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星遥熠月共沉渊
本书标签: 现代  重生 

第一百二十一章 绒线缠起未竟言

星遥熠月共沉渊

观测室的挂钟刚过凌晨,沈清和忽然起身走到樟木箱前,蹲下身翻找时,指尖碰着个冰凉的金属盒。盒盖扣着铜锁,锁孔形状像枚缩小的星轨仪——正是沈砚之当年常用的那种铜制小锁,钥匙她小时候总见父亲别在星轨笔的笔帽上。

“这是他装工具的盒子。”沈奶奶凑过来,指腹擦过盒身的刻痕,“那年清和说要学画星轨,他连夜刻了这盒子,说等你学会用圆规,就把这套绘图工具给你。”顾星遥递过台灯,暖黄的光落在盒身,才看清刻痕是串细小的星图,正是“归期”星的运行轨迹,只是在末端多了颗歪歪扭扭的小星,像孩子随手添的笔触。

陆沉从木盒里翻出那支蓝绒星轨笔,笔帽上果然挂着枚铜钥匙。钥匙插进锁孔时“咔嗒”轻响,盒盖弹开的瞬间,桂香混着松节油的味道漫出来——底层铺着块绒布,放着圆规、量角器和几支不同粗细的铅笔,最上面压着张折叠的宣纸,纸上用墨笔写着“给清和的星轨课”。

“是他写的教程。”沈清和展开宣纸,指尖抖得更厉害。纸页边缘已经发脆,字迹却依旧清晰,开头写着“第一课:认星不必急,先看风动桂花香”,下面画着简单的星图,旁边用红笔批注:“清和怕黑,观测时带块桂花糕,甜香能壮胆”。翻到后半页,忽然看见段被墨点盖住的话,凑近了才看清是“若我不在,让星轨替我讲”,墨点晕得边缘发毛,像是写时停了很久,才狠心落下。

江熠举着相机拍宣纸,镜头里忽然映出顾星遥的手——她正把那半片蓝绒线往星轨笔上缠。绒线是旧的,线尾的蜡迹蹭过笔杆,竟正好和笔身原本的绒线纹路对上。“原来该这么缠。”她轻声说,指尖顺着纹路绕完最后一圈,蓝绒在灯光下连成完整的圈,像把散落的牵挂终于系在了一起。

沈奶奶忽然想起什么,转身从柜里抱出个陶罐。罐口封着油纸,揭开时飘出阵更浓的桂香——是罐桂花蜜,罐身贴着张泛黄的纸条,写着“1990年秋,清和摘的桂”。“那年他说要酿蜜,等你出嫁时当喜糖。”沈奶奶声音发哑,“后来……就一直封在这儿了。”

陆沉忽然“呀”了声,指着星仪的目镜。众人凑过去看,镜筒里“归期”星的光晕正慢慢散开,刚才靠近的小星忽然亮了些,两道光轨交叠处,竟像落了片桂花的影子。“星图里没标这个。”他翻出沈砚之的日志,某页空白处用铅笔描了个小桂花图案,旁边写着“清和若见此星,便知我在笑”。

沈清和拿起那支缠好绒线的星轨笔,笔尖轻碰宣纸的星图。笔杆是温的,绒线软得像父亲的手——小时候她总嫌笔杆凉,父亲就用绒线缠了又缠,说“这样就不冻手了”。此刻笔尖落在“归期”星的位置,忽然想起十岁那年,她偷拿父亲的笔乱画,父亲没怪她,反倒握着她的手,在纸上画了颗小星:“这是清和星,永远跟着归期星。”

顾星遥把陶罐里的桂花蜜舀出两勺,冲了四杯蜜水。甜香混着墨香漫在屋里,沈清和喝了口,忽然笑了——蜜是甜的,却不腻,像父亲说话的语气,总带着点温柔的软。她拿起圆规,按着教程上的步骤调角度,圆规尖落在宣纸上,画出的第一道弧线竟和父亲的星轨图几乎重合。

江熠拍下这幕时,相机屏幕里映出个巧合:沈清和握笔的姿势,竟和笔记本里沈砚之画星轨时的侧影一模一样。挂钟敲了两下,木盒里的书签轻轻晃,蓝绒线蹭着陶罐,像在和旧时光打招呼。

顾星遥把宣纸叠好,放进铜盒里。绒布衬着纸页,桂花蜜的香从盒缝钻进去,和松节油的味道混在一起,成了很软的气息。她回头时,看见沈清和正用星轨笔在日志本上画星,笔尖落处,小星挨着归期星,画得圆圆满满。

窗外的桂树又飘了片花瓣进来,正好落在铜盒盖上。沈清和伸手接住,花瓣上还沾着露水,凉丝丝的,像父亲当年替她擦汗的手。她把花瓣夹进日志本,和那张“星轨课”宣纸贴在一起——原来有些牵挂从不用等,它早藏在星轨里、蜜罐里,藏在每一次落笔的温柔里,只等某天被懂的人,轻轻拾起。第一百二十一章 绒线缠起未竟言

观测室的挂钟刚过凌晨,沈清和忽然起身走到樟木箱前,蹲下身翻找时,指尖碰着个冰凉的金属盒。盒盖扣着铜锁,锁孔形状像枚缩小的星轨仪——正是沈砚之当年常用的那种铜制小锁,钥匙她小时候总见父亲别在星轨笔的笔帽上。

“这是他装工具的盒子。”沈奶奶凑过来,指腹擦过盒身的刻痕,“那年清和说要学画星轨,他连夜刻了这盒子,说等你学会用圆规,就把这套绘图工具给你。”顾星遥递过台灯,暖黄的光落在盒身,才看清刻痕是串细小的星图,正是“归期”星的运行轨迹,只是在末端多了颗歪歪扭扭的小星,像孩子随手添的笔触。

陆沉从木盒里翻出那支蓝绒星轨笔,笔帽上果然挂着枚铜钥匙。钥匙插进锁孔时“咔嗒”轻响,盒盖弹开的瞬间,桂香混着松节油的味道漫出来——底层铺着块绒布,放着圆规、量角器和几支不同粗细的铅笔,最上面压着张折叠的宣纸,纸上用墨笔写着“给清和的星轨课”。

“是他写的教程。”沈清和展开宣纸,指尖抖得更厉害。纸页边缘已经发脆,字迹却依旧清晰,开头写着“第一课:认星不必急,先看风动桂花香”,下面画着简单的星图,旁边用红笔批注:“清和怕黑,观测时带块桂花糕,甜香能壮胆”。翻到后半页,忽然看见段被墨点盖住的话,凑近了才看清是“若我不在,让星轨替我讲”,墨点晕得边缘发毛,像是写时停了很久,才狠心落下。

江熠举着相机拍宣纸,镜头里忽然映出顾星遥的手——她正把那半片蓝绒线往星轨笔上缠。绒线是旧的,线尾的蜡迹蹭过笔杆,竟正好和笔身原本的绒线纹路对上。“原来该这么缠。”她轻声说,指尖顺着纹路绕完最后一圈,蓝绒在灯光下连成完整的圈,像把散落的牵挂终于系在了一起。

沈奶奶忽然想起什么,转身从柜里抱出个陶罐。罐口封着油纸,揭开时飘出阵更浓的桂香——是罐桂花蜜,罐身贴着张泛黄的纸条,写着“1990年秋,清和摘的桂”。“那年他说要酿蜜,等你出嫁时当喜糖。”沈奶奶声音发哑,“后来……就一直封在这儿了。”

陆沉忽然“呀”了声,指着星仪的目镜。众人凑过去看,镜筒里“归期”星的光晕正慢慢散开,刚才靠近的小星忽然亮了些,两道光轨交叠处,竟像落了片桂花的影子。“星图里没标这个。”他翻出沈砚之的日志,某页空白处用铅笔描了个小桂花图案,旁边写着“清和若见此星,便知我在笑”。

沈清和拿起那支缠好绒线的星轨笔,笔尖轻碰宣纸的星图。笔杆是温的,绒线软得像父亲的手——小时候她总嫌笔杆凉,父亲就用绒线缠了又缠,说“这样就不冻手了”。此刻笔尖落在“归期”星的位置,忽然想起十岁那年,她偷拿父亲的笔乱画,父亲没怪她,反倒握着她的手,在纸上画了颗小星:“这是清和星,永远跟着归期星。”

顾星遥把陶罐里的桂花蜜舀出两勺,冲了四杯蜜水。甜香混着墨香漫在屋里,沈清和喝了口,忽然笑了——蜜是甜的,却不腻,像父亲说话的语气,总带着点温柔的软。她拿起圆规,按着教程上的步骤调角度,圆规尖落在宣纸上,画出的第一道弧线竟和父亲的星轨图几乎重合。

江熠拍下这幕时,相机屏幕里映出个巧合:沈清和握笔的姿势,竟和笔记本里沈砚之画星轨时的侧影一模一样。挂钟敲了两下,木盒里的书签轻轻晃,蓝绒线蹭着陶罐,像在和旧时光打招呼。

顾星遥把宣纸叠好,放进铜盒里。绒布衬着纸页,桂花蜜的香从盒缝钻进去,和松节油的味道混在一起,成了很软的气息。她回头时,看见沈清和正用星轨笔在日志本上画星,笔尖落处,小星挨着归期星,画得圆圆满满。

窗外的桂树又飘了片花瓣进来,正好落在铜盒盖上。沈清和伸手接住,花瓣上还沾着露水,凉丝丝的,像父亲当年替她擦汗的手。她把花瓣夹进日志本,和那张“星轨课”宣纸贴在一起——原来有些牵挂从不用等,它早藏在星轨里、蜜罐里,藏在每一次落笔的温柔里,只等某天被懂的人,轻轻拾起。

上一章 第一百二十章 星轨重描旧年光 星遥熠月共沉渊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蜜香漫过旧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