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主意。"张真源突然说,移开视线以掩饰心跳的加速,"把这段旋律用在《玻璃之外》的间奏里怎么样?作为...一种致敬。"
严浩翔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然后是深深的触动。"你确定?那是很私人的..."
"正因为如此才合适。"张真源已经开始在谱子上记笔记,"那首歌讲的就是揭开伪装,展现真实自我。"
严浩翔静静地看着他工作,目光柔和。当张真源卡在某个和弦上时,他会伸手在钢琴上示范,两人的手指偶尔相碰,像是一段无声的对话。
专辑制作过程中,他们找到了奇妙的互补节奏。严浩翔教张真源读懂财务报表和市场分析,张真源则帮严浩翔重新捡起钢琴技巧。在商业会议上,张真源学会了坚持艺术理念的同时考虑市场因素;在录音室里,严浩翔找回了纯粹享受音乐的快乐。
一个周五的下午,严浩翔带张真源参观了严氏集团旗下的唱片工厂。走在庞大的生产线间,张真源像个好奇的孩子,对每个环节都充满兴趣。
"所以我的CD就是从这里生产出来的?"他拿起一张刚刚压制完成的光盘,上面印着他的专辑封面——最终采用了折中方案,他的肖像透过水滴玻璃的效果呈现,既艺术又具有辨识度。
"不仅仅是CD。"严浩翔指向远处的包装区,"黑胶、磁带、数字下载卡...我们要覆盖所有受众群体。"
张真源摇摇头,仍有些难以置信,"这一切...就为了我的一张专辑?"
严浩翔停下脚步,转身面对他,"张真源,你值得这一切。"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不只是因为商业价值,而是因为你的音乐...它触动了我。在遇见你之前,我已经很久没有被音乐打动过了。"
这番直白的赞美让张真源手足无措。他低头看着手中的CD,封面上的自己在玻璃后模糊而真实。"我只是...害怕辜负了这些资源。"
"你永远不会。"严浩翔的声音如此确信,让张真源忍不住抬头看他。在工厂明亮的灯光下,严浩翔的眼神炽热而真诚,不再是那个冷静自持的商业精英,而是一个被音乐、被张真源的音乐深深打动的普通人。
那一刻,张真源感到某种无形的东西在他们之间流动,像是音乐中那些无法用音符表达,却能被心灵感知的情感。
专辑完成的那天晚上,他们在录音室开了一瓶香槟。只有他们两个人,没有团队,没有庆功宴,就是简单的举杯,庆祝这个共同创造的成果。
"敬音乐。"严浩翔举起酒杯。
"敬听到音乐的人。"张真源轻轻碰杯。
香槟下肚,气泡在舌尖跳跃。张真源感到一阵轻松和莫名的兴奋。他走向钢琴,弹起了专辑中的一首欢快曲目。严浩翔跟着节奏轻轻摇摆,然后出人意料地开始跳舞——如果那种笨拙的移动可以称为跳舞的话。
张真源大笑起来,"严总,我不知道你还有这项技能!"
"闭嘴,继续弹。"严浩翔假装严肃,但眼中的笑意出卖了他。他又尝试了几个动作,差点被地毯绊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