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秦蓁勉强笑笑,"本宫在这里守着,你去准备些清粥小菜,等首辅大人醒了用。"
魏忠退下后,秦蓁环顾这间简朴的卧室,目光落在书桌上那摞高高的奏折上。她走过去,发现最上面一份是各地赈灾情况的汇总,旁边还有魏无羡批阅到一半的笔记。
秦蓁拿起翻阅,惊讶地发现许多地方都做了详细批注,有些甚至推翻了地方官员的提议,改为更利民的方案。其中一份关于灾后重建的奏折上,魏无羡的批语尤其严厉:"百姓流离失所,尔等犹议建功德碑以彰政绩?速拨银两安置灾民,迟一日,革职查办!"
这与她想象中的弄权奸臣形象相去甚远。
秦蓁不知不觉坐到书桌前,拿起笔在另一份奏折上写下自己的建议。她全神贯注,连魏无羡醒来都没察觉。
"娘娘的字,很有风骨。"
低沉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吓得秦蓁笔尖一抖,在纸上划出一道墨痕。她转身,见魏无羡已经坐起,虽然脸色仍苍白,但眼神已恢复清明。
"首辅大人醒了?感觉如何?"秦蓁放下笔,想去探他的额头,又觉不妥,手在半空中停住。
魏无羡微微偏头,主动将额头贴上她的掌心:"多谢娘娘挂念,已无大碍。"
他额头的温度确实退了不少,但这一举动却让秦蓁心跳加速。她慌忙收回手:"首辅大人高烧不退,管家担心,才来请本宫..."
"臣知道。"魏无羡的目光落在书桌上,"娘娘在批阅奏折?"
秦蓁这才想起自己越矩了,连忙起身:"本宫僭越了,请首辅大人..."
"不,批得很好。"魏无羡掀被下床,走到书桌前拿起她写的那份,"娘娘建议在灾区推广耐旱作物,确是长远之计。"他指着其中一段,"只是这里,若能将江南的水车技术也一并引入,效果更佳。"
秦蓁眼前一亮:"首辅大人说得是!本宫竟没想到这点。"
两人就着奏折讨论起来,不知不觉已近黄昏。魏忠送来清粥小菜,魏无羡这才想起秦蓁尚未用膳。
"娘娘若不嫌弃,便在寒舍将就用些?"
按礼制,皇后不应在臣子家用膳。但看着魏无羡苍白的面容和桌上简单的饭菜,秦蓁鬼使神差地点了头:"好。"
用膳时,魏无羡突然问道:"娘娘可知臣为何支持您改革后宫用度的提议?"
秦蓁摇头。
"因为娘娘与旁人不同。"魏无羡的声音很轻,"您心中有百姓。"
秦蓁心头一热:"首辅大人过奖了。本宫只是...见不得人受苦。"
魏无羡凝视着她,眼神深邃:"娘娘可知,臣第一次见您,是在您十岁那年?"
秦蓁手中的筷子差点掉落:"十岁?本宫...不记得了。"
"自然不记得。"魏无羡轻笑,"那时臣远远看见您在秦府后院练剑,招式虽稚嫩,却已见风骨。臣当时就想,这小姑娘将来必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