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知下來了,是明天下午兩點。」
社工電話裡的聲音不快不慢,語氣平穩,卻讓蘇芷涵握住手機的手微微顫抖。
她回頭望向林清影。
兩人彼此凝視,誰也沒說話。
幾秒後,林清影開口:
「我們真的,要成為一個孩子的家了。」
那天晚上,她們沒特別慶祝。
只是靜靜地一起收拾房間,鋪好新的小床,被單是天空藍,床邊放了一隻毛絨熊。
牆上那塊「港口筆記」被擦乾淨,改寫成——
「這裡是妳的第一個房間。這盞燈,從妳進門的那天,就不會關。」
【2】
隔天下午兩點,她們站在中心門口。
空氣乾淨,陽光灑在灰白色建築的牆面上,像鋪了一層靜默的光。
社工領著一個小男孩走出來,大約五歲,乾乾淨淨的小臉,一雙眼睛很亮。
他沒馬上奔過來,只是站在台階上,有些猶豫地看著兩人。
林清影慢慢蹲下,張開雙手,輕聲說:
「我們等妳很久了。」
男孩抿了抿嘴唇,然後,小小地走過來,靠進她的懷裡。
蘇芷涵蹲在旁邊,輕聲問:
「你想先回家,還是先去吃冰淇淋?」
他點點頭:「我想回家。」
她眼眶立刻紅了。
【3】
回家的路上,他們坐在後座,小男孩安靜地看著窗外,一隻手握著那隻毛絨熊。
蘇芷涵開車,林清影回頭望著他,問:
「我們還沒問你名字呢。」
他聲音很小:「我叫小舟。」
林清影笑了。
「好名字。我們這裡剛好缺一艘小舟。」
「為什麼?」
「因為我們是港口,妳可以靠岸,也可以自由航行。」
男孩似懂非懂,點了點頭。
窗外的風景慢慢後退,而家的方向,正慢慢靠近。
【4】
那天晚上,小舟在自己的新房間裡睡著了。
林清影坐在床邊,望著熟睡的他,低聲說:
「歡迎來到這裡,這不是最大的家,但我們會讓它變得溫暖。」
蘇芷涵輕輕走進來,遞給她一杯水:
「他剛剛睡前問我,為什麼這裡那麼安靜。」
「妳怎麼說?」
「我說——因為這裡正在等妳把聲音填滿。」
她們望著那個小小的身影,一起沉默。
那種沉默,不是空白,而是完整。
【5】
接下來的日子沒有什麼特別戲劇性的變化。
小舟開始上幼兒園,偶爾會哭,偶爾會不想吃青椒。
她們輪流接送、教他拍照、講故事。
有時候,小舟會在半夜醒來,坐在床上呆坐。
林清影就會走進去,不說話,只坐在床邊握著他的手。
有一次,小舟低聲說:
「我以前住的地方很吵。這裡……好像不會那樣了。」
蘇芷涵在門口聽見,回房時在日記裡寫下一句:
「我們不知道過去發生什麼,但我們可以讓未來變得不一樣。」
【6】
某個週末,小舟畫了一幅畫。
畫裡有一隻狗、一艘小船、一棟房子、還有兩個牽著手的大人。
老師問他:「這是誰?」
他說:「這是我的家。我媽媽和我媽媽、還有我。」
林清影接到照片的那一刻,眼淚止不住地掉下來。
蘇芷涵看了看,只說了一句:
「家,不是我們等來的,是我們自己一筆一筆蓋起來的。」
章末打卡金句區: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從愛開始出生,但每一個孩子都值得被愛帶回家。這個家,不會完美,但這盞燈,會一直為妳亮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