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慕许的草莓发卡已经熄灭三天了。
周予森站在儿童房门口,看着女儿机械地咀嚼早餐麦片。往常叽叽喳喳像个小云雀的孩子,现在连勺子碰撞碗边的声音都刻意放轻。她的星空蓝书包放在地板上,课本边角平整得可疑——那些被画满涂鸦的书页都被许晚连夜换成了新的。
"根据儿童心理学研究..."周予森刚开口,就在妻子警告的眼神中咽下了后半句。他蹲下来整理女儿的衣领,手指在触到她锁骨处的淤青时微不可察地抖了一下。那个形状像是被铅笔尖戳的。
校门口,乐乐远远地朝这边张望。男孩手里攥着什么东西,但在看到老师后迅速跑开了。小慕许的身体明显僵硬起来,草莓发卡在她口袋里发出微弱的红光——这是阿秀新增的"恐惧频率"。
"今天爸爸当助教。"周予森晃了晃通行证,白大褂里面套着可笑的卡通T恤。小慕许的眼睛亮了一瞬,又迅速暗淡下去。她拽了拽爸爸的衣角,用气音说:"别...别穿白大褂。"
上午的美术课,孩子们画"我的家"。小慕许的蜡笔在纸上反复涂抹,最终呈现出一团模糊的深蓝色。周予森假装没看见她偷偷用黄色在角落画了个小到几乎看不见的草莓。
"周医生!"乐乐突然举着画跑过来,"看我画的!"纸上是用黑色勾勒的简陋房子,窗户里却精心画了台显微镜。周予森注意到男孩手腕上有新鲜的牙印——像是自己咬的。
午餐时间,小慕许独自坐在角落。周予森端着餐盘走过去时,听到细微的"咔嗒"声——女儿正用勺子反复敲击牙齿。这是她婴儿期就有的自我安抚方式,已经两年没出现了。
"声波频率468赫兹。"周予森轻声说,这是他们之间的老游戏。往常小慕许会争辩说是469赫兹,然后父女俩会跑去实验室测精确值。但今天她只是把勺子咬得更响了。
下午的户外活动,变故突生。小慕许正在秋千上发呆,突然被几个大班孩子围住。"怪胎!"其中一个女孩拽她的辫子,"你爸爸用试管喝汤!"草莓发卡掉在地上,被一脚踢飞。
周予森的白大褂(他最终还是脱掉了)在奔跑中扬起。但有人比他更快——乐乐像颗小炮弹冲进人群,捡起发卡死死护在怀里:"她爸爸能让发卡说话!你们行吗!"
混乱中,小慕许突然发出刺耳的尖叫。那不是普通孩子的哭喊,而是某种高频的、近乎超声波的声响。操场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起,欺负人的孩子们捂着耳朵后退。周予森的瞳孔骤缩——这个频率,与他实验室里用来击碎肾结石的声波完全相同。
回家的出租车上,小慕许蜷在许晚怀里,嗓子哑得说不出话。周予森的白大褂裹着母女俩,内袋里的听诊器贴着女儿后背——他在数呼吸频率,同时偷偷录下残余的声波数据。
"她会失声多久?"许晚摸着女儿滚烫的额头问。周予森调出手机里的频谱图:"声带极限振动...理论上24小时。"但颤抖的指尖暴露了他的不确定。
深夜的儿童房,阿秀的轮椅悄无声息地滑进来。她改装过的草莓发卡现在像个微型医疗设备,正轻轻贴在小慕许喉咙上。"声带修复程序,"她在平板上打字给周予森看,"用你上次给的超声波数据反向编程。"
小慕许在半梦半醒间抓住阿秀的手指,用口型说:"痛。"阿秀的轮椅突然弹出全息键盘,打出一行彩虹色的字:【有些人欺负别人,是因为他们心里有更大的痛】。
第二天清晨,周予森在厨房发现了奇迹。小慕许站在小板凳上,正用勺子敲打玻璃杯。每敲一下,就嘶哑地报个数:"468...469..."看到爸爸,她举起一张画——昨晚那团深蓝色被改造成了星空,角落里的小草莓现在明亮得像灯塔。
"爸爸,"她的声音像砂纸摩擦,却坚定无比,"今天我要穿白大褂去学校。"
周予森蹲下来,发现女儿不知何时把他常穿的那件白大褂改成了儿童尺寸。下摆绣着歪歪扭扭的DNA链,口袋位置缝了个小布兜,上面用红线绣着"Ⅲ.ⅩⅧ"。
校门口,乐乐早早等在那里。男孩脸上带着淤青,却骄傲地举着个纸袋:"我奶奶做的润喉糖!"小慕许接过糖,突然把草莓发卡别在乐乐帽子上:"借你一天。"发卡立刻变成代表勇气的金色。
周予森的白大褂(成人版)在晨风中微微飘动。许晚悄悄拍下这一幕:女儿挺直的背影,乐乐受宠若惊的表情,以及丈夫眼中闪烁的、不属于科学家的泪光。照片后来被打印出来,贴在周予森的《育儿观察笔记》最后一页,旁边批注:【静默波长:3.18cm——恰好是一颗草莓发卡的宽度,也是一个孩子找回声音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