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计划,“极光号”应该在 12 月 11 日下午抵达目的地。然而,当预定的抵达时间过去,而控制中心未能收到“极光号”的常规报告时,最初并未引起太大波澜。在西伯利亚,通信中断并非罕见,恶劣天气或设备故障都可能导致短暂的失联。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安开始在控制中心蔓延。他们尝试通过各种备用频率联系“极光号”,但所有的呼叫都如同石沉大海。技术人员开始检查雷达和信号追踪系统,试图定位列车的最后已知位置。
数据指向了西伯利亚中部的一段无人区,那里只有荒凉的针叶林和冰封的河流。根据最后接收到的信号,列车似乎正在以正常速度行驶,没有任何异常的急刹车或减速迹象。信号的消失非常突然,就像列车瞬间从轨道上抹去了一样。
初步的地面巡查和空中侦察并未发现任何列车残骸或事故迹象。铁路部门的高层很快意识到,这不是一次简单的通信故障,而是某种严重的、前所未有的事件。关于“极光号”失踪的消息被迅速上报至苏联最高层,同时伴随着严格的保密指令。
技术部门开始对列车上的设备进行详细分析。除了常规的行驶记录,列车还配备了专门用于监控核废料运输的独立传感器和记录仪。这些设备本应通过卫星或特殊无线电系统实时传输数据,但在失联后,所有的数据流都中断了。唯一能做的,是根据最后接收到的零星数据,推测列车失联前的状态。
最后的数据片段显示,在信号中断前,列车的各项技术指标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发动机运转平稳,刹车系统无故障,车厢连接牢固,甚至核废料容器的温度和辐射水平也没有异常波动。这排除了因技术故障导致列车突然停驶或爆炸的可能性。
负责通信系统的工程师们也一筹莫展。列车配备了多套通信系统,包括有线、无线和卫星通信。除非所有系统同时发生故障,否则不可能全失去联系。而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发生了如此大规模的技术故障。
“极光号”就这样消失在了西伯利亚的冰天雪地之中,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没有发出任何求救信号,仿佛它从未存在过。这个突如其来的事件,在苏联内部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也为后来的漫长搜索和无数猜测埋下了伏笔。
二
消息被严格封锁,但在秘密渠道中,关于“极光号”失踪的传闻还是像野火一样蔓延开来。对于列车上的乘客家属来说,等待是煎熬的。他们被告知列车因“技术原因”延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官方语焉不详的态度和日益紧张的气氛让他们感到不安。
伊万·彼得罗夫的妻子叶琳娜,一位坚韧的西伯利亚女性,最初只是担心丈夫晚归。但当她发现丈夫的同事们也一无所知,而官方却回避她的询问时,她开始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她和其他几位家属自发地聚集在一起,互相打听消息,试图从官方渠道获得哪怕一点点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