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胜诉后的第三周,陈雪在整理案件资料时收到一封匿名邮件。附件是段偷拍视频——某中学厕所里,一个扎马尾的女孩正被几个学生围着泼冷水。视频最后定格在女孩红肿的手腕上,那里有道和陈雪当年如出一辙的疤痕。
电脑屏幕的蓝光映在陈雪脸上,将她的瞳孔照得近乎透明。窗外,上海初夏的暴雨拍打着玻璃,像极了当年器材室外那场突如其来的大雨。
"看这个。"她把平板电脑推到杨涛面前。他刚结束训练,队服领口还带着汗渍,目光落在视频上时,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电竞椅扶手——那里有道陈旧的抓痕,是比赛时太过用力留下的。
"第几个了?"杨涛的声音沙哑。胜诉以来,他们的邮箱已经收到二十七封类似的求助信。
陈雪调出一张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着红点:"全国校园暴力案件统计,去年就有三千多起立案。"她的指尖停在一个偏远县城的位置,"这里有个女孩,因为被长期欺凌,左耳永久性失聪。"
雨声忽然变大。杨涛看见陈雪的袖口在发抖,他伸手覆住她的手背,触到一片冰凉。
"我们..."陈雪突然抬头,眼底映着电脑屏幕的微光,"能不能做点什么?"
——
"春日医疗援助中心"的挂牌仪式选在儿童节。陈雪没有租用豪华场地,而是把办公室设在了康复中心的顶层。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将墙上的标语照得发亮:【所有伤口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杨涛带着KPL战队的朋友们来当志愿者。许鑫蓁正教几个孩子打游戏,突然指着屏幕惊呼:"卧槽这操作!"原来是个戴助听器的女孩用澜打出了完美连招。小姑娘害羞地比着手语,旁边的志愿者翻译道:"她说,游戏里没人骂她听不见。"
"第一批资助名单确定了。"陈雪把平板递给杨涛,上面是二十个孩子的资料。最上方是个坐在轮椅上的男孩,诊断书上写着"创伤后应激障碍"。"他叫小树,因为不肯交保护费,被推下楼梯。"
杨涛的指尖在男孩照片上停留了很久。擦了眼角的湿润,他掏出手机发了条微博:【即日起,我的比赛奖金10%捐给@春日医疗援助中心。另招募游戏陪玩志愿者,时薪三颗星星】。配图是中心玻璃墙上贴着的星星贴纸——每个接受帮助的孩子都会留下专属记号。
这条微博瞬间引爆热搜。当晚,春日的官网涌进上万条申请,服务器一度瘫痪。陈雪接电话接到嗓子沙哑,最后是杨涛抢过话筒:"您好,这里是春日..."他的声音透过电波传出去,温柔得不像那个凶悍的冠军打野。
——
深秋的山区小学里,陈雪正在给孩子们上生理卫生课。教室墙皮剥落,但新装的暖气片散发着融融热意——这是用杨涛上月夺冠的奖金买的。
"受伤了要怎么办?"她举起听诊器。
"找陈医生!"孩子们异口同声。
"还有呢?"
"打星星热线!"一个小男孩举起胳膊,露出上面的电话手环。这是春日最新推出的防走失设备,内置一键报警功能。
下课铃响时,校长红着眼眶递来本相册。里面是孩子们画的"未来的我":有穿白大褂的,有当老师的,还有个扎马尾的小姑娘画了自己站在电竞舞台上,旁边写着【要像无畏叔叔一样勇敢】。
返程的火车上,陈雪靠着杨涛肩膀睡着了。她的手机屏幕还亮着,显示着最新收到的邮件:【陈医生您好,我是小树的妈妈。他现在能站起来走三步了,说长大后要当日春日中心的门卫,保护其他小朋友...】
窗外,金黄的稻田飞速后退。杨涛轻轻拨开陈雪额前的碎发,发现她眼角有未干的泪痕。他想起今早那个偷偷往陈雪包里塞苹果的女孩——她的手腕上也有道淡粉色的疤,像枚小小的月牙。
——
初雪降临那天,春日中心来了位特殊访客。林妍穿着朴素的羽绒服,手里拿着张支票。"不是赔偿金。"她把支票放在前台,"是我这半年在福利院打工的工资。"
陈雪透过办公室的玻璃窗看着她。曾经趾高气扬的女孩现在瘦得脱形,指甲上没有了水钻,只有劳动留下的茧子。当两人的视线在空气中相撞时,林妍突然深深鞠了一躬,然后转身跑进了雪里。
"要追吗?"护士小声问。
陈雪摇摇头,拿起那张支票。背面写着一行小字:【给第28号小星星】。这是春日援助名单上的最新编号——某乡镇中学的留守女生,因为反抗骚扰被泼了开水。
傍晚时分,杨涛带着囡囡来送热饮。小女孩兴奋地指着墙上新贴的星星:"姨姨!这颗为什么是粉色的?"
"因为..."陈雪蹲下来平视着她,"这是学会原谅的小朋友才能选的颜色。"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杨涛忽然从背后环住她,将一枚戒指套在她手指上——这次不再是临时买的替代品,而是镶着碎钻的对戒,内圈刻着"春日伊始"。
"下周要去贵州山区义诊。"陈雪靠在他怀里,看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听说那里的孩子没见过听诊器。"
杨涛把下巴搁在她发顶:"正好休赛期,我陪你去。"他的手机屏幕亮着,是刚收到的消息:【杨先生,您定制的便携式医疗箱已发货,内置电竞主题创可贴】。
夜深了,春日的灯牌在雪夜中静静发光。值班护士整理着明天的援助名单,突然发现第28号档案里多了张纸条,上面是孩子稚嫩的笔迹:【谢谢陈医生,我以后也要帮助别人】。纸条背面,有人用红笔画了颗小小的爱心,像雪地里突然绽放的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