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项目发布会定在二零二二年三月十五日。这一天,瑞和大厦门庭若市,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投资人和合作伙伴齐聚一堂。林子昂亲自主持发布会,意气风发地介绍新产品的各项优势。
就在产品演示环节,意外发生了。展示用的新能源电池突然发生爆炸,现场顿时陷入混乱。林子昂第一时间冲向前台试图控制局面,却被第二次爆炸的冲击波重伤。林国强闻讯赶来,在混乱中被踩踏受伤。父子二人最终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
事后调查显示,电池爆炸并非偶然事故,而是人为破坏的结果。令人震惊的是,李明领导的技术团队竟是张明远时代被裁掉的技术人员假冒的。他们利用林子昂急于求成的心理,埋下了这颗定时炸弹。
尤为讽刺的是,林子昂原本希望用这个项目打破派系壁垒,结果却因忽视内部技术力量,反而成为了派系斗争的牺牲品。而最初试图调和矛盾的林国强,也因纵容儿子的冒进而付出了生命代价。
4. 深陷轮回的灾难
林氏父子的惨剧后,瑞和集团彻底陷入混乱。董事会分裂为多个派系,互相指责对方应为悲剧负责。营销部门指责技术部门没有把关产品安全,技术部门则回击说是营销主导的扩张战略破坏了公司根基。
更为严重的是,公司内部开始出现大规模的人员清洗。任何与李明团队有过接触的员工都成为调查对象,无论证据是否充分。一时间,举报、监视、猜忌成为公司日常。原本的同事变成了互相防范的陌生人。
二零二二年四月,营销派暂时占据上风,推选副总裁陈刚担任代理董事长。陈刚上任第一天就宣布"安全清查计划",对所有技术部门进行全面审查。一个月内,超过两百名技术人员被解雇或主动离职,其中包括多位公司元老级人物。
技术派不甘示弱,他们利用掌握的核心技术源码作为筹码,威胁如果清洗继续,将公开公司核心技术。双方争斗持续白热化,公司业务几近瘫痪,市值在半年内蒸发了百分之七十。
二零二二年底,一场更大的灾难降临。一批离职的技术人员成立了新公司,并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起诉瑞和集团。与此同时,营销派内部也因利益分配不均而分化,多名高管带着客户资源和团队集体出走。
曾经的行业巨头瑞和集团,就这样在内斗中逐渐衰落。更可悲的是,无论是刘志明、张明远还是林氏父子的死亡,都没能让公司内部真正反思和解,反而加剧了仇恨的循环。
在这场长达三年的内耗中,瑞和集团的员工从高峰期的五千人锐减至不足千人,市值缩水百分之九十,多项核心业务被迫出售。那些曾经引以为豪的技术专利,如今成了法庭上争夺的筹码。
曾经亲如一家的同事,如今在社交媒体上公开互相指责。有人怀念刘志明时代的理想主义,有人怀念张明远时代的高速增长,还有人回忆林国强试图调和的努力。但没有人愿意承认,真正的问题或许不在于谁是对的,而在于所有人都拒绝理解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