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科幻末世小说 > 地心与星辰之间
本书标签: 科幻末世  双男主双学霸 

霜雪

地心与星辰之间

2000年1月,北京落了场薄雪。

尧青站在北师大物理楼前,呵出的白气在冷风中消散。他搓了搓冻僵的手指,抬头望向三楼——那是理论物理教研室的窗户,张立华说下课了就在那儿等他。

“尧老师!”

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尧青转身,看见张立华小跑着过来,羽绒服敞着怀,围巾在风里飘得像面旗子。他比高中时壮实了些,但笑起来还是那副憨厚样,鼻尖冻得通红。 “尧老师!”

张立华远远地就挥手,三步并作两步跑过来,一把扶住尧青的胳膊,“您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我去接您啊!”

“跑什么?我又不会跑。怎么?怕我半路晕倒?”尧青拍掉他肩上的雪粒。

“您别开玩笑。怕您等久了心脏受不了。”张立华皱眉,目光扫过尧青略显苍白的脸色,“您最近……药还按时吃吗?”

“吃吃吃,一顿不落”尧青摆摆手,又帮张立华系上散开的扣子,“倒是你,学得怎么样?”

“挺好,为了以后继承您的衣钵嘛。”张立华咧嘴一笑,随即被尧青敲了记脑门。

他们去了校门口的小馆子。张立华熟门熟路地点了锅贴和疙瘩汤,又特意嘱咐老板:“少放盐,我老师不能吃咸。”

尧青搅着热汤,问他:“最近都学了一些什么呀?”

“可算开眼了!”张立华眼睛发亮,“北师大有个教授专攻实验教学法——您猜怎么着?他用玩具车和橡皮筋讲动量守恒,比咱们当年拿矿车演示还直观!”

尧青挑眉:“偷师成功了?”

“记了整整两本笔记。”张立华从书包里掏出个牛皮本,页角卷得像浪花,“毕业我就回柳岗,把这些全教给学弟学妹——矿区的孩子凭什么比大城市少学一招半式?”

汤勺在碗沿磕出清脆的响。尧青望着这个曾经连左手定则都搞不清的男生,此刻谈起“翻转课堂”时眉飞色舞的样子,胸口泛起一阵暖意。

“你爸妈同意吗?”他轻声问。

张立华笑容淡了淡:“我爸说,读完北师大还回县城,纯属浪费。”他捏紧筷子,“可我不觉得——您不也从武汉回来了?”

窗外,雪渐渐大了。

次日傍晚鹅毛般的雪铺满北京城的街道。落日的余晖染红天边,北京站内人声鼎沸。

尧青和白宝辉提前半小时就到了北京站。出站口挤满接亲友的人,白教授裹着件老式军大衣,活像从七十年代穿越来的老干部。

“火车晚点二十分钟”他跺着脚取暖,“可冻死我这把老骨头了。”

尧青刚要接话,广播突然响起:“第T16次列车即将进站……”

人群开始骚动。尧青踮起脚,目光越过攒动的人头。

最先冲出来的是陈晓燕。她穿着件红棉袄,在灰扑扑的人群中扎眼得像团火苗。“爸!”她挥舞着手臂,行李箱轮子在瓷砖上留下水痕。

尧青张开双臂接住她,被撞得后退半步。“轻点儿,你爸这把老骨头……”

“哪儿老了?”陈晓燕捏他胳膊,“肌肉还挺结实。”

翟航慢悠悠跟在后面,一手拎着行李,一手牵着晴雯。小姑娘裹在米色羽绒服里,像个精致的雪娃娃,见到尧青时眼睛倏地亮了,却只是规规矩矩喊了声:“尧老师。”

“长高了。”尧青揉揉她脑袋,又冲翟航挑眉,“路上没晕车吧?”

“晕了三次。”翟航叹气,“最后半小时全靠我讲双缝实验分散她注意力——这丫头一听物理就忘了吐。”

晴雯红着脸踢他小腿。

晚饭选在前门全聚德。

白宝辉坚持坐主位,说这是“老一辈特权”。他卷烤鸭的手法娴熟得像做实验,薄饼摊平,鸭肉蘸酱,葱丝黄瓜条码得整整齐齐,最后卷成完美圆柱体。

“科学家的强迫症。”翟航小声吐槽,被陈晓燕塞了一嘴鸭皮。

晴雯吃得小心翼翼,每次只夹一片肉。尧青注意到她第三次偷瞄菜单上的价目表时,伸手转了下转盘,把整盘鸭腿停在她面前。

“吃不完打包。”他故意板着脸,“别浪费。”

翟航会意,立刻夹了两块塞进她碟子:“听见没?这是作业。”

饭后他们逛进王府井百货。水晶专柜前,晴雯的脚步微不可察地顿了顿。尧青顺着她的视线看去——玻璃柜里躺着条银链子,坠着颗水滴形紫水晶,标价288元。

“喜欢?”尧青问。

晴雯立刻摇头:“就看看。”她指了指旁边的科普图书区,“尧老师,那本《宇宙的琴弦》我们学校图书馆没有。”

翟航正和陈晓燕争论弦理论的数学表达,完全没注意这边。尧青瞥了眼价签,没说话。

小姑娘很快挪开眼,假装对隔壁文具柜台感兴趣。但尧青看见她回头望了三次。

次日,进修学院下课铃刚响,尧青就冲出了教室。

曾岩在后面喊:“哎!今晚小组讨论,涮羊肉管够。”

“今天不行,帮我请个假。”尧青晃了晃钱包,“得去趟王府井。”

他一路跑到商场,指着那条项链:“麻烦包起来。”

售货员笑问:“送女儿?”

尧青顿了顿:“送学生。”

回程时飘起小雪。项链盒在他口袋里发烫,像揣了颗小太阳。

尧青刚出商场大门手机响了起来,屏幕上显示是翟航。

“晴雯发烧了!”背景音里混着咳嗽声,“刚量体温38度5,估计昨天着凉了。”

尧青拦了辆出租车就往酒店赶。

房间里,晴雯蜷在床上,小脸烧得通红。陈晓燕正用湿毛巾给她敷额头,白宝辉在一旁翻药箱。

“低烧,没大碍。”翟航把体温计甩回盒里,“就是一直念叨你。”

尧青坐到床边。晴雯迷迷糊糊睁开眼,嗓子哑得像砂纸:“尧老师……我、我没事……”

“知道你没大事。”尧青掏出丝绒盒子,“但礼物送病人不吉利,所以你现在必须好起来。”

紫水晶在灯光下流转着柔和的光。晴雯的眼泪啪嗒掉在缎面上。

“太贵了……”她抽噎着,“我、我不能要。”

“谁说是给你的?”尧青故意逗她,“这是教具——紫水晶折射率1.54,下学期讲光学时要用。”

小姑娘破涕为笑,尧青把项链戴在她的脖子上。水晶坠子贴在她锁骨上,像一滴凝固的星光。

次日,尧青和张立华约在拉面馆吃饭。

饭后他们沿街散步,街道的冰面上倒映着霓虹灯的碎影。张立华突然说:“其实我申请了支教保研。”

尧青驻足:“什么时候的事?”

“上周批下来的。”年轻人踢开一块碎冰,“去云南怒江——全国为数不多没通公路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远处传来火车的汽笛声。尧青想起两年前,这个男孩在柳岗一中的煤渣跑道上,磕磕绊绊想左手定则的样子。

“怒江中学缺物理老师?”

“缺,缺得要命。”张立华深吸一口气,“但他们有全世界最纯净的星空……我想带孩子们看看,课本上的银河到底长什么样。”

尧青没说话,只是用力拍了拍他肩膀。

回酒店时,翟航正蹲在大堂抽烟。见尧青回来,他掐灭烟头:“晴雯退烧了,刚睡着。”

“你呢?”尧青瞥见他眼下的青黑,“几天没睡了?”

翟航揉揉脸:“我在准备下一篇论文的数据,熬了三宿了。”他突然笑了,“说起来……那姑娘一直叫我翟叔,还没叫我一声爸呢。”

他们并肩站在落地窗前。北京城的灯火在雪后格外明亮,像一片倒悬的星河。

上一章 进修 地心与星辰之间最新章节 下一章 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