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之间,隔着一道看不见的银河
初中开学的第一天,我就注意到了李明宇。
他迟到了,风风火火地冲进教室,高高瘦瘦的身影像一棵挺拔的白杨。班主任皱着眉头指了指我旁边的空位,他挠了挠那头永远不服帖的短发,大喇喇地在我身边坐下。
"借过。"他说。声音清朗,带着青春期男生特有的沙哑。
我缩了缩身子,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洗衣粉味道。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他妈妈特意给他买的,因为他说喜欢这个味道。
李明宇是班里的体育委员,成绩中等,但人缘出奇地好。课间他的座位总是围满了人,男生们勾肩搭背地讨论篮球赛,女生们红着脸递水送零食。而我,永远是那个安静地坐在角落的"学霸",戴着厚厚的眼镜,穿着表哥淘汰下来的旧衣服。
我们就像两个世界的人。
二、那些微不足道的交集,是我珍藏的宝藏
我们的交集少得可怜,却足够让我在日记本上写满心事。
他近视却不爱戴眼镜,有时看不清黑板,就会凑过来问:"林小雨,老师写的什么?"他的呼吸带着薄荷糖的味道,我僵着身子不敢动,笔尖在纸上洇出一个个墨点。
每周三换座位时,是我最期待的日子。因为按照轮换规则,每隔三周我们就会成为邻桌。我会在前一天晚上偷偷把校服洗得格外干净,虽然它已经洗得发白。
有次早自习,他忘带作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默默把卷子往他那边推了推,他眼睛一亮,冲我比了个大拇指。那一刻,我仿佛得到了全世界最好的奖赏。
三、那支笔,捡起了我整个青春的心动
初三那年冬天,发生了一件让我记到现在的小事。
李明宇失恋了。听说他为了那个女生在雨里站了一夜,第二天就发起了高烧。病好回校后,他又因为别人说了那个女生坏话而打架,被罚写检讨。
那天下午的物理课,他破天荒地趴在桌上睡觉。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侧脸上,睫毛在脸颊投下细碎的阴影。我的钢笔不小心滚落在地,发出"嗒"的一声轻响。
我以为他睡着了,正犹豫要不要弯腰去捡,却看见他迷迷糊糊地伸手,精准地抓住了那支笔。他的手背上还有打架留下的伤痕,指甲缝里藏着没洗干净的泥垢。
"给。"他把笔放在我桌上,声音因为困倦而含糊。
那一刻,我的心跳快得不像话。这个在别人眼中叛逆不羁的少年,在睡梦中都记得帮我捡笔。我死死盯着课本,生怕一抬头就会泄露眼底的秘密。
四、我们的结局,是两条永不交汇的平行线
中考前三个月,班主任宣布了座位固定安排。我和李明宇不再是邻桌,中间隔了两排座位。我每天都能看见他和新邻桌的女生说笑,那个女生会在他打球时递水,会帮他整理笔记。
我把自己埋进题海里,用刷题来麻痹那种说不出的失落。偶尔在走廊遇见,他会笑着打招呼:"大学霸,又考第一啊?"我只会僵硬地点头,然后快步走开。
后来我如愿考上了市重点高中,听说他因为挂科太多要留级一年。离校那天,我在座位上磨蹭到最后一个走。经过他的座位时,我偷偷塞了一盒创可贴在他乱糟糟的桌洞里——是印着卡通图案的那种。
五、后来的我们,都活成了彼此不知道的模样
十年后的同学聚会上,我听说李明宇现在是一名健身教练,娶了当年总给他递水的那个女生。而我,在一家外企做财务总监,至今未婚。
聚会在KTV举行,有人起哄让他唱歌。他拿起话筒,唱的还是当年那首《晴天》。嗓音比少年时期更加低沉,眼神却依然明亮。
我坐在角落,看着这个曾经让我心动不已的少年。他的眼角已经有了细纹,头发剪成了利落的平头,再也不是当年那个顶着乱发的男孩了。
"林总,怎么不唱歌啊?"有同学过来寒暄。
我笑着摇头:"我五音不全。"
这句话说出口的瞬间,我突然意识到,原来那些自卑和怯懦,早已随着青春一起远去了。而那个帮我捡笔的少年,永远定格在了记忆里最美好的模样。
散场时,他在门口抽烟。看见我出来,下意识地把烟藏在身后,就像当年在便利店门口一样。
"好久不见。"他说。
"好久不见。"我微笑。
夜风吹乱了我的头发,我们就这样站着,中间隔着十年的光阴。最终只是客气地道别,谁都没有提起那支笔,那盒创可贴,以及那些没说出口的心事。
回家的出租车上,我打开手机,单曲循环着《晴天》。窗外的霓虹灯模糊成一片,像极了那年透过教室窗户看到的晚霞。
原来有些人,注定只能是你青春里的惊鸿一瞥。但正是这些短暂的交集,让平凡的岁月有了值得铭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