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樱花落尽的五月,春日中心收到一份特殊捐赠——整整三箱泛黄的笔记本。寄件人是某偏远山村的老教师,附信上说这些是学生们投递在"星星信箱"里的秘密。陈雪打开最上面那本时,一片干枯的樱花书签飘落,背面写着:【陈医生,去年春天我终于敢穿短袖了】。
"这个..."杨涛从箱底抽出一本皮质笔记本。翻开扉页,是林妍工整的字迹:【忏悔录】。里面详细记录了她这三年在福利院做义工的所见所闻,最后一页贴着张照片:她蹲在轮椅上给残疾儿童梳头,手腕上戴着条星星手链。
陈雪的指尖在照片上停留了片刻。窗外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第1001号小星星——那个曾因口吃被孤立的男孩,正在给新来的小伙伴展示杨涛教他的游戏操作。
"下周要去北京领奖。"陈雪合上笔记本,"反校园暴力杰出贡献奖。"
杨涛从电竞背包里掏出个丝绒盒子:"那这个正好当庆功礼物。"打开是枚樱花形状的胸针,花瓣由碎钻拼成,花蕊处嵌着颗小小的红宝石——像极了那年器材室外,陈雪被碎玻璃划伤时滴在他校服上的那滴血。
"现在可以改口了吧?"他笑着把胸针别在她白大褂领口,"未婚妻医生。"
——
颁奖典礼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当陈雪穿着烟粉色旗袍上台时,大屏幕突然切到观众席——杨涛正低头给邻座的小树调整助听器,男孩胸前别着"13号星星"的徽章。掌声中,组委会宣读的颁奖词里有一句:"她让每一道伤痕都成为照亮他人的星光。"
回程的飞机上,陈雪翻看着获奖者名录。其中有个乡镇中学的班主任,正是当年那个读公开信时摘眼镜擦泪的男孩。照片里他身后黑板报上画着大大的听诊器图案,旁边贴满星星形状的便利贴。
"看这个。"杨涛递过手机,屏幕上是他刚收到的消息:【无畏哥,我们战队成立反霸凌小组了!——28号星星】。配图是师范大学的电竞社团,墙上挂着春日中心的海报。
飞机穿越云层时,陈雪靠着杨涛的肩膀睡着了。她梦见十五岁的自己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窗外有个少年拼命敲打玻璃。但这次,她毫不犹豫地推开了窗。
——
儿童节这天,春日中心举办了"星星音乐会"。小树拄着拐杖表演了钢琴独奏,戴助听器的女孩们组成合唱团。当压轴节目《夜空中最亮的星》响起时,全场观众打开手机闪光灯,整个场馆化作璀璨星河。
杨涛站在后台,看着陈雪被孩子们围在中间。她白大褂上的樱花胸针闪闪发亮,听诊器垂在胸前,随着音乐轻轻摇晃。突然,大屏幕切换到外景镜头——全国三百所中小学同时亮起星星灯,连成一片光的海洋。
"准备好了吗?"许鑫蓁推来蛋糕车,上面插着"1001"形状的蜡烛。这是杨涛偷偷策划的惊喜,庆祝春日中心援助的第1001个孩子重返校园。
熄灯的瞬间,所有星星灯牌同时亮起。陈雪在烛光中转身,看见杨涛捧着蛋糕向她走来,背后大屏幕滚动播放着受助孩子们的视频:有人考上了医学院,有人成为电竞解说,第28号星星正在山区支教...
"许个愿吧。"杨涛轻声说。
陈雪闭上眼睛,睫毛在烛光中投下细密的阴影。她想起第一次在沙特重逢时,想起胜诉那天法院门口的树;想起无数个深夜收到的求助邮件。当她睁开眼时,发现杨涛的眼眶泛红,就像当年在器材室外,那个想砸玻璃又怕伤到她的少年。
"我的愿望是..."她吹灭蜡烛,在黑暗中握住杨涛的手,"让每颗星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轨道。"
全场灯光重新亮起。第1001号星星突然跑上台,把自制奖牌挂在陈雪脖子上——用酸奶瓶盖和彩绳做的,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最佳陈医生"。杨涛趁机掏出早已准备好的戒指,在万众瞩目下单膝跪地:"这个...能补上初三那年没送出去的生日礼物吗?"
戒指镶嵌着101颗碎钻。陈雪低头时,泪珠正好落在钻石上,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台下的小树突然举起助听器大喊:"陈医生快答应!"全场笑成一片。
——
夏夜蝉鸣时,杨涛在春日中心的天台架起天文望远镜。陈雪靠在他肩头,听诊器的一端贴在他胸口。"听到什么了?"他笑着问。
"星星在说话。"她闭上眼睛,"说它们会永远亮着。"
远处城市灯火通明,某中学楼顶新装的星星灯牌闪烁了一下,像在回应。而春日中心的玻璃墙上,第1002号星星贴纸正在月光下静静发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