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苏娩已经坐在书店柜台后三个小时了。门外,三四个记者模样的人来回踱步,时不时透过橱窗向里张望。自从那张餐厅照片在网上疯传后,栖墨斋就从安静的书店变成了媒体围观的"网红景点"。
小琳忧心忡忡地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两杯豆浆和几个包子。"娩姐,外面那些人还在。"
"随他们去吧。"苏娩头也不抬,继续整理着账本。过去三天,书店的营业额不到平时的十分之一——真正的顾客都被记者和好奇的路人吓跑了。
"你看这个了吗?"小琳递过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一个热门论坛的帖子:《深扒"冠军女友"苏娩:从清高才女到心机绿茶》。
苏娩扫了一眼,胸口一阵发闷。帖子详细列出了她大学时期的种种"罪证":拒绝学生会主席的追求是"眼高于顶",获得文学系奖学金是"讨好教授",甚至连她独自照顾病重爷爷的经历也被扭曲成"利用亲情博取同情"。
"别看这些了。"小琳赶紧收回手机,"都是胡说八道。"
"我不在乎。"苏娩轻声说,手指却不自觉地捏紧了钢笔。墨水滴在账本上,晕开一片蓝色的污渍。
电话铃声突然响起,苏娩条件反射般颤了一下。这几天她接到了无数陌生来电,有媒体采访的,有粉丝质问的,甚至还有恶意的骚扰电话。
"我来接。"小琳抓起话筒,"您好,栖墨斋...是的...什么?"她的表情突然变得古怪,捂住话筒转向苏娩,"是房东。"
苏娩的心沉了下去。她接过电话,"王阿姨,您好..."
"小苏啊,"房东的声音透着尴尬,"下个季度的租约...我儿子说现在这情况,可能要考虑..."
"请您直说吧。"苏娩闭上眼睛。
"我们决定不再续租了。"房东一口气说完,"给你一个月时间找新地方。"
电话挂断后,苏娩呆立在原地,耳边嗡嗡作响。栖墨斋——爷爷留给她的最后念想,就要这样消失了吗?
"娩姐..."小琳担忧地碰了碰她的手臂。
"我没事。"苏娩机械地回答,"今天你先回去吧,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小琳离开后,书店陷入死寂。苏娩缓缓蹲下,抱紧双膝。橱窗外,记者们仍在守候,像一群等待猎物倒地的秃鹫。
她的手机震动起来,是樊振东。这已经是他今天第五次打来了。前四次她都按了静音,不知该如何面对。但此刻,听着坚持不懈的铃声,苏娩鬼使神差地按下了接听键。
"苏娩?"樊振东的声音透着焦急,"你终于接了!还好吗?"
"嗯。"她勉强挤出一个音节。
"别骗我,我看得到网上的那些言论。"他的声音低沉下来,"对不起,连累你了。"
"不是你的错。"苏娩深吸一口气,"我刚刚接到房东通知,不再续租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是樊振东压抑着怒气的嗓音:"他们不能这样!我们有合约..."
"合约快到期了,他们有权利不续。"苏娩平静地说,仿佛在谈论别人的事,"也许这是个转机,我可以考虑去国外深造,像当初计划的那样。"
"苏娩..."
"真的,我没事。"她强迫自己振作起来,"你专心准备世乒赛吧,不用操心这些。"
挂断电话后,苏娩走向书店后方的储藏室。那里堆放着爷爷留下的几个旧箱子,一直没时间整理。现在,或许是时候了。
箱子里大多是旧书和一些教学笔记——爷爷退休前是大学文学教授。苏娩小心翼翼地翻检着,每一页纸都承载着回忆。在最底下的一个铁盒里,她发现了一沓泛黄的照片。
最上面那张照片上,年轻的爷爷站在一群穿运动服的年轻人中间,手臂搭在一个浓眉大眼的教练肩上。照片背面写着:"与省乒乓球队林教练及队员们,1983年夏"。
苏娩怔住了。樊振东的教练也姓林,这是巧合吗?
她继续翻找,在铁盒最底层发现了一个牛皮纸包裹的小本子。翻开扉页,上面是爷爷工整的字迹:"林兄赠,乒乓球训练心得,1985年"。
本子里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乒乓球技术和训练方法,有些页面还画着详细的示意图。苏娩虽然不懂乒乓球,但从笔记的细致程度可以看出,这位"林兄"对这项运动的研究极为深入。
一张折叠的纸条从本子里滑落。苏娩展开它,上面是爷爷的笔迹:
"林兄今日提及队中有个天赋异禀的小将,姓樊,才十岁已能打败成年选手。他说这孩子若能保持心性,将来必成大器。我笑言,若有机会,真想见见这位'未来冠军'..."
纸条末尾的日期是2002年,那时樊振东应该正好十岁左右。苏娩的手微微发抖,一种奇妙的宿命感涌上心头——二十年前,爷爷和樊振东的教练是好友;二十年后,她和樊振东竟以这样的方式相遇。
手机再次震动,打断了她的思绪。这次是一条新闻推送:《突发!樊振东训练中意外受伤,世乒赛参赛成疑》。
苏娩的心猛地揪紧了。她点开新闻,里面只有简短几句话:樊振东在队内对抗赛中扭伤脚踝,已被送往医院检查,伤势待评估。
没有多想,苏娩拨通了樊振东的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她又尝试了张律师的号码,同样没有回应。
焦虑如潮水般涌来。苏娩翻箱倒柜找出爷爷留下的一个草药配方本——爷爷年轻时学过中医,常为邻里治疗跌打损伤。她迅速记下几味药材,抓起钱包冲出书店。
门外的记者们见苏娩突然出现,立刻围了上来。
"苏小姐,请问你对网上的言论有何回应?"
"你和樊振东是怎么认识的?"
"有传言说你们已经秘密交往半年..."
苏娩低着头快步前行,对所有问题置若罔闻。她在附近的中药店买齐了药材,又匆匆赶回家,按照爷爷的配方熬制药膏。深褐色的药汁在锅中咕嘟冒泡,散发出苦涩而清香的气息。
药膏熬好后,苏娩将它装入小瓷罐,又找出爷爷留下的针灸包。她犹豫了一下,给樊振东发了条信息:"我有些祖传的伤药,对扭伤很有效。需要的话告诉我怎么给你。"
消息显示已读,但整整半小时没有回复。就在苏娩几乎要放弃时,手机终于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
"喂?"
"是苏娩吗?"一个女声问道,"我是国家队队医张敏。樊振东让我联系你。"
苏娩的心跳加速,"他...伤得严重吗?"
"右脚踝韧带轻度撕裂,需要两周恢复期。"队医的声音透着疲惫,"但他坚持要参加下周的队内选拔赛,否则可能失去世乒赛资格。"
"我能帮上什么忙?"
"老实说,我不太相信民间偏方。"队医直言不讳,"但樊振东说你的祖父是著名中医苏明远?"
"是的,他留下了一些独特的配方。"
"那...好吧。"队医似乎很不情愿,"你可以来基地一趟,但必须低调。现在媒体盯得太紧。"
一小时后,苏娩站在国家体育训练局的后门,手里紧紧攥着装药罐的布袋。一个工作人员悄悄领她进去,穿过几条隐蔽的走廊,来到康复中心的一个独立房间。
推开门,樊振东正坐在床上,右脚裹着厚厚的绷带,面前摊开着战术分析图。看到苏娩,他眼睛一亮,随即又黯淡下来。
"你不该来的。"他低声说,"外面那么多记者..."
"别动。"苏娩没理会他的担忧,径直走到床边蹲下,轻轻解开绷带检查伤势。脚踝肿胀得厉害,皮肤泛着不健康的紫红色。
队医张敏站在一旁,双臂交叉在胸前,"我已经做了常规处理,冰敷加消炎药。但恢复至少需要两周,而选拔赛在七天后。"
苏娩打开药罐,一股浓烈的中药味立刻充满房间。"这是我爷爷的秘方,活血化瘀,促进组织修复。"她用木勺挖出一团深褐色药膏,轻轻涂在樊振东脚踝上。
药膏接触皮肤的瞬间,樊振东倒吸一口冷气,"好凉!"
"忍一忍。"苏娩的指尖轻柔地将药膏推开,然后开始有规律地按摩。她的手法娴熟而精准,显然是学过专业技巧。
"你还会这个?"樊振东惊讶地问。
"爷爷教的。"苏娩专注地按压着特定穴位,"他常说,文学治愈心灵,医术治愈身体,两者缺一不可。"
张队医起初皱着眉头旁观,但随着按摩进行,她惊讶地发现肿胀似乎在减轻。"这...确实有些门道。"
按摩持续了半小时。结束后,苏娩用干净的纱布重新包扎好伤处,又从针灸包里取出几根细如发丝的银针。
"需要扎几针,促进气血流通。"她解释道,"可能会有点疼。"
樊振东毫不犹豫地点头,"来吧。"
银针精准地刺入穴位,樊振东只是微微蹙眉,没有出声。苏娩的手法轻柔而果断,每一针都恰到好处。张队医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这种精准度即使专业针灸师也未必能达到。
治疗结束后,樊振东尝试活动脚踝,疼痛明显减轻了。"太神奇了!"他惊叹道。
"别高兴太早。"苏娩收拾着药罐,"这只是初步缓解。你需要连续治疗三天,配合充分休息,才有可能赶上选拔赛。"
"我一定配合。"樊振东像个听话的孩子般点头。
张队医清了清嗓子,"我去准备些东西,你们...聊一会儿。"她识趣地退出房间,轻轻带上门。
房间里突然安静下来。苏娩低头整理药罐,避免与樊振东对视。她能感觉到他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灼热而沉重。
"书店的事,我很抱歉。"樊振东最终打破沉默。
"不是你的错。"苏娩轻声说。
"但确实是因为我,你才被卷入这场风波。"樊振东的声音充满自责,"我会想办法解决的。"
"先养好你的伤吧。"苏娩终于抬起头,对上他的眼睛,"世乒赛对你很重要。"
"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樊振东突然抓住她的手,"苏娩,无论别人怎么说,你对我都很重要。比任何比赛、任何金牌都重要。"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娩心中某个紧锁的抽屉。她感到眼眶发热,视线模糊起来。
"别哭..."樊振东笨拙地用拇指擦去她眼角的泪水,"我保证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苏娩深吸一口气,稳住情绪。"我找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她从包里拿出爷爷的笔记本和那张老照片,"你看。"
樊振东接过照片,眼睛瞪大,"这是...林指导?年轻时的林指导!"
"我爷爷和他似乎是老朋友。"苏娩指着笔记,"这里面有很多乒乓球训练方法,也许对你有所帮助。"
樊振东快速翻阅着笔记,表情越来越震惊。"这些技术...有些已经失传了!天啊,这个反手拧拉的变化,正是我最近在练习的!"
"真的?"苏娩惊讶地问。
"太神奇了..."樊振东喃喃自语,完全沉浸在笔记中,"这个战术思路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
看着他专注的侧脸,苏娩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这一切混乱中,至少她还能为他做点什么。
张队医的敲门声打断了他们的交谈。"时间到了,"她探头进来,"苏小姐得走了,媒体开始注意到后门的异常。"
苏娩点点头,起身收拾东西。"我明天再来。"
"等等。"樊振东从床头柜拿出一个小盒子,"本来打算世乒赛后给你的...但现在也许更合适。"
盒子里是一枚精致的银色书签,顶端镶嵌着一颗小小的乒乓球造型,下面刻着两行字:"给让我读懂自己的人"。
"我请队里的设计师定做的,"樊振东有些不好意思,"乒乓球和书的结合。"
苏娩轻轻抚摸着书签,喉咙发紧。"谢谢,我会好好珍藏。"
离开训练基地时,天已经黑了。苏娩拉高衣领,避开蹲守的记者,快步走向地铁站。包里的药罐和笔记本沉甸甸的,就像她此刻复杂的心情。
爷爷的笔记,樊振东的伤,书店的危机,网上的流言...一切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张她无法挣脱的网。但奇怪的是,此刻她心中不再充满绝望,而是有一种奇异的平静。
也许是因为樊振东那句"你对我很重要",也许是因为她终于找到了能为他做的事。无论如何,这场风暴中,至少他们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