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科幻末世小说 > 地心与星辰之间
本书标签: 科幻末世  双男主双学霸 

返程

地心与星辰之间

雪后的北京站像一块巨大的冰糖,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白宝辉裹着那件旧军大衣,手里拎着个鼓鼓囊囊的布袋子,活像个进城探亲的老农。

白宝辉坚持来送行,手里拎着两盒稻香村点心。“软卧票,我托关系弄的。”他把车票塞给尧青,“你这心脏,别跟人挤硬座了。”

尧青推辞:“不了白教授,硬座一样。”

“我学生买的,退不了。”老头儿板着脸,“怎么?嫌我老头子多管闲事?你要敢拒绝,我就打电话告诉严柏昌,说你糟蹋国家教育资源。”

曾岩在一旁偷笑,被白教授逮个正着:“还有你!盯着他按时吃药——这小子在进修学院三天两头忘!”

尧青捏着车票,喉咙发紧——软卧的价格够买十张硬座。

“白教授……”

“少废话。”白宝辉摆摆手,“李望月下周出院,我带她回荆泽。你——”他指了指尧青的心口,“悠着点用。”

曾岩接过尧青手里的车票:“白教授您不知道,尧老师昨晚上心脏疼得翻来覆去,硬是憋着不吭声……”

“曾岩!”尧青耳根发烫。

白宝辉叹了口气,从公文包里摸出两个药盒:“协和医院开的新药,一天一片。同仁堂开的安宫牛黄丸,心脏不舒服时含一颗。”他看了眼手表,“我得回去盯望月的康复训练,到了柳岗给我打电话。”

站台广播响起,白宝辉突然压低声音:“针对望月的情况。协和给了套康复方案。”他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晴雯那孩子要是问起,就说她妈妈好多了。”

尧青郑重地点头。

火车鸣笛时,人流开始涌动。尧青回头时,看见老人站在原地,雪花落在他花白的鬓角上,像撒了一把盐。尧青提着行李上了车,透过车窗看见老人仍站在风雪里,像棵倔强的老松。

曾岩一上车就霸占了下铺,瘫成个大字:“哎呦喂,这辈子头回坐软卧——托尧老师的福啊!” 软卧包厢里暖气充足,曾岩脱了棉袄,盘腿坐在铺位上嗑瓜子。

尧青把药包塞进床头网兜,笑骂:“少来,你矿务局高中不是刚发了年终奖?”

“全填房贷窟窿了。”曾岩掏出保温杯泡茶,劣质茉莉花的香气弥漫开来,“哪像你,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列车缓缓启动。窗外,北京城的轮廓渐渐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广袤的东北平原。积雪覆盖的麦田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像一把玻璃碴子。迎面的田垄像是大地的肋骨。

“说真的。”曾岩突然凑近,“你就没想过成个家?我看陈晓燕和王晴雯俩丫头挺黏你的。”

尧青抓起枕头砸他:“都说了晴雯是我学生!再说了——”他顿了顿,“大学时追过文学院一个姑娘。”

曾岩眼睛瞬间亮了:“展开说说!”

“没什么好说的。”尧青望向窗外,“大学的时候她在顶楼上晒被子,我帮她一起收被子时,她说:‘啊,都是阳光的味道。’我说:‘都是螨虫尸体的味道。’”

曾岩爆笑:“然后呢?”

“然后她和法学院辩论队的队长在一起了。”尧青耸肩,“说那人能陪她看《傲慢与偏见》——我到现在都没搞明白,这跟学法律有什么关系。”

曾岩笑得直捶床板,差点打翻茶杯。笑够了,他突然正色道:“其实我和黎砚……是我高攀了。”

茶香氤氲中,曾岩讲起了他的黎砚。

他们是大学同学,一个是物理专业的愣头青,一个是文学院的才女。第一次约会,他带她去实验室看光电效应实验,结果保险丝烧了,两人在黑屋里摸到对方的手,谁都没舍得松开。

“毕业那年她家要她去市里的学校教书。”曾岩摩挲着杯沿,“我蹲在女生宿舍楼下抽了一宿烟,第二天她拎着行李箱出来,说‘跟你回柳岗可以,但得保证每周给我念首诗’。”

尧青轻笑:“你念了?”

“《牛顿力学三定律》算吗?”曾岩挠头,“后来她妥协了,改成我教儿子物理,她教闺女写作文,可惜啊……”他声音低下去,“我俩到现在连个蝌蚪都没孵出来。”

列车穿过隧道,黑暗笼罩车厢。尧青听见曾岩轻轻叹了口气。

“其实……”尧青斟酌着词句,“你俩挺配的。”

“那当然!”曾岩瞬间又活过来,“她骂我‘物理直男癌晚期’的样子,啧啧,跟吟诗似的……”

尧青笑着摇头,摸出药瓶吞了两片药。曾岩去洗手间,在铺位上坐着的尧青,困意渐渐上涌,曾岩回来时看到尧青歪在铺位上已经睡着。

拍了拍尧青的肩膀:“喂,醒醒,这么睡颈椎不疼啊,躺着睡。”

尧青揉了揉眼睛躺下继续睡,曾岩摇摇头替尧青盖上被子。

他迷迷糊糊听见曾岩哼起跑调的歌谣,混着车轮与铁轨的哐当声,形成一首蹩脚却温暖的催眠曲儿。

再睁眼时,窗外已是熟悉的东北地貌。光秃秃的白桦林,低矮的砖房,远处矿山的轮廓像蹲伏的巨兽。曾岩不在铺位上,小桌板上放着半杯尚有余温的茶。

尧青起身穿过摇晃的车厢,在连接处找到了抽烟的曾岩。

“醒了?”曾岩掐灭烟头,“刚过冬临关,再有俩钟头到柳岗。”

冷风从门缝钻进来,带着熟悉的煤灰味。尧青深吸一口气,忽然觉得胸口没那么闷了。

“黎老师来接你?”

“不了,她和她学校语文组的老师有点事,让我自己回去。”

尧青摸出手机:“我妈发短信说炖了排骨,你要不要蹭饭。”

曾岩回答:“那当然要尝尝李老师的手艺了”,广播响起:“各位旅客,柳岗站即将到站。”

柳岗站台比北京冷十倍。尧青裹紧羽绒服,老远就看见母亲李慧的身影——她穿着那件新买的红呢子大衣,在灰扑扑的人群中鲜艳得像团火。

“青儿!”李慧小跑过来,围巾被风吹得飞起。她一把捧住尧青的脸,“瘦了!北京饭吃不惯?”

尧青任她揉搓,像个十岁的孩子:“妈,我都二十五了。”

“二百五十岁也是我儿子!”李慧掐他脸颊的力道一点没减,转头对曾岩笑,“小曾也回来啦?黎老师刚还打电话问你呢。”

出站口的铁门吱呀作响。三个裹着棉猴的小贩立刻围上来:“茶叶蛋!热乎的!”“糖炒栗子!”“烤地瓜——”

曾岩买了仨烤地瓜,塞给尧青一个:“暖暖手。”

李慧拦了辆三轮摩托。开车的老汉是矿上的退休工人,认出尧青后死活不肯收钱:“小尧老师带出那么多大学生,我孙子就在你班上!”

摩托突突驶过县城主街。街边小店已经挂起红灯笼,粮油铺的王婶正踩着凳子贴春联,看见他们远远挥手。

“家里炖了排骨。”李慧在风声里大声说,“还有你最爱吃的酸菜汆白肉!”

尧青突然想起什么:“妈,我那盆绿萝……”

“活着呢!”李慧得意地笑,“天天搁暖气片上供着,比伺候祖宗还精心。”

曾岩在后座啃地瓜,含混不清地喊:“阿姨!我申请蹭饭!”

尧青家的小院还是老样子。窗台上的绿萝确实没死,但蔫头耷脑的,活像被严刑拷打过。尧青刚浇完水,厨房就飘来炸酱的香气。

李慧系着碎花围裙,在灶台前忙得团团转。排骨在砂锅里咕嘟冒泡,酸菜的清香混着蒜泥白肉的油脂香,勾得人直流口水。

“洗手!”李慧头也不回地命令,“尧青,去拿碗筷吃饭。”

饭桌上,曾岩风卷残云般消灭了两碗米饭。李慧不停给尧青夹菜,排骨堆成小山:“多吃点,你看你瘦的……”

“妈,够了……”

“够什么够!”李慧又舀了勺酸菜汤浇在他饭上,“在北京肯定天天吃食堂,那白菜帮子喂兔子都嫌糙。”

尧青低头扒饭,热气模糊了眼镜片。他想起大学寒假回家时,父亲也是这样,默不作声地把最大块的肉夹到他碗里。

窗外,不知谁家孩子提前放了挂鞭炮,噼里啪啦地炸碎了黄昏的宁静。

曾岩抹着嘴站起来:“阿姨我刷碗!”

“坐着!”李慧一瞪眼,“让青儿刷——他得活动活动,你看那脸白的……”

尧青乖乖收拾碗筷。厨房的灯泡年久发黄,照得洗碗水金灿灿的。他忽然听见曾岩在客厅说:“阿姨,尧青在北京可威风了,论文答辩拿了优秀……”

水龙头哗哗作响。尧青望着窗玻璃上的自己——瘦是瘦了点,但眼睛里那簇火苗,好像比离家前更亮了。

上一章 论文 地心与星辰之间最新章节 下一章 岁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