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勒过?”老张的眼神凝重起来,“难道是先勒晕,再从高处推下?”
“这个工厂里没有高处可以推下去。”我摇了摇头,“而且如果从高处坠落,地面应该有血迹喷溅,但这边的血迹很少,只在水池边沿有几滴。”
我继续进行解剖,打开李明的胸腔,发现他的胃里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根据食物的消化程度,可以更精确地判断死亡时间。我取样送检,同时对他的体内器官进行了检查。
“胃内容物分析结果出来了。”技术科的小王拿着一份报告走了进来,“死亡时间大概在昨天晚上八点到十点之间。死者吃的是面条和少量肉类。”
“面条和肉类……”老张喃喃自语,“他最后一个晚上是跟谁一起吃的饭?”
二
根据李明的身份证信息,我们找到了他在市里租住的房子。那是一个老旧的小区,楼道里弥漫着一股潮湿和油烟味。
他的房间很小,摆设简单,看得出主人生活拮据。我们搜查了房间,没有发现可疑物品,也没有找到他的手机。
我们联系了李明的家人。他的父母是外地的,得知消息后,老两口连夜赶了过来。
在殡仪馆,李明的母亲哭得撕心裂肺,父亲则沉默地抽着烟,眼眶通红。
“他、他前两天还给我打电话,说厂里效益不好,想换个工作。”李明的父亲声音沙哑,“怎么突然就……”
“李叔,请问李明平时有没有什么仇家?或者最近有没有跟什么人结怨?”老张问道。
李明的父亲摇了摇头,“他这孩子老实本分,平时不怎么跟人来往,除了上班,就是回家。哪有什么仇家啊。”
“那他最近有没有提到过什么烦心事?或者有没有跟家里要钱?”我问道。
“没有,他自己能挣钱,从来没跟家里要过钱。”李明的父亲叹了口气,“他前几天说想换工作,可能是因为工资低吧。”
我们又问了李明的母亲,她只知道儿子在一家小工厂里打工,具体做什么,跟谁一起上班,她都不清楚。
我们找到了李明打工的那家小工厂。工厂位于城郊,规模不大,主要生产一些五金配件。
工厂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姓王。他听说了李明的事,显得有些惊讶。
“李明?他、他不是辞职了吗?”王老板说道。
“辞职?”老张一愣,“什么时候的事?”
“就前几天啊,他说要回老家,就不干了。”王老板挠了挠头,“怎么会出这种事呢?”
“他辞职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异常?”我问道。
“没啥异常啊,就是说家里有事要回去。”王老板回忆道,“那天他还找我预支了点工资。”
“预支了多少?”老张追问道。
“不多,就两千块钱。”
两千块钱,对于一个生活拮据的打工者来说,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我们向王老板要来了李明在厂里的联系方式,以及他同事的联系方式。李明的手机号码我们已经知道了,但打过去一直是关机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