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潭边的晨雾还未散尽,兮易寒正按着《融冰诀》的图谱运转灵力。指尖的水流与冰棱刚要交汇,却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剑气搅散——那剑气清冽如松风,带着不同于金系灵力的温润锋芒。
她抬眼望去,只见石阶尽头站着位白衣男子,腰间悬着柄玉鞘长剑,墨发用一根木簪束起,眉眼间带着几分书卷气,却又藏着不容忽视的锐气。
“抱歉,扰了姑娘修行。”男子拱手致歉,声音像山涧清泉,“在下萧南安,奉掌门之命前来寒彻峰交流术法。”
兮易寒收了灵力,注意到他剑穗上系着枚玉佩,刻着“清玄”二字——那是修仙界最擅剑法的清玄门标记。她正欲回礼,身后突然传来沈诀的嗤笑:“清玄门的人怎么跑到寒彻峰来了?莫非是想偷学我们的冰系术法?”
萧南安并不动怒,只是淡淡一笑:“听闻寒彻峰近日收了位先天双灵根的弟子,特来讨教。水与冰本是天地灵韵的两极,若能参透其中交融之理,对任何修行者都是裨益。”
他的目光落在兮易寒指尖尚未散去的水汽上,眼底闪过一丝讶异:“姑娘的水系灵力中,竟藏着冰的凛冽。这倒是罕见。”
兮易寒心头一动。连师尊都只说要她掌控双生之力,却从未有人点出两种力量早已相互渗透。她忍不住问道:“萧公子看得出来?”
“家传剑法中有一式‘流霜剑’,正是取水流之柔、凝冰霜之锐。”萧南安拔出长剑,剑尖在晨光中划出一道弧线,剑气所过之处,水汽凝结成霜,却又顺着剑势缓缓流淌,“就像这样,刚柔相济,方得始终。”
沈诀在一旁看得皱眉,却找不出反驳的话——那剑气中的融合之妙,确实比他一味用金系锋芒要高明得多。
接下来的几日,萧南安时常来寒潭边与兮易寒探讨术法。他教她如何用剑势引导灵力流转,让水流如剑般锐利,让寒冰似水般灵动;兮易寒则教他用冰系灵力稳固剑气,免得他因追求极致速度而伤及经脉。
一日练剑时,兮易寒不慎被失控的冰棱划伤手背,萧南安立刻取出伤药,指尖的灵力带着暖意拂过伤口,疼痛竟瞬间减轻。她忽然注意到他手腕上有道浅疤,像是被什么锐器所伤。
“这是……”
“前几年在两界渊边缘斩魔时留下的。”萧南安收起药瓶,语气轻描淡写,“当时魔气突然爆发,若非一位戴着花铃环的前辈用铃音破了幻境,我恐怕早就成了魔物的口粮。”
兮易寒猛地按住发间的花铃环,铃铛竟在此刻轻轻作响。母亲的旧闻、师尊的话、萧南安的经历……这些碎片突然在她脑海中拼凑起来。
“那位前辈是不是说过,水与冰的交融,能克制魔气?”她急切地问。
萧南安愣了愣,随即点头:“她说,天地间最能净化魔气的,不是神界的金光,也不是魔界的戾气,而是能容能纳、可柔可刚的本源之力。就像水结冰时能封万物,冰化水时能润生灵。”
花铃环的响声越发清晰,像是在回应这段尘封的往事。兮易寒望着萧南安手中流转着霜华的长剑,忽然明白,所谓双生之力,从来不是要她在水与冰中选其一,而是要像这流霜剑一般,让两种力量成为彼此的羽翼。
沈诀不知何时站在远处的石阶上,见两人相谈甚欢,竟罕见地没有上前打扰,只是对着寒潭挥了挥拳头,像是在跟自己较劲。
萧南安临走前,将那本记载“流霜剑”的剑谱留给了兮易寒:“待姑娘参透双灵根的交融之理,或许能让这剑法重现当年的风采。”
兮易寒握着剑谱,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远处正在用金系灵力劈冰发泄的沈诀,忽然觉得,这修仙路上的风雨,似乎多了几分值得期待的暖意。花铃环在发间轻轻摇曳,像是在为她指引前路——那里有需要守护的人,有等待揭晓的真相,更有属于水与冰的,独一无二的道。(❛‿˂̵✧大概就是。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