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青鸾血诏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权谋  古风小说     

第四幕:佛堂惊变

青鸾血诏

第四幕:佛堂惊变

寅时初刻,相府佛堂的檀香浓得化不开。叶澜衣跪在第三尊观音像前,指尖扣住莲花底座的暗扣——自从在密道发现琉璃罐里的眼珠与妃嫔面容相关,她便想起相府佛堂的观音像底座,曾在柳姨娘忌日时传出过异响。

"咔嗒"一声,底座翻开,露出暗格里的鎏金匣。叶澜衣刚触到匣子,玉贵妃的软轿已破窗而入,八名蒙面死士落地无声,将她围在中央。"叶尚宫好手段。"贵妃的护甲划过经幡,露出后面墙壁上若隐若现的先帝遗诏一角,"本宫十六岁入宫时,相爷送的见面礼,正是这样的鎏金匣。"

她扯开衣领,锁骨下方的烫痕在烛火下泛着狰狞的光——与诏狱密探心口的相府印记,竟完全吻合。"想知道匣子里是什么吗?"玉贵妃笑着打开匣子,十二枚带血的宫牌滚落满地,每枚都刻着暴毙妃嫔的名字,最底层压着半幅泛黄的婚书,男方署名处是"萧承煜"——皇帝登基前的名讳,女方署名竟赫然是"柳如眉"!

叶澜衣只觉耳边轰鸣。柳如眉,那个被指认为通敌叛国的女子,竟是皇帝的未婚妻?婚书右下角盖着的,正是当年太后的凤印,发证日期正是永昌三年三月——柳如眉"通敌"的前一个月。玉贵妃的护甲划过婚书:"当年太后怕柳家势大,硬是拆散了这对鸳鸯,让本宫顶替她入宫。"她忽然盯着叶澜衣的眼睛,"你猜,柳如眉的孩子,现在在哪儿?"

佛堂顶梁突然传来瓦片轻响。叶澜衣趁玉贵妃分神的瞬间,抽出软刃割断经幡绳索,先帝遗诏"哗啦"展开,上面赫然写着:"若镇北王有异心,可持此诏调西北军——"字迹到此处突然被烧毁,余下部分只剩焦黑。玉贵妃的脸色骤变,尖叫着扑向遗诏:"你竟敢动先帝遗物!"

就在此时,佛堂正门轰然推开,裴琰之带着锦衣卫冲了进来,玄铁令牌在烛火下闪着冷光。他看向玉贵妃锁骨的烫痕,忽然冷笑:"原来贵妃娘娘,也是相府暗卫出身。"他转头看向叶澜衣,手中举着从密道带回的金锁,"叶尚宫,这金锁的另一半,是不是在皇帝手中?"

叶澜衣看着地上的婚书,突然想起柳姨娘临终前的话:"去佛堂...找鎏金匣..."她终于明白,为何所有细作都有胭脂痣,为何琉璃罐里的眼珠映着妃嫔面容——那是用巫蛊之术,将妃嫔的精魄封在眼珠里,只为掩盖当年换婴案的真相:真正被调换的,不是皇子,而是藏在襁褓中的北疆布防图,而柳如眉,正是当年替皇帝守护秘密的棋子。

玉贵妃突然抓起鎏金匣砸向裴琰之,趁机撞破窗户逃走。叶澜衣捡起婚书,发现背面用朱砂写着一行小字:"十二月初八,玄武门之变..."字迹未干,显然是刚写上去的。裴琰之看着她手中的婚书,忽然低声道:"叶尚宫,有些真相,比死亡更可怕。"

佛堂外传来晨钟,叶澜衣摸着金锁上的缠枝莲纹,忽然想起柳姨娘房中的屏风,上面刻着的,正是与密道抓痕相同的花纹——原来从一开始,所有的线索,都指向相府、皇室、北狄三方纠缠了十六年的阴谋,而她,不过是棋盘上一颗带着"柳"字印记的棋子。

晨雾再次漫进佛堂,带着远处尚宫局传来的惊叫——第八具尸体,终于出现了。

上一章 第三幕:诏狱刑书 青鸾血诏最新章节 下一章 凤阙烬(终章)第一幕:御前血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