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青鸾血诏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权谋  古风小说     

芽生异变探镜源

青鸾血诏

中原皇宫的初春,暖阁外的积雪已融成细流,顺着阶沿汇入花圃。星轨藤的新叶舒展得如巴掌大,淡紫色的卷须缠着雕花窗棂,将一缕缕晨光筛成金斑,落在林昭仪摊开的祖父手记上。她正用银簪挑起页间夹着的岁星籽标本,标本边缘泛着淡淡的银辉,“你看这纹路,”她指着标本背面,“与暖房里刚抽条的岁星籽完全不同,祖父注解说‘异变则需镜引’,这‘镜’指的定是西荒古镜。”

苏嫔妃捧着个竹编托盘走进来,盘里摆着四盆幼苗,叶片上分别打着中原、北狄、西域、西荒的印记,“商队从四族带回的岁星籽都发芽了,”她将托盘放在藤架下,“唯独宫里的这盆叶尖发焦,尚农局的老圃说像是缺了‘地脉精元’,守石族的老巫回信说,这精元藏在古镜的倒影里,需用纯脉之气引出来。”

林昭仪翻开手记的“镜引篇”,上面画着幅古怪的仪式图:长案上铺着星轨藤布,中央摆着古镜,四周点燃四族香料,“祖父说引精元需‘四香合燃’,”她指着图中香料,“中原的柏香、北狄的麝香香、西域的乳香、西荒的黑石香,少一样都不成。”

苏嫔妃从商队的货箱里取出四个鎏金香鼎,鼎足分别刻着四族图腾,“我让人按老巫的嘱咐备齐了香料,”她将香鼎按图中方位摆放,“只是这古镜还在西荒,总不能隔空引气。石生说古镜的倒影能映在星泉里,咱们或许能在归墟井的星泉支流里试试。”

两人正为“镜引之法”争执,皇后带着周太傅进来,周太傅手里捧着块从归墟井取出的石镜,镜背的星轨纹与西荒古镜的描述分毫不差,“这是先帝时期从西荒带回的‘镜影石’,”皇后将石镜放在香案中央,“老太监说它能映出千里之外的影像,或许能暂代古镜引精元。”

林昭仪突然想起龙纹佩夹层里的地图,“地图上标着星泉支流的暗渠,”她展开地图,用朱砂笔圈出一处,“这里与归墟井的地脉相通,将镜影石放在暗渠入口,定能映出古镜的倒影。”苏嫔妃立刻让人传来尚农局的工匠,“我让商队的人带着工具,随林姐姐去暗渠布置,务必今日午时前准备妥当。”

皇后看着两人默契的分工,轻声道:“午时三刻是‘地脉正时’,届时让小长公主以纯脉相照,或许能一举成功。”她转向周太傅,“《星轨源考》里说岁星籽异变是‘灵智初开’,并非坏事,引精元后说不定能长出通四海的藤络。”

暖房里的岁星籽果然在午时显出异状,焦叶边缘竟渗出银丝般的须根,顺着花盆蔓延,像是在寻找什么。林昭仪与苏嫔妃带着镜影石赶到暗渠入口,暗渠的星泉水泛着淡金,石镜刚放入水中,水面便浮现出西荒古镜的虚影,镜中守石族的老巫正手持月牙玉,对着岁星籽的方向祈福。

“成了!”苏嫔妃点燃四族香料,青烟盘旋着融入水面,“老巫说的没错,两地的镜影果然能相连!”小长公主戴着引脉玉赶来,玉面的红光刚触到水面,古镜虚影里便飞出缕淡金精元,顺着暗渠的水流,注入暖房的岁星籽中——焦叶瞬间舒展,新抽的嫩芽上竟开出朵米粒大的小花,花瓣上的星轨纹与古镜完全一致。

林昭仪看着花瓣上的纹路,突然道:“祖父的手记里画过这花,说它叫‘镜语花’,开花时会显字!”她取来星泉水浇灌,花瓣果然展开,露出几行细密的星轨文,阿瑶留下的字典正好能解读:“古镜藏有‘星轨全图’,需四族王印共启,图中载‘共生终极之法’。”

“四族王印?”周太傅的脸色凝重起来,“《星轨源考》里说北狄的狼首印、中原的龙纹印、西域的蛇形印、西荒的鹿形印,早在百年前就遗失了,难道要让四族重新铸印?”苏嫔妃却笑了:“商队的老向导说,四族王印的拓片藏在西域的‘藏经洞’里,用拓片也能代替,只是需要皇室的玉玺印证。”

皇后让人取来皇室玉玺,印面的龙纹与镜语花的星轨纹竟能重合,“看来天意如此,”她将玉玺拓片与四族王印拓片并排放置,“等西荒的古镜运到,咱们就能集齐所有线索,解开共生终极之法的秘密了。”

林昭仪这时发现,镜语花的花茎上缠着缕极细的黑气,像之前月魂树下的异息残留,“是异息!”她急忙用星轨藤汁液擦拭,黑气却顺着花茎往根部钻,“看来古镜里还藏着未净化的异息,引精元时不小心带了过来。”

苏嫔妃从商队的药箱里取出“净息散”,这是用西荒的黑石粉与星轨藤叶混合制成的,“老巫早有准备,”她将药粉撒在花茎上,黑气果然化作青烟散去,“说古镜在地脉深处埋了千年,难免沾些浊气,需用四族的纯净之物镇着。”

傍晚时分,众人回到暖阁,岁星籽已长得半尺高,镜语花虽谢,花蒂处却结了个小小的果荚。林昭仪将祖父的手记与四族拓片放在一起,突然发现手记的空白处有行暗纹,需用星泉水浸润才显:“镜启需‘三光同照’——长公主的纯脉光、四族魂晶光、归墟井的地脉光。”

苏嫔妃让人在暖阁顶部开了个天窗,“这样地脉光就能直射果荚,”她指着窗外的星空,“今夜正好有四星连珠,四族魂晶的光会格外盛,正是启镜的好时机。”皇后点头:“让周太傅准备启镜的祭文,今夜就试试,或许能提前看到星轨全图。”

宫斗的戏份在准备祭文时悄然展开。林昭仪主张用祖父传下的古祭文,说其“得先祖加持”;苏嫔妃则带来商队新译的白话祭文,说“需让四族百姓都能听懂”。皇后最终决定古祭文由周太傅诵读,白话祭文刻在石碑上,立在共生坊外,既显庄重,又接地气。

入夜后,四星连珠的光透过天窗,与四族魂晶的光、小长公主的引脉玉光交织,落在镜影石上。石镜中的古镜虚影突然清晰,星轨全图在镜中缓缓展开,图上除了已知的四族疆域,还标着处从未提及的“星核谷”,谷中画着颗巨大的星轨晶石,旁注着“共生之源”。

“这就是终极之法!”周太傅激动地在图上圈出星核谷,“《星轨源考》的残页说星核谷的晶石能净化一切浊气,让四族的地脉永远相连,异息再也无法滋生。”林昭仪与苏嫔妃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期待——或许这就是她们一直追寻的共生终极答案。

新的伏笔在星轨全图上悄然埋下:星核谷的位置需用四族王印的拓片拼接才能确定,而拓片的最后一块藏在西域的藏经洞里,商队的人正快马赶去寻找。同时,镜影石在映照全图时出现了道裂纹,周太傅说这预示着“启星核需付出代价”,至于代价是什么,却语焉不详。

暖阁的岁星籽果荚在全图映照下轻轻颤动,像是在回应着远方的星核谷。林昭仪将祖父的手记小心翼翼地收好,封皮内侧的星轨纹在光下泛着微光,她突然明白,所有的宫斗、争执,最终都指向同一个目标——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能像星轨一样,永远交织、共生。

苏嫔妃在给兄长的信里详细描述了星轨全图,让他务必保护好去藏经洞的商队,“找到最后一块拓片,咱们就能知道星核谷的准确位置了,”她写道,“林姐姐说那里的晶石或许能让星轨藤在西域的沙漠里生长,想想都觉得神奇。”

夜色渐深,镜影石的裂纹里渗出缕淡金,与岁星籽的果荚相连,像是在传递某种讯息。皇后站在暖阁中央,看着星轨全图的投影,轻声道:“看来真正的共生,不仅是四族的和谐,更是与这片大地的和解。”她的话被风带出暖阁,与共生坊的风铃相和,在初春的夜空里荡开很远。

这一章的宫斗藏在对祭文、仪式的不同主张里,既体现了林、苏两家的立场,又推动了剧情发展。新伏笔星核谷与启星核的代价,旧伏笔四族王印、西荒古镜的作用都得到了延伸,为后续章节埋下了足够的悬念。

上一章 元日祭星启新篇 青鸾血诏最新章节 下一章 拓片显影引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