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閃閃開始慢下來,是從冬天那場小感冒開始的。
不再像以前那樣每天早上準時敲門、跳到沙發上叫她們起床,而是窩在墊子裡,安靜望著陽光慢慢照進來。
林清影帶牠去看醫生,檢查報告沒什麼大問題,只是—— 年紀也差不多了,十歲了嘛。
獸醫這麼說的時候,她低頭摸了摸閃閃的耳朵,突然有一點心虛。
回家的路上,她把牠輕輕放在副駕駛座上,沒開音樂,只聽見牠緩緩的呼吸聲。
「妳有發現閃閃最近不太跑了嗎?」
她回到家後問蘇芷涵。
「有啊,我以為是因為天氣太冷。」
「醫生說牠老了。」
那一刻,她們都沉默了。
【2】
那晚,她們重新翻出閃閃來家裡第一天的影片。
一隻小小的米白色狗狗,在地板上跌跌撞撞地走,蘇芷涵在一旁笑得前仰後合,林清影拿著相機不停地喊牠名字。
「妳記得嗎?當時我們養牠,就是因為我們都沒準備好要『養一個人』,所以先試著照顧一隻狗。」
「我記得。」
「然後牠教會我們什麼叫——你不能只是愛,你還要每天餵、帶牠去散步、擦腳、擔心牠咳嗽。」
「現在我們能做到的,是陪牠一起老。」
林清影點點頭,輕聲說:
「那我們也該學著面對——照顧不是只有當牠可愛的時候。」
【3】
幾天後,她們在咖啡店碰見一位熟識的鄰居。
他牽著一隻小奶狗,白白胖胖,叫「吉米」。
蘇芷涵抱了一下,眼睛亮了。
「這也太可愛了吧……」
「我們是幫朋友寄養幾週,等他搬家後再接回去。」
回家的路上,蘇芷涵小聲問:
「妳覺得……我們可以再養一隻狗嗎?」
林清影沒有立刻回答。
「我不是想拿來取代閃閃,我只是……有點想再照顧一個新的生命。」
「不是為了彌補,是為了延續。」
林清影握住她的手。
「我明白。我們可以試著找找看。」
【4】
她們開始瀏覽收養網站、拜訪幾間動物中途之家。
但沒有急著做決定。
有天晚上,她們坐在閃閃身邊,看著牠熟睡的樣子。
蘇芷涵問:
「妳會不會覺得,我們這樣很殘忍?」
「什麼意思?」
「牠還在,我們卻已經在為下一個做準備。」
林清影搖頭。
「我覺得牠知道。」
「知道什麼?」
「知道我們從牠身上學會了如何慢下來、如何傾聽、如何不計較回報地給予。」
「如果有下一個生命,我們會照顧得更好,也會多一點耐心與信任。」
「牠會為我們高興的。」
【5】
一週後,她們在一間動物之家見到一隻名叫「布點」的小狗。
白底棕斑,膽小黏人,剛從高速公路邊救下來,腿還有點跛。
牠不敢主動靠近人,卻一直偷偷望著蘇芷涵。
「你願意跟我們回家嗎?」
蘇芷涵蹲下來問牠,語氣很輕。
林清影在一旁按下快門,捕捉那個畫面。
當晚,她們完成了初步申請流程。
回家的路上,閃閃窩在車後座,依舊安靜。
但她們都覺得,牠好像也知道——有什麼正在慢慢改變。
【6】
回到家,林清影寫下日記:
「我們以為自己是在養一隻狗,
結果養到後來,是牠教會我們:
怎麼一起生活,怎麼一起照顧,怎麼一起面對失去與迎接。」
蘇芷涵在旁邊寫:
「我們不是在填補空缺,
而是在學著讓愛流動——從過去的陪伴,到未來的守護,
不是替代,而是延續。」
那一晚,她們抱著閃閃睡覺,手裡握著那條紅線。
這條線,從最初連接她們,現在,將延伸到下一個生命裡。
章末打卡金句區:我們不是準備失去,而是學會接住未來。養一隻狗,不只是陪伴,而是我們學會怎麼一起對一個生命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