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漫过天文台的石阶时,顾星遥指尖还沾着星图上的桂花末。陆沉把烤橘子的皮剥成瓣,热气裹着甜香飘到石桌另一头,林小满正蹲在档案盒旁数老照片,手绘板搁在膝盖上,屏保是昨夜叠在一起的新旧星轨。
“你看这张背面,”她突然举着张泛黄的相纸直起身,指腹蹭掉边角的桂花渍,“沈清和写的‘1984.10.13’,下面画了半颗星星。”顾星遥凑过去看,铅笔线条淡得几乎要融进纸里,星星缺的那角,正好和陆沉昨夜在星图上补画的弧度对上。江熠正往保温桶里装桂花糕,闻言回头笑:“合着这星轨不仅会叠,还会自己找补?”
陆沉把剥好的橘子递过来,指尖擦过顾星遥的手背时顿了顿——她帆布包侧袋露着半张星图,是昨夜他叠的那张,边角被晨露浸得微潮。“张教授今早发消息,”他声音混着橘子的甜,“说沈奶奶年轻时的星轨日志找到了,在老天文台的铁柜里,锁孔还留着半截桂花枝。”
林小满“呀”了声,手绘板“啪”地扣在石桌上:“就是去年咱们找资料时锁死的那个!当时还猜是被什么卡住了,原来……”她没说完,却见顾星遥盯着档案盒里的桂花信笺出神——沈清和的字迹里,“桂花落尽时”那行字被人用铅笔轻轻描过,墨色新鲜,该是近年才添的。
“沈奶奶肯定来过。”顾星遥指尖碰了碰信笺边缘,“她知道日志在铁柜里,又怕咱们翻得急弄坏了,才把桂花枝塞锁孔当记号。”陆沉正把星图往册子里夹,听见这话抬眸笑,眼里晃着晨光:“刚给沈奶奶打了电话,她说锁是1986年换的,钥匙早丢了,只记得当年总把桂花枝塞锁孔防生锈。”
江熠突然拎着保温桶往楼下跑:“我去门卫室借把钳子!”石阶上的桂花被他踩得沙沙响,林小满举着手绘板跟在后面拍,顾星遥和陆沉慢步下楼时,正见老管理员蹲在门卫室门口择桂花,蓝布衫上沾着细碎的黄,银星发卡被晨光镀得发亮。
“沈奶奶!”顾星遥停住脚,才发现老人手里的竹篮里,除了新鲜桂花,还躺着个锈迹斑斑的铜钥匙,“这是……”
“昨儿听小江说你们要找铁柜,”沈清和抬眼笑,眼角的纹路里像落了星光,“回去翻箱底找着的,当年他留的,说钥匙配着铁柜,跟星轨配着季节似的。”她把钥匙递过来,铜面上刻着个小小的“沉”字,和陆沉工具袋上的挂件纹路如出一辙。
老天文台的铁柜藏在观测室角落,积着薄薄一层灰。陆沉用钥匙开锁时,“咔哒”一声轻响,锁芯里掉出片干桂花,是1985年的那批,脆得一碰就碎。柜里果然躺着本牛皮封面的日志,封皮上别着支银星发卡,和沈清和现在戴的这个,只差了三十九年的月光。
日志里夹着张折叠的星轨图,是1984年10月12日的。沈清和的字迹写在星轨旁:“星仪坏时,他正跨着江来,风衣上沾着别处的桂花。”翻到最后一页,贴着片压平的桂花,旁边是另一种笔锋的字,该是她师兄的:“1985年补修星仪,桂花又开,等你同记。”
“原来他没等桂花落尽就回来了。”林小满的声音软乎乎的,手绘板正对着日志拍照,“沈奶奶昨天说‘后来他回了’,没说这么快。”沈清和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手里还拎着竹篮,晨光落在她鬓边的发卡上:“他走了三天就回了,星仪没修好先奔回来的,说怕我蹲在观测台冻着。”
陆沉突然把昨夜打印的星图铺在日志旁。2024年的星轨和1984年的在纸上相叠,中间隔着的三十九圈桂花季,被两页纸压得薄薄的。顾星遥往星图上撒了把今早摘的桂花,黄瓣落在“1984”和“2024”的落款间,像给时光系了个结。
“下月流星雨,”沈清和拿起那支旧发卡,往顾星遥发间别了别,银亮的光蹭着她耳尖,“带块咸口的桂花糕,他当年总嫌甜的齁,却抢我的桂花糖吃。”陆沉正把日志放进防尘袋,闻言低头笑,指尖在袋口系了个桂花结:“记下了,沈奶奶。”
离开老天文台时,竹篮里的桂花晃出细碎的香。江熠拎着空了的保温桶走在前头,林小满的手绘板屏保换成了沈清和与日志的合影,沈奶奶的银星发卡和日志上的旧发卡,在屏上亮得一样暖。
顾星遥摸了摸帆布包里的星图,陆沉的指尖轻轻勾住她的袖口,桂花的甜气混着晨光漫过来。远处江面上的船鸣悠悠的,像从1984年的桂花季飘来的,落在星轨图的折痕里,也落在她和他相牵的指尖上——那里沾着同一片桂花的香,旧的,也是新的。第一百一十四章 桂花笺上旧星霜
晨光漫过天文台的石阶时,顾星遥指尖还沾着星图上的桂花末。陆沉把烤橘子的皮剥成瓣,热气裹着甜香飘到石桌另一头,林小满正蹲在档案盒旁数老照片,手绘板搁在膝盖上,屏保是昨夜叠在一起的新旧星轨。
“你看这张背面,”她突然举着张泛黄的相纸直起身,指腹蹭掉边角的桂花渍,“沈清和写的‘1984.10.13’,下面画了半颗星星。”顾星遥凑过去看,铅笔线条淡得几乎要融进纸里,星星缺的那角,正好和陆沉昨夜在星图上补画的弧度对上。江熠正往保温桶里装桂花糕,闻言回头笑:“合着这星轨不仅会叠,还会自己找补?”
陆沉把剥好的橘子递过来,指尖擦过顾星遥的手背时顿了顿——她帆布包侧袋露着半张星图,是昨夜他叠的那张,边角被晨露浸得微潮。“张教授今早发消息,”他声音混着橘子的甜,“说沈奶奶年轻时的星轨日志找到了,在老天文台的铁柜里,锁孔还留着半截桂花枝。”
林小满“呀”了声,手绘板“啪”地扣在石桌上:“就是去年咱们找资料时锁死的那个!当时还猜是被什么卡住了,原来……”她没说完,却见顾星遥盯着档案盒里的桂花信笺出神——沈清和的字迹里,“桂花落尽时”那行字被人用铅笔轻轻描过,墨色新鲜,该是近年才添的。
“沈奶奶肯定来过。”顾星遥指尖碰了碰信笺边缘,“她知道日志在铁柜里,又怕咱们翻得急弄坏了,才把桂花枝塞锁孔当记号。”陆沉正把星图往册子里夹,听见这话抬眸笑,眼里晃着晨光:“刚给沈奶奶打了电话,她说锁是1986年换的,钥匙早丢了,只记得当年总把桂花枝塞锁孔防生锈。”
江熠突然拎着保温桶往楼下跑:“我去门卫室借把钳子!”石阶上的桂花被他踩得沙沙响,林小满举着手绘板跟在后面拍,顾星遥和陆沉慢步下楼时,正见老管理员蹲在门卫室门口择桂花,蓝布衫上沾着细碎的黄,银星发卡被晨光镀得发亮。
“沈奶奶!”顾星遥停住脚,才发现老人手里的竹篮里,除了新鲜桂花,还躺着个锈迹斑斑的铜钥匙,“这是……”
“昨儿听小江说你们要找铁柜,”沈清和抬眼笑,眼角的纹路里像落了星光,“回去翻箱底找着的,当年他留的,说钥匙配着铁柜,跟星轨配着季节似的。”她把钥匙递过来,铜面上刻着个小小的“沉”字,和陆沉工具袋上的挂件纹路如出一辙。
老天文台的铁柜藏在观测室角落,积着薄薄一层灰。陆沉用钥匙开锁时,“咔哒”一声轻响,锁芯里掉出片干桂花,是1985年的那批,脆得一碰就碎。柜里果然躺着本牛皮封面的日志,封皮上别着支银星发卡,和沈清和现在戴的这个,只差了三十九年的月光。
日志里夹着张折叠的星轨图,是1984年10月12日的。沈清和的字迹写在星轨旁:“星仪坏时,他正跨着江来,风衣上沾着别处的桂花。”翻到最后一页,贴着片压平的桂花,旁边是另一种笔锋的字,该是她师兄的:“1985年补修星仪,桂花又开,等你同记。”
“原来他没等桂花落尽就回来了。”林小满的声音软乎乎的,手绘板正对着日志拍照,“沈奶奶昨天说‘后来他回了’,没说这么快。”沈清和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手里还拎着竹篮,晨光落在她鬓边的发卡上:“他走了三天就回了,星仪没修好先奔回来的,说怕我蹲在观测台冻着。”
陆沉突然把昨夜打印的星图铺在日志旁。2024年的星轨和1984年的在纸上相叠,中间隔着的三十九圈桂花季,被两页纸压得薄薄的。顾星遥往星图上撒了把今早摘的桂花,黄瓣落在“1984”和“2024”的落款间,像给时光系了个结。
“下月流星雨,”沈清和拿起那支旧发卡,往顾星遥发间别了别,银亮的光蹭着她耳尖,“带块咸口的桂花糕,他当年总嫌甜的齁,却抢我的桂花糖吃。”陆沉正把日志放进防尘袋,闻言低头笑,指尖在袋口系了个桂花结:“记下了,沈奶奶。”
离开老天文台时,竹篮里的桂花晃出细碎的香。江熠拎着空了的保温桶走在前头,林小满的手绘板屏保换成了沈清和与日志的合影,沈奶奶的银星发卡和日志上的旧发卡,在屏上亮得一样暖。
顾星遥摸了摸帆布包里的星图,陆沉的指尖轻轻勾住她的袖口,桂花的甜气混着晨光漫过来。远处江面上的船鸣悠悠的,像从1984年的桂花季飘来的,落在星轨图的折痕里,也落在她和他相牵的指尖上——那里沾着同一片桂花的香,旧的,也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