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橘色晚霞
本书标签: 现代  HE  双男主     

法典与基因之间(法官x研究员)

橘色晚霞

林世诚法袍下的衬衫领口已经湿透。法庭空调坏了,但这并非他烦躁的主因——证人席上那个穿白大褂的科学家正用最漫不经心的态度颠覆他的法庭秩序。

"所以季博士,您认为人类基因编辑应当像手机系统一样...随时升级?"检察官的声音带着明显的嘲讽。

季昀调整了一下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在强光下呈现出一种透明的琥珀色:"准确地说,是像治疗近视激光手术。从禁忌到常规医疗,只隔着一层认知偏见。"

旁听席传来骚动。林世诚敲响法槌:"请证人就事论事。"

季昀转向法官席,嘴角扬起一个挑战性的微笑:"法官大人,您用19世纪的法律审判21世纪的技术,不觉得像用马车交规管理自动驾驶吗?"

法庭一片哗然。林世诚握笔的手指关节发白——这个生物学家简直在公然挑衅司法权威。他仔细观察季昀:乱糟糟的栗色卷发,白大褂下露出印有DNA链图案的袜子,左手无名指戴着枚形似双螺旋的戒指。典型的学院派叛逆分子。

"请注意言辞,博士。"林世诚冷声道,"这里是法庭,不是大学辩论社。"

季昀歪了歪头:"真巧,我正想说这里缺乏真正的辩论精神。"他举起一份文件,"控方完全忽略了CRISPR技术对遗传病家庭的福音。法律应当像科学一样进化,而不是...”

"休庭十分钟。"林世诚突然起身,黑袍如鹰翼般掀起一阵风。他需要冷静,而不是当众与这个科学狂人争论法哲学。

休息室里,林世诚灌下第三杯冰水。助理法官小心翼翼地问:"要取消季博士的证人资格吗?”

"不。"林世诚松了松领带,"让他说完。真理越辩越明。"

但他没料到真理会如此刺眼。重新开庭后,季昀用全息投影展示了一个患有囊性纤维化的小女孩案例:"法律禁止的基因治疗,在德国已经让她能正常呼吸了。法官大人,当您判决某项技术违法时,实际上是在判决某些人的生死。"

林世诚的判决书写到凌晨三点。他驳回了控方对基因编辑公司的禁令申请,但加上了严格限制条款。走出法院时,晨光中有什么东西闪了一下——对面生物科技大厦的某个窗口,有人用激光笔向他打招呼。

季昀站在实验室窗前,举着咖啡杯致意,口型分明在说:"妥协的胜利。"

林世诚转身就走,但当晚他办公桌上多了一份快递——最新期《自然》生物技术特刊,扉页写着:"第47页有您判决的学术支持。PS:我猜您咖啡只加一块糖?”

林世诚下意识看向自己桌上的咖啡杯。确实,永远只加一块方糖。这个细节让他后颈发凉——季昀观察他多久了?

第二天,林世诚在法院图书馆查阅了那篇论文。中午时分,他站在季昀实验室楼下,手里拿着本《生物伦理与法律》。保安说季博士在开会,他便把书留在前台,夹了张便条:"第102条注解。PS:两块糖。你猜错了。"

这场无声的辩论持续了三周。林世诚办公室的窗台渐渐堆满学术期刊,而季昀实验室的白板上则贴满了法律条文摘录。他们通过便利贴和学术论文交流,却刻意避开直接见面——直到那个暴雨夜。

林世诚加班审理另一起案件时,突然停电。黑暗中,保安告诉他:"对面大楼的季博士问您要不要共享发电机?他们实验室有电。"

季昀的实验室比想象中凌乱。培养箱嗡嗡运转,墙上贴满便签和小孩的涂鸦——"基因治疗受益者家属寄来的,"季昀解释,"要咖啡吗?这次我准备了两包糖。"

"不必。"林世诚生硬地说,却注意到季昀的操作台上摊开着最新版《刑法修正案草案》,密密麻麻的批注几乎覆盖了页边。

季昀顺着他的目光笑了:"看,我们在做同样的事——试图理解彼此的语言。”

"我只是来借用电源。"林世诚打开笔记本电脑。

"当然,尊敬的法官大人。"季昀做了个夸张的鞠躬动作,白大褂衣领滑落,露出锁骨处一个小小的分子结构纹身。

凌晨两点,当电力恢复时,林世诚发现季昀趴在数据终端前睡着了,眼镜歪在一边,手里还攥着半块能量棒。他犹豫片刻,脱下西装外套盖在对方肩上,却意外看到电脑屏幕上的论文标题:《基因编辑的伦理边界——兼论林世诚法官判例分析》。

回家路上,雨水冲刷着林世诚的思绪。他想起季昀睡梦中紧蹙的眉头,和屏幕上那些对他判决的深入剖析——不是批判,而是试图理解法律人的思维模式。这个认知让他胸口发紧。

第二天,林世诚绕路去了那家季昀常提的咖啡馆。推门瞬间,他看见季昀正和一群大学生激烈辩论着什么,手指在空中画出夸张的轨迹。与法庭上的咄咄逼人不同,此刻的季昀浑身散发着孩童般的热情。

"法官大人!"季昀发现了他,"来参加民间学术研讨会吗?"

学生们瞬间安静。林世诚本该离开,却鬼使神差地坐到季昀对面:"继续讨论,当我不存在。"

讨论关于基因专利垄断的话题重新开始。林世诚静静听着,惊讶地发现季昀在学术辩论中远比在法庭上严谨。当某个学生提出激进观点时,反而是季昀强调:"科学突破必须在法律框架内实现,否则会引发社会割裂。"

散场后,两人不约而同留在最后。

"为什么在法庭上扮演激进派?"林世诚直接问。

季昀搅动着已经冷掉的咖啡:"因为人们只会记住打破窗户的人。"他抬头,眼神异常清醒,"但我尊敬那些为碎玻璃设计安全网的人...比如你。"

雨又下了起来。林世诚看着季昀鼻梁上的小雀斑,突然问:"你锁骨上的纹身,是血清素分子式?"

季昀的咖啡勺停在半空:"你比我想象的观察力更好,法官大人。"

"林世诚。"他纠正道,"下班时间。"

"好吧,林世诚。"季昀凑近,他身上有咖啡和消毒水混合的气息,"想知道为什么选这个分子式吗?"

就在这时,林世诚的手机响了——法院紧急案件:一起基因治疗引发的医疗纠纷,需要生物专家协助。

季昀主动请缨。在接下来的48小时里,他们并肩工作:林世诚梳理法律条文,季昀解释技术细节。当双方律师争执不下时,是季昀想出了创造性解决方案——用基因溯源技术确定责任归属。

"科学为法律提供工具,"结案后季昀疲惫地靠在椅子上,"法律为科学划定跑道。我们本该是合作伙伴,不是吗?"

林世诚没有回答,但他递咖啡时"不小心"多加了一块糖。

转折发生在季昀遭遇学术指控那天。某制药公司举报他数据造假,学术委员会启动调查。林世诚从新闻上得知此事,立刻调阅了案卷——证据链明显被人为操纵。

他本该避嫌。但当晚,他出现在季昀实验室,带着全套法律文件:"你需要反诉。这是他们作伪证的证据。"

季昀的眼镜反射着电脑蓝光:"为什么帮我?"

"司法公正。"林世诚生硬地说,却在整理文件时碰到了季昀的手指。两人同时缩回手,又同时开口:

"你的纹身..."

"你其实加了两块糖..."

笑声打破了紧张。季昀卷起袖子,露出那个小小的分子式:"血清素,快乐物质。我研究它十年,却发现..."他的手指轻轻碰了碰林世诚的手背,"有些快乐不需要分子式解释。"

林世诚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想起自己书房里那本被翻烂的《生物伦理学》——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每晚都在追某个科学家的论文?从什么时候起,法院的判决书里开始出现"技术中立性""动态监管"这些本不属于他词典的词汇?

"我父亲是法官,祖父也是。"他突然说,"家里餐桌就是模拟法庭。"

季昀笑了:"我母亲是实验室小白鼠饲养员。我六岁就学会给老鼠编号了。"

他们相视而笑,像两个终于破解了彼此密码的特工。

当学术委员会撤销指控的那天,季昀在实验室窗口挂了一条横幅:"谢谢法律支援"。林世诚站在法院窗前,举起咖啡杯致意。当晚,他收到一个快递——装着培养皿的恒温箱,里面是株基因编辑过的白蔷薇,花瓣上带着天然的法律条文纹路。

便签上写着:"法典与基因的杂交品种。PS:今晚能请你吃饭吗?不带法袍和实验服的那种。"

林世诚回复了两个字:"地点?"

当他们在餐厅碰面时,季昀穿着不合身的西装,林世诚则罕见地没系领带。服务生问是否要拼桌,季昀笑着说:"不,我们认识十年了。"

"才三个月。"林世诚纠正道。

"从你审理第一个基因案件算起。"季昀眨眨眼,"我每场听证会都在旁听席。"

林世诚的餐刀停在牛排上:"所以那天在法庭..."

"是精心准备的相遇。"季昀的脚尖在桌下碰了碰他的,"科学家也讲究实验设计。"

甜点上来时,林世诚突然问:"如果法律与科学冲突,你会怎么选?"

季昀用叉子画了个无限符号:"寻找第三选择。就像量子物理,观察方式决定结果。"他抬头直视林世诚,"也许我们就是彼此的第三选择?"

回程的出租车上,季昀靠着林世诚的肩膀睡着了。林世诚轻轻摘掉他的眼镜,发现镜框内侧刻着一行小字:"真理使人自由——但首先需要法律保障追求真理的权利。"

车窗外,霓虹灯在雨水中晕染开来,像极了那株白蔷薇的花瓣纹路。林世诚想,这大概是他审理过的最美好案例——当法典遇见基因,判决结果是:相爱

上一章 鸢尾与剑(封君x封臣) 橘色晚霞最新章节 下一章 休止符与扣篮(音乐生x体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