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宫的路上,张真源心绪难平。宋亚轩那句"臣愿赴汤蹈火,万死不辞"不断在耳边回响。如此炽热的忠诚,如此赤裸的情感...他真的配得上吗?
"陛下..."李德全小声提醒,"前面有巡逻的侍卫。"
张真源立刻收敛心神,重新戴上帝王的面具。但藏在斗篷下的手,却仍能感受到宋亚轩握过的温度。
与此同时,丞相府中,赵嵩正听着心腹的汇报。
"相爷,皇帝刚才秘密去了定国公府。"
赵丞相眯起眼睛:"果然如此...看来我们的陛下,对这位宋将军确实'情深义重'啊。"他冷笑一声,"去,把那份'证据'准备好。既然陛下执迷不悟,那就别怪老臣心狠了。"
心腹犹豫道:"可那毕竟是伪造的..."
"成王败寇,历史由胜利者书写。"赵丞相抚摸着桌上的密函,"只要太后站在我们这边,陛下也无可奈何。"
烛光下,密函上"先帝密令"四个字显得格外刺目。
大理寺的密折在黎明时分送到了养心殿。
张真源一夜未眠,接到奏报立刻拆阅。随着阅读,他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最后甚至露出一丝冷笑。
"果然如此。"他将密折递给李德全,"传旨,今日早朝提前一个时辰。"
秋日的晨光刚刚洒满紫宸殿的琉璃瓦,文武百官就被紧急召入宫中。众人面面相觑,不知皇帝为何突然召集朝会。
张真源一身明黄龙袍,面色沉静地登上御座。他的目光扫过殿中,在赵丞相身上停留了一瞬,又若无其事地移开。
"众卿家,朕今日有要事宣布。"张真源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大殿鸦雀无声,"关于定国公宋亚轩通敌一案,经大理寺彻查,已真相大白。"
他抬手示意,大理寺少卿林远出列,高声宣读调查结果:那把红宝石匕首确为西域商队首领哈桑十年前所赠,有当年边关守将联名作证;而指控宋亚轩的"证人"实为赵丞相府上一名管事假扮,已被大理寺缉拿审讯。
殿中一片哗然。赵丞相脸色铁青,上前一步:"陛下!老臣冤枉!此人虽曾在老臣府上做事,但早已被逐出府去,他的所作所为与老臣无关啊!"
张真源冷冷地看着他:"丞相急什么?林爱卿还没说完呢。"
林远继续道:"经查,此案背后另有主谋。据犯人供述,是受兵部侍郎周明指使,意图陷害宋将军,离间君臣。"
周侍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陛下明鉴!臣冤枉啊!"
"冤枉?"张真源从袖中取出一封信函,"这是从你书房暗格中搜出的密信,上面清清楚楚写着计划细节,还有你的亲笔签名。要不要朕当众宣读?"
周侍郎面如死灰,瘫软在地。
张真源站起身,声音陡然提高:"传朕旨意!兵部侍郎周明构陷忠良,罪不容诛,即刻革职查办,交由大理寺严加审讯!赵丞相识人不明,罚俸一年,闭门思过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