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蘇芷涵的母親,是第一個知道她們決定結婚的人。
那天下午,她們正在陽台討論機票與婚禮流程,手機突然響了。
螢幕上顯示:「媽」。
蘇芷涵頓了一下,接起來。
「喂,媽?」
「你這週有空嗎?回來一趟吧,有事想談。」
語氣平靜,但沒有太多情緒。
掛斷電話後,蘇芷涵望著林清影,輕聲說:
「她大概是知道了。」
林清影沒有多問,只點頭。
「要我一起嗎?」
「不用,我想先自己去說。」
【2】
那天晚上,她一個人回到老家。
母親把熱好的湯放在桌上,說:「先吃飯吧。」
兩人坐下來,靜默中只聽得見湯匙敲擊碗沿的聲音。
終於,母親開口。
「你們要結婚了?」
「嗯。」
「國外登記?」
「冰島。」
「為什麼非要這麼做?」
蘇芷涵放下筷子,望向母親。
「因為這不是一場儀式,而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因為她一直陪著我,走過每一段不是家的人生。」
「我不想我們繼續只是彼此生活裡的『角色』,我想讓她成為我合法的家人。」
【3】
母親沒有立刻回答,只是沉默地喝了一口湯。
過了一會兒,她緩緩開口:
「妳知道我不是反對妳們……只是我擔心。」
「擔心我們會散嗎?」
「擔心妳受傷、擔心未來太難、擔心別人怎麼說、擔心哪天她走了,妳會剩下一場空。」
「可這些,妳就不擔心我單身一輩子也會碰到嗎?」
「妳以前也沒看我談戀愛,怎麼不覺得我一個人更孤單?」
母親一怔,沉默下來。
蘇芷涵繼續說:
「我們不是嫁給彼此。」
「我們是嫁給那些早晨、那些爭執後還想擁抱的夜晚、那些一起走過的日子。」
「如果妳怕我們散,那我會證明——我們不會。」
「但妳得讓我們走進日子裡,讓我們被當成真正的家人。」
【4】
離開家時,母親沒有再多說話。
只在她走出門前遞了一個信封,說:
「登記那天,把這信帶著吧。」
「那是什麼?」
「不重要。到時候你們會知道。」
她沒有追問,收下。
回家後她打開信封——
裡面是她小學時畫的兩個小女孩手牽手的塗鴉,旁邊歪歪斜斜寫著:
「如果有一個人,願意跟我一起長大就好了。」
角落貼了一張紙條:
「我一直不知道,原來這個願望那麼早就出現過。
如果她是那個人,你就嫁吧。」
【5】
林清影這邊,與姊姊的對話則直接很多。
那天下午她們一起喝咖啡,姊姊開門見山:
「我聽說了。」
「嗯。」
「你們要登記?」
「對。」
「我先說一句實話。」
「說吧。」
「我其實有點羨慕妳。」
林清影一愣。
姊姊笑著喝了一口咖啡。
「我結婚,是因為家人安排、社會預期、年齡壓力。」
「妳結婚,是因為妳真的選了一個人。」
「所以你不用解釋。我會來參加你們婚禮的。」
「哪怕你們只在森林裡互相說一聲『我願意』,我也認了。」
【6】
那天晚上,兩人把所有資料備份完畢,行李打包完,最後一次確認婚禮流程。
蘇芷涵忽然問:
「我們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林清影看著她。
「我不知道什麼叫『準備好』。」
「但如果妳願意在婚禮前一晚跟我確認一次,我會再一次說我願意。」
「那妳呢?」
「我也會。每天都說一次。」
「那如果哪天我沒說?」
「我就幫妳說。」
那一刻,她們終於明白:婚姻不是一場完美劇本,而是一場願意一直重新選擇的旅程。
章末打卡金句區:我們不是嫁給彼此,而是嫁給那些不斷選擇彼此的日子。如果有一天她忘了說我願意,我就幫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