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综:盗笔同人文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同人文  影视日更     

解九

综:盗笔同人文

东京码头的雨下得又急又密,打在"岳阳号"的甲板上,像无数细小的鼓点。解九爷站在舷梯旁,黑色大衣已被雨水浸透,却仍固执地不肯登船。他在等一个人。

"解九!"

熟悉的声音穿透雨幕。林唯妙撑着一把摇摇欲坠的油纸伞,在人群中奋力挤过来。她的右肋伤口还未痊愈,跑动时明显皱着眉,却依然坚持快步前行。

解九爷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去:"你的伤—"

"没事。"林唯妙气喘吁吁地站定,雨水顺着她的发梢滴落,"差点赶不上。"

两人相对而立,一时无言。过去三天里,他们几乎形影不离地整理资料、制定计划,却唯独避开了最重要的话题——离别。

"船要开了。"最终是解九爷打破沉默,声音低沉。

林唯妙咬了咬下唇,突然从颈间取下那条银链,上面穿着半块古朴的玉佩。"带上这个。"她踮起脚,将银链挂在解九爷脖子上,"它会保护你。"

解九爷握住玉佩,温润的触感让他想起那天两块玉完美契合的瞬间。"太贵重了。"

"本来就是你们解家的东西。"林唯妙强撑出一个笑容,"再说了,你得完好无损地把它还给我,所以...一定要平安。"

解九爷从口袋里取出一个精致的怀表,塞进林唯妙手中:"交换。里面有我和家族的联络方式。"

林唯妙打开怀表,表盖内侧刻着精细的九宫格图案,每个格子里都有微小符号。"这是..."

"九门密文。"解九爷压低声音,"用针尖按特定顺序点按这些符号,可以组成消息。怀表走时精准,可以用来确定发信时间。"

"我会学会的。"林唯妙紧紧握住怀表,指节发白。

汽笛长鸣,最后一次登船通知。

解九爷犹豫片刻,突然伸手将林唯妙拉入怀中。这个拥抱短暂而克制,却胜过千言万语。"一年。"他在她耳边说,"如果局势稳定,我会去上海找你。"

林唯妙在他肩头轻轻点头,然后迅速退开,不让他看到自己发红的眼眶:"快走吧,大学者。你的家族需要你。"

解九爷最后看了她一眼,转身登上舷梯。在最高处,他回头望去,林唯妙仍站在原地,油纸伞早已被风吹歪,雨水打湿了她的肩膀和半边脸颊。她举起手挥了挥,嘴角努力上扬。

那一刻,解九爷几乎要冲下船去。但理智和责任将他牢牢钉在原地。船缓缓离开码头,林唯妙的身影渐渐变小,最终消失在雨幕中。

船舱里,解九爷小心地取出那半块玉佩,在灯光下细细端详。玉上的纹路似乎在流动,形成一个奇特的符号。他想起竹简上的记载——"九门之眼,通天之匙"。这块玉,或许比想象中更为重要。

---

1936年的长沙远比解九爷记忆中的混乱。街头到处是逃难的百姓,茶馆里议论着前线的战况,连九门各自的产业都笼罩在紧张气氛中。

解家大院,解九爷跪在祠堂,面对父亲的灵位。老管家在一旁抹泪:"老爷走得太突然...医生说是因为心脏,但我们都知道,是那些日本人逼的..."

解九爷面色阴沉:"详细说说。"

"三个月前,来了个日本考古队,拿着政府批文要在岳麓山一带'考察'。"老管家递上一叠文件,"老爷发现他们实际在找什么东西,就派人阻挠。结果..."

文件中有父亲猝死的医学报告,还有几张模糊的照片——一个灰白头发的老者站在考古队最前方。解九爷的手指收紧,照片皱成一团。田中健一郎。

"召集各堂口负责人。"解九爷站起身,声音冷硬如铁,"明天上午开会。"

老管家迟疑道:"少爷刚回来,不先休息..."

"现在不是休息的时候。"解九爷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神锐利如刀,"解家需要重整旗鼓,而我有计划。"

接下来的一个月,解九爷以雷霆手段整顿家族生意。他关闭了容易被日军盯上的古董店铺,将核心资产转移到重庆和昆明;同时秘密重建情报网络,重点监视日军和在华日本学者的动向。

最令人意外的是,他主动拜访了其他八门,特别是与解家素有嫌隙的霍家和齐家。没人知道他们在密室中谈了什么,但出来后,几家当家的表情都变得凝重而坚定。

"九门分则弱,合则强。"解九爷在最后一次家族会议上说,"从现在起,解家将与其他八门共享情报,协同行动。"

老管家看着这个曾经沉迷古籍的少爷如今运筹帷幄的样子,既欣慰又心疼。只有深夜书房灯下,解九爷才会偶尔取出那半块玉佩,流露出片刻柔软。

---

上海法租界的一栋洋房里,林唯妙正面对她人生中最艰难的一场"战役"。

"荒谬!"林父拍案而起,"婚期已定,请柬都发出去了,你现在说要取消?"

林唯妙站得笔直,丝毫不退让:"父亲,王家与日本商社往来密切,现在局势这么紧张,我们与他们联姻,不是自找麻烦吗?"

"生意就是生意!"林父怒道,"况且王家家大业大,能保我们平安!"

"保平安?"林唯妙冷笑,从抽屉里取出一叠文件,"父亲看看这个。王家在过去半年里,向日本军方秘密出售了价值五十万大洋的钨砂和桐油——这些都是战略物资!"

林父翻看着文件,脸色越来越难看:"你...从哪里弄来这些?"

"我有我的渠道。"林唯妙没提解九爷教她的情报收集方法,"父亲希望林家被扣上'汉奸'的帽子吗?"

林父沉默良久,终于长叹一声:"但婚约..."

"交给我来处理。"林唯妙露出狡黠的笑容,"我保证,会让王家主动退婚,还赔我们一笔'精神损失费'。"

一周后,上海小报爆出王家少爷与多名舞女有染并染上"脏病"的消息。尽管王家极力否认,但在林唯妙精心安排的"证据"面前,他们不得不取消婚约,并按照"传统"赔偿林家。

"你到底怎么做到的?"事后,林父好奇地问女儿。

林唯妙把玩着胸前的怀表,笑而不答。解九爷教她的不仅是密码学,还有如何设置一个让人自己跳进去的局。

利用解约获得的"赔偿金",林唯妙开始悄悄建立自己的贸易网络。表面上是经营丝绸和茶叶,实则暗中为抗日力量筹集物资。她凭借出色的语言能力和古董鉴赏眼光,很快在上海商界站稳脚跟,甚至获得了几家外国洋行的青睐。

每晚夜深人静时,她会取出怀表,对照解九爷教她的密码本,翻译出最新的情报,或者编写自己要发送的消息。怀表走时精准,成为两人跨时空对话的桥梁。

"长沙局势紧张,但家族安好。玉的研究有进展,与九门起源有关。保重身体,伤口勿沾水。——913"

"上海生意起步顺利。父亲身体尚可。玉的另一半我也有发现,可能与战国墓葬群有关。你的头疼好些了吗?记得按时吃饭。——妙"

这些简短的密信通过特定的渠道传递,有时藏在茶叶罐底,有时缝在丝绸样品边缘。每收到一封,林唯妙都会读上无数遍,仿佛能从那些冰冷的符号中感受到写信人指尖的温度。

---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

解九爷在长沙的处境越发艰难。日军轰炸频繁,九门的产业损失惨重。更糟的是,田中作为"文化顾问"随日军来到湖南,开始有系统地搜查古迹和墓葬。

"张启山将军明天到访。"老管家匆匆走进书房,递给解九爷一封信,"说是商讨合作事宜。"

张启山,九门之首张家的当家,也是军方重要人物。他的到访意味着局势已经到了危急关头。

会面在解家密室进行。张启山比解九爷年长十余岁,举手投足间带着军人的硬朗和当家人的威严。

"日军在找'九门之眼'。"张启山开门见山,"田中已经获得部分地图,我们必须抢先一步。"

解九爷点头:"我手上有另一半线索,但需要时间破译。"

"时间不多了。"张启山沉声道,"日本人已经盯上九门各家。霍家上个月遭袭,不是巧合。"

两人密谈到深夜,制定了初步计划。解九爷将协助张启山建立情报网络,同时继续研究"九门之眼"的线索。

送走张启山后,解九爷收到一封来自上海的密信。破译后,他眉头紧锁——林唯妙发现王家与田中有秘密往来,正在调查具体内容。

太危险了。解九爷立刻提笔回信,要求她停止调查。但信刚送出,他就后悔了。以林唯妙的性格,绝不会乖乖听话。

果然,两周后他收到回信:"已查明王家为田中转运文物,路线图附后。务必小心,田中已知你在长沙。——妙"

这张路线图成了无价之宝。解九爷将其交给张启山,军方依此设伏,成功截获一批正要运往日本的珍贵文物。

然而胜利是短暂的。一个月后,解九爷收到噩耗——林唯妙在上海遇袭,幸而脱险。

"必须切断联系。"解九爷对老管家说,声音沙哑,"田中已经发现我们的通信渠道。"

当晚,他写了一封措辞冷淡的信,声称忙于军务,无暇保持私人联系。信末,他狠心加上:"婚期将近,祝幸福。"

信发出后,解九爷在祠堂跪了一整夜。他知道这封信会伤透林唯妙的心,但比起她的安全,这又算得了什么?

---

上海,林唯妙收到信的当天,摔碎了最心爱的茶杯。

"混蛋!"她将信纸揉成一团,又小心展开,生怕漏看一个字,"什么叫'祝幸福'?"

冷静下来后,她意识到这不合常理。解九爷不是出尔反尔的人,除非...有不得已的苦衷。

她取出怀表,仔细检查最近收到的每条信息。果然,在上一封信的发送时间上发现异常——比约定时间早了七分钟。这是他们设定的危险信号。

"田中..."林唯妙握紧拳头。她必须警告解九爷,但常规渠道已经不安全。

三天后,一个戴着眼镜、学生打扮的年轻人出现在长沙解家门口,声称是林小姐的表弟,带来家乡特产。包裹里藏着一本《唐诗三百首》,其中一页上用针尖刺出微小的孔洞,组成密文:

"田中已知你位置,计划借军方之手除你。我已安全,勿念。玉的另一半有新发现,务必保重。——永远的小九九"

解九爷读完信,将脸埋入双手。她看穿了他的用意,还冒险送信。这个倔强的姑娘,让他如何是好?

窗外,长沙的秋雨绵绵不绝,像极了东京码头分别那天的雨。半块玉佩贴在他胸口,微微发烫,仿佛另一块玉的主人的心跳。

上一章 解九 综:盗笔同人文最新章节 下一章 解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