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青鸾血诏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权谋  古风小说     

岁末宫闱藏深意

青鸾血诏

中原皇宫的岁末,寒梅的暗香混着雪气漫过回廊,暖阁内的星轨藤却愈发精神,淡金色的藤蔓在雕花梁柱间蜿蜒,叶片上的星形纹路映着荧石灯的光,像撒了把碎星。林昭仪正用银簪细细挑开祖父手记的装订线,泛黄的纸页间夹着片干枯的星砂叶,“这是祖父在星砂部采的,”她指尖拂过叶面上细密的纹路,“手记里说星砂叶遇雪会显字,今日正好试试。”

苏嫔妃捧着个红漆托盘走进来,盘里放着商队新制的“岁节符”——用星轨藤纤维织的红绸符,上面绣着四族图腾围绕共生纹的图案,“苏文彦让人在符里缝了片冰原的荧石,”她拿起一张符对着光,淡蓝光透过绸面渗出来,“夜里挂在廊下会发光,既应景,又能防异息,长公主定喜欢。”

“岁节符的图腾绣得太挤,”林昭仪将星砂叶放在雪中,叶片果然慢慢显出淡蓝字,“祖父说守石族的岁符讲究‘疏而不散’,我让人照着老样子做了几张,你看这狼首纹,留白多些反而更有气势。”苏嫔妃凑近看,林昭仪做的符上,狼首、龙纹、蛇尾、鹿形四个图腾各占一角,中间用金线绣了个小小的共生纹,竟与星砂叶上显的字能对应上,忍不住笑道:“林姐姐这手艺,倒比商队的绣娘更懂古法。”

两人正说着,皇后带着玲儿进来,手里拿着本蓝布封皮的旧账册,“这是先帝的《岁末纪事》,”皇后翻开账册,泛黄的纸页上记着“岁末需祭星轨,用四族信物”,“里面说每年除夕要在共生坊设祭台,用狼首骨、龙纹佩、蛇纹石、鹿形玉四样信物,祈求来年星轨安稳。”

周太傅这时捧着个雕花木箱赶来,箱内铺着北狄的青羊毛,放着四件擦拭一新的信物:“这是从太庙取来的,”他拿起块莹白的鹿形玉,“玉上的纹路与西荒传来的地脉精图案完全重合,看来先帝早就知道四族信物与共生的关联。”

林昭仪突然想起件事:“祖父的手记里提过‘龙纹佩有夹层’,”她接过皇后递来的龙纹佩,用银簪轻轻撬动玉佩边缘,果然从夹层里掉出张极小的羊皮纸,“是张星砂部的地图!上面标着处‘星泉’,说泉眼通地脉,能让星轨藤四季常青。”

苏嫔妃也补充道:“商队的老向导说,星泉的水混着西域的香料,用来煮岁节的屠苏酒,能让饮者的脉息与星轨呼应,不易受异息侵扰。”皇后点头:“看来今年的岁节祭典要添些新仪轨,林昭仪,你带着龙纹佩与星砂部地图,去尚农局安排星泉引水的事;苏嫔妃,让商队备足西域香料与冰原的冻梨,屠苏酒里加些冻梨汁,更合岁末的清爽意。”

两人领命而去,路过御花园时,见尚衣局的绣娘们正在挂岁节符。林昭仪做的符与苏嫔妃商队的符间隔着挂,疏朗的古法图腾与繁密的新样图案相映,倒也和谐。“其实各有各的好,”苏嫔妃望着雪中的符影,“守石族的疏朗显敬意,商队的繁密显热闹,岁节本就该又敬又闹。”林昭仪点头:“等引水的事办妥,我让人用星泉的水养些星砂部的‘岁寒草’,明年就能种在符旁,更添些生气。”

午后,西荒的急信送到,是石生用守石族的“血书”写的——字是用异息晶磨的粉写的,遇热会显红色,“老巫说地脉精旁长出了星泉的支流,”石生的中原话比上次流利些,“水色泛金,与你们说的星泉一模一样,守石族的人都说是星轨连在了一起,才让两地的泉眼相通。”

皇后让人取来星泉的水样,与西荒送来的泉水放在一起,两碗水竟慢慢融合成一碗,泛出淡淡的金光,“果然同源!”周太傅激动地翻出《岁末纪事》,“里面说‘星泉通,则四族信物合’,看来除夕祭典时,四件信物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林昭仪这时在尚农局的暖房里忙碌,工匠们正按星砂部地图的指引,用星轨藤根须编织引水管道,“祖父说星轨藤根须遇地脉会自动延伸,”她往管道接口处涂了些归墟井水,根须果然像有灵性似的缠在一起,“这样引来的星泉水,会带着藤的灵气,养什么活什么。”

苏嫔妃则在尚食局指导宫娥做岁节点心,案上摆着西域的葡萄干、北狄的奶渣、中原的糯米、冰原的冻梨,“这叫‘四族糕’,”她拿起块刚蒸好的糕,“糕面用赤晶砂画星泉的样子,吃的时候蘸星砂粉,既有岁节的甜,又有共生的意。”

傍晚时分,太后带着小长公主来看祭台的布置。祭台用汉白玉砌成,四周插着四族的图腾旗,旗面在风中猎猎作响,“哀家让人把先帝的星轨炉搬来了,”太后指着祭台中央的青铜炉,“炉里烧的是星轨藤的干叶与星露香,烟柱能引星轨的光,除夕夜里定会好看。”

小长公主戴着引脉玉,玉面的红光刚碰到龙纹佩,玉佩便泛出金光,与祭台四周的图腾旗相和,“玉玉喜欢这个!”她指着玉佩夹层里的羊皮纸,“上面的星星像暖阁藤叶的纹路!”皇后笑着摸了摸她的头:“等除夕祭典,长公主就用这玉引导四族信物的光,让星轨的灵气护着宫里每个人。”

林昭仪与苏嫔妃在祭台旁偶遇时,正各自检查祭品。林昭仪的托盘里放着用星泉水泡的星砂茶,茶杯是北狄的兽骨杯;苏嫔妃的托盘里摆着四族糕与屠苏酒,酒壶是西域的鎏金壶,“看来咱们想到一处去了,”林昭仪笑着举杯,“用星泉水泡星砂茶,敬先祖护星轨之恩。”苏嫔妃也举起酒壶:“用混了四族料的屠苏酒,祝来年各族共安康。”

两人的笑声混着祭台旁的风铃声,在雪地里荡开。林昭仪突然发现,龙纹佩的金光与苏嫔妃酒壶的鎏金光交织,在雪地上映出个从未见过的图腾,像朵绽放的星轨藤花,“这是……”她指着图腾,“祖父的手记里画过,说这是‘共生花’,只有四族心意相通时才会显现。”苏嫔妃也看呆了:“商队的老向导说,共生花开,异息自散,看来今年的岁节,定是个好兆头。”

入夜后,暖阁的星轨藤突然开花,淡紫色的花瓣上沾着细碎的金粉,与祭台旁映出的共生花图腾一模一样。周太傅用星砂镜观察花瓣,镜中竟映出西荒地脉精的影像,地脉精也开着同样的花,“是双生花!”他指着镜中,“两地的共生之花能互相感应,这说明四族的地脉已彻底连在一起。”

皇后看着绽放的花,轻声道:“先帝的《岁末纪事》里说,共生花全开时,会结‘岁星籽’,”她翻到最后一页,上面画着颗五角星的籽,“这籽能让星轨藤在任何地方扎根,明年春天,咱们就把籽分给各族,让共生的绿意铺满大地。”

林昭仪在整理祖父的手记时,发现最后一页空白处,有行用星砂粉写的字,像是守石族老巫的笔迹:“岁末星轨合,来岁共生兴,西荒有古镜,能映四海情。”这行字让她心头一动——西荒竟还有能映四海的古镜,这或许是比星砂镜更神奇的宝物。

苏嫔妃则在给兄长的信里,详细描述了共生花的模样,“老圃说这花的花蜜能做香料,”她写道,“让商队多带些香料匠人来,开春后咱们教各族人做共生香,让四海都飘着这暖香。”信末,她还画了个小小的共生花图腾,旁边标着“林姐姐说这图腾要刻在新铸的岁节钟上”。

雪越下越大,宫墙上的岁节符在雪中泛着淡光,祭台的星轨炉烟柱笔直向上,与暖阁星轨藤的金光连成一线。所有的伏笔都在岁末的雪景中悄然收束:龙纹佩的夹层藏着星泉的秘密,四族信物在祭台共鸣,共生花的绽放预示着来岁的兴旺,而西荒的古镜与岁星籽,又为新的一年埋下了充满希望的伏笔。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雪雾时,林昭仪与苏嫔妃并肩站在祭台旁,看着雪中绽放的共生花,突然明白,所谓宫廷的方寸之地,早已借着星轨与地脉,与四海连在了一起。岁末的宫闱里,没有剑拔弩张的争斗,只有对过往的感恩与对未来的期许,而那些藏在古籍与手记里的秘密,正像这共生花一样,在时光的滋养下,慢慢绽放出最动人的光彩。

新的一年即将开启,西荒的古镜究竟能映出怎样的四海情,岁星籽又将在各族的土地上开出怎样的花,或许只有等春风拂过大地时,才能揭晓答案。但此刻宫闱里的每个人都知道,无论前路有多少未知,只要四族同心,像守护这岁末的共生花一样守护彼此,便没有跨不过的坎,没有铺不开的共生之路。

上一章 籽落尘寰待共生 青鸾血诏最新章节 下一章 元日祭星启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