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系统失效是另一个巨大的障碍。“海渊一号”拥有多套独立的通信设备,包括能够穿透深海的声波通信系统,以及用于远距离联络的卫星通信和短波通信。它们同时失灵,这本身就是一个极不寻常的现象。这可能意味着船体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或者某种未知力量干扰了所有形式的信号传输。
首轮搜救行动迅速展开。美国第七舰队派遣了两艘驱逐舰和一艘补给舰前往失联海域,同时部署了P-8A“海神”反潜巡逻机进行空中侦察。日本海上自卫队也派出了舰船协助搜索。澳大利亚、韩国等国也表示愿意提供支持。这是一场涉及多国的联合搜救行动,然而,各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在最初的混乱中显得不够顺畅。不同国家的舰船和飞机使用了不同的搜索模式和通信频率,导致效率并不高。
更令人沮丧的是,声纳设备在如此广阔且地形复杂的海域中搜索一艘可能已经沉没的船只,效率极其低下。深海中的声波传播受到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影响,存在各种声学盲区和干扰源。而且,“海渊一号”的设计使其具备一定的隐身性能,这使得它在声纳探测下更难以被发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初的希望逐渐被焦虑取代。失联已经超过24小时,如果“海渊一号”是由于机械故障或意外事故停留在海面,船员们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发出求救信号或使用应急设备。然而,什么都没有。这种彻底的寂静,比任何剧烈的灾难迹象都更令人不安。
家属们在得知消息后,情绪瞬间崩溃。他们聚集在深海勘探局的总部外,焦急地等待着任何消息。他们哭泣、祈祷、互相安慰,但也充满了愤怒和不解。为什么一艘如此先进的船只,会在光天化日之下(尽管失联时是深夜)消失?官方的通报非常有限,只确认了失联事实和正在进行搜救,但对于可能的原因只字不提,这让家属们更加焦躁不安。
媒体如同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蜂拥而至。各大新闻频道、社交媒体平台都被“海渊一号”失联的消息占据。各种猜测、传闻、甚至耸人听闻的阴谋论开始在网络上流传。有人说,“海渊一号”是遭遇了传说中的深海巨兽;有人怀疑船上载有秘密军事设备,失联是由于意外启动或被敌对势力攻击;还有人甚至提出了更离奇的说法,认为船只被吸入了海底黑洞,或者穿越到了另一个维度。
舆论的压力如同潮水般涌向官方。人们质疑搜救行动的效率,质疑深海勘探的安全性,质疑官方是否隐瞒了真相。社交媒体上,“海渊一号”、“深海之谜”、“我们在等你回家”等话题标签被刷屏,表达着公众的担忧、好奇和对遇险人员的声援。
国际社会也密切关注着事态发展。“海渊一号”上的船员来自多个国家,包括美国、日本、中国、德国、法国等。失联事件不仅仅是美国深海勘探局的内部危机,更是一场涉及多国公民安危的国际事件。各国政府纷纷向美国表示慰问,并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援助,但也暗中对事件的原因和搜救进展施加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