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皇宫的暮春,暖阁外的星轨藤已爬满整面宫墙,淡紫色的镜语花缀满藤蔓,风一吹,花瓣上的星轨文便在阳光下闪烁,像无数双眨动的眼睛。林昭仪正用羊毫笔小心翼翼地临摹花瓣上的文字,宣纸上的星轨文与祖父手记里的笔迹渐渐重合,“你看这‘星核谷’三个字的写法,”她指着纸上的纹路,“与西域传来的四族王印拓片边缘完全吻合,祖父当年定是见过完整的拓片。”
苏嫔妃捧着个紫檀木盒走进来,盒内铺着西域的金丝绒,放着三张泛黄的拓片——是商队从藏经洞取回的四族王印全拓,狼首、蛇形、鹿形三印的纹路清晰可见,唯独龙纹印的一角残缺,“老向导说这是百年前战乱时被炮火熏坏的,”她用指尖拂过残缺处,“不过藏经洞的僧人说,残缺处的纹路藏在中原皇室的‘祖训碑’里,只需用皇室玉玺的拓片补上就行。”
林昭仪取来皇室玉玺的拓片,将其与龙纹印的残缺处对接,果然严丝合缝,“祖父的手记里画过补全后的龙纹印,”她展开手记对照,“印底刻着‘星核谷在西荒昆仑墟’,只是没说具体位置。”两人正研究拓片,皇后带着周太傅进来,周太傅手里捧着个铜制罗盘,盘面上的刻度与镜语花的星轨文完全对应。
“这是从司天监库房找到的‘星轨罗盘’,”皇后转动罗盘,指针立刻指向西荒的方向,“先帝曾用它勘测过地脉,盘底的凹槽正好能放下四族王印的拓片。”周太傅将拓片依次嵌入凹槽,狼首印对应北,龙纹印对中南,蛇形印对应西,鹿形印对应东——四印刚放齐,罗盘中央便泛起淡金光,映出幅立体的星轨全图,图中西荒昆仑墟的位置赫然标着颗闪烁的晶石。
“是星核晶!”林昭仪指着晶石,“祖父的手记说这是‘星轨之源’,藏在星核谷的地脉深处,能净化一切异息,只是谷口有‘四象阵’守护,需四族信物才能开启。”苏嫔妃从商队的货箱里取出四件信物:北狄的狼毫笔、中原的龙纹佩、西域的蛇形玉、西荒的鹿形哨,“这些是按拓片样式重做的,老巫说用信物在阵眼各转三圈,阵门自会打开。”
两人正为“是否该立刻派人前往星核谷”争执——林昭仪主张先破解罗盘上的星轨文,苏嫔妃则认为应趁拓片灵气未散尽快出发,皇后笑着打圆场:“不妨事,让周太傅带着拓片继续研究,我派艾莎带着信物先去西荒探路,两队人马互通消息便是。”
话音刚落,西域的急使便捧着个锦盒闯入暖阁,锦盒里装着块黑丝绒包裹的石碑拓片,“藏经洞的僧人说这是‘星核谷秘碑’的拓片,”急使的声音带着旅途的疲惫,“拓片遇纯脉会显字,还说星核晶旁藏着‘异息母巢的残魂’,需用四族王印的灵气才能镇压。”
小长公主戴着引脉玉赶来,玉面的红光刚触到拓片,黑丝绒便簌簌颤动,露出碑上的星轨文——阿瑶留下的星轨文字典正好能解读:“星核晶乃共生之根,吸足星轨灵气则绽‘共生花’,花谢结果,可治万息失衡。”周太傅看着拓片,突然指着角落的小字:“这里说星核谷的地脉与归墟井相通,当年异息母巢被镇压后,残魂便顺着地脉逃到了谷中。”
林昭仪这时发现,拓片的边缘沾着些淡黑的粉末,用指尖捻起,粉末竟发出细微的滋滋声,“是异息!”她急忙取来星轨藤汁液擦拭,粉末却像活物似的钻进拓片的纹路里,“看来藏经洞的拓片也沾了浊气,老巫的净息散怕是不够用了。”
苏嫔妃从商队的药箱里取出个羊脂玉瓶,瓶里装着西荒的“星砂膏”,这是用黑石粉与镜语花的花蜜熬制的,“老巫早有准备,”她用银勺舀出膏体涂抹在拓片上,黑气果然被逼出,在阳光下化作青烟,“说星核谷的异息比之前的更烈,需用星核晶的光才能彻底净化,这膏只能暂时压制。”
皇后让人将拓片与星轨罗盘并置,两者的星轨文立刻交织成一道光柱,映得暖阁穹顶的星轨藤叶片纷纷展开,露出叶片背面的暗纹——竟是幅星核谷的地形图,谷口的四象阵旁标着四个小字:“四象需钥”。“看来要进入星核谷,除了四族信物,还需四象钥,”周太傅的手指在图上滑动,“青龙钥在中原的祖训碑后,白虎钥藏在北狄的狼神山,朱雀钥埋在西域的火焰山,玄武钥沉在西荒的冰湖底。”
林昭仪翻出祖父的手记,其中一页画着把青铜钥匙,匙柄的龙纹与祖训碑的纹路完全一致,“祖父说这是青龙钥的图样,”她指着画旁的注解,“当年先帝为防钥匙遗失,将其熔铸成祖训碑的基石,需用皇室玉玺的灵气才能取出。”苏嫔妃也补充道:“商队的人说,北狄的狼神山最近常有异象,山体发光,怕是白虎钥要现世了。”
两人的争执又起——林昭仪认为应先取近在咫尺的青龙钥,苏嫔妃则主张派商队的人分头寻找四钥,效率更高。皇后沉吟片刻道:“林昭仪带禁军去祖训碑取青龙钥,苏嫔妃让商队分三路前往北狄、西域、西荒,务必在夏至前集齐四钥,那时星核谷的地脉灵气最盛,正好开启阵门。”
午后,林昭仪带着禁军来到太庙的祖训碑前。碑身的龙纹在日光下泛着青光,她按祖父手记的指引,将皇室玉玺贴在碑底的凹槽处——碑身突然裂开道缝隙,青光从中涌出,凝成把青铜钥匙,匙柄的青龙纹栩栩如生,“果然在这里!”林昭仪接过钥匙,发现匙身上刻着与星核晶相似的星轨文,“这钥匙能与星核晶共鸣,定是开启星核谷的关键。”
与此同时,苏嫔妃在商队的驿站里清点行装。北狄的队伍带着狼毫笔与星轨藤苗,西域的队伍驮着香料与净息散,西荒的队伍则备足了防寒的兽皮与破冰的工具,“老巫说冰湖底的玄武钥沾着千年寒气,”她往西荒队伍的行囊里塞了些暖身囊,“用星轨藤纤维裹着的囊子能保温三日,足够他们往返了。”
暖阁里,周太傅正用星轨罗盘测算四象钥的方位,小长公主戴着引脉玉站在罗盘旁,玉面的红光与罗盘的金光交织,竟在半空映出四钥的虚影——青龙钥在青光中盘旋,白虎钥裹着白雾,朱雀钥燃着赤焰,玄武钥泛着幽蓝,四钥的光汇聚处,正是星核谷的星核晶!
“长公主的纯脉能引动四钥的灵气,”周太傅激动地在《星轨源考》上批注,“看来夏至开启阵门时,必须让长公主同行,她的纯脉是激活星核晶的关键。”皇后看着虚影中星核晶的光芒,轻声道:“《星轨源考》里说星核晶‘吸万息,化共生’,或许这就是咱们一直寻找的共生终极之法——让四族的地脉通过星核晶彻底相连,再无隔阂。”
林昭仪取回青龙钥后,发现钥匙的凹槽里卡着片细小的黑石碎片,与西荒的黑石峪样本一模一样,“是星核谷的石头!”她用星泉水浸泡碎片,碎片竟溶成滴金色液体,滴在星轨藤的根部——藤蔓立刻疯长,新抽的枝条上开出朵巨大的镜语花,花瓣上的星轨文清晰如刻:“星核晶有灵,认主四族共脉,需四钥齐至,纯脉为引,方显共生真意。”
苏嫔妃这时收到北狄的急信,信上画着狼神山的发光处,旁边标着“白虎钥在山巅的狼首石中,需用中原的稻种献祭”,“看来四钥的取出都与四族的特产相关,”她让人给北狄的队伍送去新收的稻种,“老圃说这稻种用星泉水泡过,能在狼神山的土壤里发芽,定能让白虎钥显形。”
暮色降临时,暖阁的镜语花突然齐齐绽放,花瓣的星轨文组成完整的句子:“星核谷内有‘共生池’,池水能映四族未来,需四钥投池,方显镜像。”周太傅看着句子,突然想起《星轨源考》的最后一页:“书上说共生池的镜像能预示‘共生之劫’,看来集齐四钥不仅是为开启星核晶,更是为了预知未来的危机。”
皇后让人将青龙钥供奉在星轨罗盘旁,钥匙的青光与拓片的金光、镜语花的紫光交织,在暖阁的地面映出星核谷的立体影像——谷中央的星核晶泛着七彩光,四周的共生池波光粼粼,池边隐约站着四个模糊的身影,像是四族的使者。
“那身影……”林昭仪指着池边,“与祖父手记里画的四族先祖模样一般无二!”苏嫔妃也看呆了:“商队的老向导说,四族先祖当年正是在星核谷定下共生之约,难道这影像是先祖的残魂在指引我们?”
小长公主的引脉玉突然剧烈发烫,玉面的红光直射向影像中的共生池——池水面泛起涟漪,映出片枯萎的星轨藤,藤下的异息黑雾正慢慢蔓延,“是未来的异息!”众人都屏住呼吸,却见影像中的四族使者将四钥投入池中,星核晶的光芒瞬间爆发,黑雾立刻消散,枯萎的藤重新抽出新绿。
“这就是共生终极之法!”周太傅激动得声音发颤,“四族同心,以星核晶为引,方能永绝异息之患!”皇后看着影像,轻声道:“看来夏至之行,不仅要取星核晶,更要重现四族先祖的共生之约,让这份默契延续下去。”
林昭仪将青龙钥的拓片与祖父的手记装订在一起,突然发现手记的夹页里藏着张北狄的地图,上面用朱砂标着狼神山的路径,“祖父果然去过北狄,”她指尖抚过地图上的狼首石标记,“这上面的稻种献祭法,比商队信里的更详细,看来要派人给北狄的队伍送一份。”
苏嫔妃则在给西域队伍的信里补充道:“藏经洞的僧人说朱雀钥怕湿,”她在信末画了个星轨藤纤维做的防水袋,“用这个装钥匙,就算遇上下雨也不怕,袋上的共生纹还能引火焰山的灵气。”
夜深时,暖阁的镜语花渐渐合拢,星轨罗盘的光却愈发明亮。林昭仪与苏嫔妃并肩站在罗盘旁,看着星核谷的影像,突然觉得之前的争执都像镜花水月——在四族共生的大业面前,那些分歧实在微不足道。
“等从星核谷回来,”林昭仪望着窗外的星轨藤,“咱们在共生坊建座‘四象阁’,把四钥的拓片供奉在里面,让后人也知道这段故事。”苏嫔妃笑着点头:“再种满镜语花,花开时,花瓣的星轨文就能告诉他们,四族如何从隔阂走到共生。”
小长公主抱着引脉玉睡在暖阁的软榻上,玉面的红光不时与罗盘的光交相辉映,梦里的她正将四钥一一投入共生池,池水面映出的未来里,中原的稻田、北狄的草原、西域的沙漠、西荒的冰原连成一片,星轨藤的绿意铺满大地,再无半分异息的阴影。
新的伏笔已在影像中悄然埋下:共生池预示的异息之劫虽能化解,却需四族付出“等同代价”,至于这代价是什么,影像中并未显影,只留下片闪烁的星核晶光。而星核谷深处,除了星核晶与共生池,似乎还藏着座未显形的石碑,碑上的文字被浓雾笼罩,只有四钥齐聚时才能看清。
暮春的风带着镜语花的清香掠过宫墙,暖阁的星轨藤仍在静静生长,仿佛在孕育着四族共生的新希望。而前往北狄、西域、西荒的商队,此刻正借着星轨的指引踏上征途,他们的行囊里装着的不仅是钥匙的线索,更是中原与四海相融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