
她开始研究不同类型的甲方可能有什么样的需求和偏好。
她甚至开始在自己的练习中,尝试融入这些商业性的思考。
她的画风,她的思路,都在这种潜移默化中,悄然发生着转变。
变得更加成熟,更加……有目的性。
只是,在动力的背后,一个更大的问号也随之浮现。
JC,或者说檀健次,他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
仅仅是因为“惜才”?
还是……别有图谋?
这个悬念,像一根细细的丝线,缠绕在兴奋的藤蔓之上,让她在向上攀爬的同时,也保留了一份警惕与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