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光阴悄然流转,老槐树又添了三圈年轮。晨光透过纱帘洒进王建国家的客厅,李素兰踮着脚将卷尺贴在墙上,指尖轻轻点着刻度:"如华,站直了!1米62!比去年窜了8公分!"卷尺随着她的惊叹微微晃动,王如华低头笑着,曾经圆乎乎的脸颊变得棱角分明,校服袖口空荡荡地垂在腕边,少年身形愈发挺拔。
"妈,我去找天雅打球。"王如华扯下卷尺,抓起墙角的羽毛球拍就往外跑。穿过单元楼,拐过两排冬青树,小区西南角的羽毛球场被四米高的围墙和梧桐树环抱着,几乎感受不到风。路天雅早就在墨绿色塑胶地上热身,粉色运动服在晨光里鲜艳夺目。"来得正好!"她抛来一颗羽毛球,"上次你耍赖,今天必须赢回来!"
球拍相撞的脆响在围场内回荡。路天雅一个侧身扣杀,羽毛球擦着网顶疾飞。王如华后退两步,长腿一跨精准回击,动作行云流水。头顶的紫藤花架将阳光筛成细碎的光斑,在他们跳跃的身影上摇晃。"好球!"路天雅笑着擦汗,发丝黏在泛红的脸颊上,"你个子窜这么快,打球都占尽优势!"
与此同时,书房里传来窸窸窣窣的翻页声。路志远摊开全市初中分布图,红笔圈出的重点学校旁标满笔记:"实验中学升学率是高,但离咱们这儿公交得倒两趟。"他推了推下滑的眼镜,目光扫过泛黄的纸页。王建国将一摞招生简章拍在桌上,军大衣蹭过木质书架,发出细微的摩擦声:"天雅和如华从穿开裆裤就凑一块儿,要是分开,俩孩子得多失落。"
突然,窗外传来更激烈的击球声。两人扒着窗台望去,只见路天雅跃起扣杀,王如华后仰接球,球拍几乎擦着地面掠过,羽毛球擦着网沿落下。"耍赖!你明明踩线了!"路天雅叉腰佯怒,王如华笑着举起双手:"三局两胜,最后一球定胜负!"
"有了!"路志远突然一拍大腿,震得桌上的茶杯嗡嗡作响,"育英实验中学!去年刚评上省重点,师资、硬件都是顶配,还有全市唯一的科创实验室!"王建国凑近细看彩页,眼中闪过惊喜,却又很快黯淡下来:"可这学校在大学城,来回四十公里,不住校根本行不通..."
空气瞬间凝固。路志远想起女儿学骑车时,摔破膝盖仍倔强说"不疼"的模样;王建国的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茶杯上儿子幼时画的歪扭笑脸。楼下的羽毛球声还在继续,混着少年人的笑闹飘进书房。"要不...先问问孩子们的想法?"王建国打破沉默,话音未落,路志远已重重叹了口气:"咱们哪舍得让孩子受住校的苦,可又不想耽误他们前程..."
春风艰难地挤过围墙缝隙,在羽毛球场边的紫藤花上轻轻拂过。两个父亲望着楼下并肩捡球的少年,一个弯腰递球拍,一个笑着推搡,阳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长到仿佛要延伸进未知的未来。而关于成长与选择的难题,恰似这春日里不肯停歇的微风,轻轻撩拨着每个人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