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时,村里几个老人来串门,看到改造中的店面,议论纷纷。
"草儿啊,听说你要搞什么'渔家乐'?"张婶好奇地问,"那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没等草儿回答,楚山就热情地解释起来:"就是把传统渔村生活和生态旅游结合起来,游客可以体验捕鱼、做鱼鲜,还能学习保护河流的知识。"
"保护河流?"李叔嗤之以鼻,"我们捕了一辈子鱼,还用城里人教?"
草儿看到楚山表情一僵,连忙打圆场:"李叔,现在河水污染严重,鱼越来越少,不想办法确实不行。"
"污染不是已经解决了吗?"张婶问。
楚山摇头:"青峰化工虽然查封了,但几十年积累的污染需要长期治理。而且..."他犹豫了一下,"背后可能还有更大的问题。"
老人们面面相觑,显然不明白他的意思。草儿也疑惑地看着楚山,但他似乎不打算多说。
下午,环保局的人如约而至。草儿带他们去河边取样,楚山则留在店里继续施工。等她回来时,发现楚山正站在梯子上安装招牌,袖子卷到手肘,露出结实的小臂肌肉。
新招牌是用旧船板改制的,上面"河畔小馆"四个字被重新描金,下方多了"生态渔家乐"几个小字,周围装饰着桃花和波浪的图案,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增添了新意。
"怎么样?"楚山从梯子上跳下来,期待地问。
草儿伸手摸了摸招牌上细腻的木纹:"你做的?"
"嗯,昨晚熬夜完成的。"楚山揉了揉发红的眼睛,"木板是你家后院那条旧船上的,我看木料还好,就..."
"那是我爸的船!"草儿突然提高声音。
楚山愣住了:"对不起,我不知道。我马上拆下来..."
"不。"草儿摇摇头,声音有些哽咽,"挺好的...爸爸会高兴的。"
她转身进屋,不想让楚山看到自己湿润的眼睛。那条船是父亲留下的为数不多的遗物之一,已经废弃多年,她没想到楚山会注意到,更没想到他会如此用心地把它变成新生活的象征。
傍晚时分,草儿正在后院洗菜,听见前院传来争吵声。她擦干手跑过去,看见楚山和一个陌生男人对峙着。
"怎么回事?"草儿问。
楚山脸色阴沉:"这位是王老板派来的,说要收房子。"
陌生男人递上一张纸:"王总让我通知你们,租赁合同无效,请在一周内搬离。"
草儿接过文件,上面密密麻麻的法律术语看得她头晕:"什么意思?王老板不是被抓了吗?"
"取保候审。"男人冷笑,"王总关系硬得很,这点小事奈何不了他。你们识相点,别自找麻烦。"
楚山上前一步:"告诉王老板,法院没判决前,他无权收房。如果再骚扰,我们会报警。"
男人不屑地哼了一声,转身走了。草儿忧心忡忡地看着楚山:"他真的能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