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星遥熠月共沉渊
本书标签: 现代  重生 

第一百二十二章 蜜香漫过旧星图

星遥熠月共沉渊

沈清和把夹着桂花的日志本合上时,铜盒盖忽然轻轻动了动。顾星遥正往盒里铺新剪的绒布,见状笑着推了推眼镜:“许是风,也可能是沈伯伯在看——瞧你把星轨画得这样齐整,他该放心了。”

话音刚落,陆沉忽然从观测仪前直起身,手里捏着沈砚之的日志本翻得哗哗响。“你们看这个!”他把本子递过来,某页用红铅笔标注的星历旁,压着张半透明的描图纸,上面是用铅笔拓的星轨图,轨迹末端有个淡得几乎看不见的小圈,旁边写着“1997.9.15,清和第一次自己画星轨,线歪得像小蛇,却比任何星都亮”。

沈清和的指尖落在“1997”上时顿住了。那年她十二岁,偷拿父亲的圆规在草稿纸上画星,画得歪歪扭扭还不肯承认,父亲就蹲在她旁边,用描图纸拓下她的“作品”,说要留着当纪念。她原以为那些草稿早被扔掉了,没想到竟被压在日志本里,纸页边缘的折痕都磨得发毛,显然被人反复看过。

“这日子……”顾星遥忽然轻咦一声,翻出手机查日历,“那天是秋分,也是沈伯伯当年去天文台出差的前一天。”她话音刚落,江熠忽然指着陶罐笑了:“你们看罐底!”

众人凑过去,才发现陶罐底部用指甲刻着个小小的“秋”字,旁边还有串模糊的数字,仔细辨认竟是“97.9.14”——正是父亲出差前一天。沈奶奶抹了把眼角:“那天他酿完蜜,说要去给清和买新圆规,回来时手里攥着这罐蜜,说‘等我回来,就教她用新工具画星’。”

陆沉忽然想起什么,转身往观测室外跑,片刻后抱着个旧帆布包回来,包里是个蒙着布的木架子。“这是沈伯伯当年做的星轨模型架,我爸说他走前特意嘱咐,等清和能画出完整星图,就把这个给她。”他掀开布,架子上刻着圈细密的刻度,架脚缠着圈褪色的蓝绒线,和星轨笔上的绒线竟是同一种质地。

沈清和把模型架摆在樟木箱上,刚要伸手碰,顾星遥忽然递来双白手套:“别留指纹,沈伯伯怕潮,当年做这架子时刷了三层清漆,就盼着能放久些。”她戴着手套调整架子角度,忽然发现架顶有个小凹槽,形状正好能卡住那支蓝绒星轨笔。

“原来笔是要放在这儿的。”沈清和把笔卡进凹槽,笔杆与架子的刻痕严丝合缝,蓝绒线顺着架脚的纹路垂下来,像条柔软的银链。这时江熠举着相机走到窗边,忽然喊了声“别动”——窗外的月光正好落在模型架上,笔杆的影子投在日志本上,竟和沈砚之画的“归期星”轨迹完全重合。

沈奶奶端来刚热好的桂花糕,盘子里垫着张油纸,纸上是她刚剪的桂花图案。“你爸总说,甜东西能让人心里亮堂。”她把一块糕递给沈清和,“那年你说怕黑不敢去观测台,他就每天给你带块桂花糕,说‘吃了甜糕,连星星都变甜了’。”

沈清和咬了口糕,清甜混着桂香在舌尖散开,忽然想起十岁那年的冬夜,她窝在父亲怀里看星图,父亲给她讲“归期星”的传说,说这颗星总会等它的小星靠近,就像大人等孩子长大。当时她不懂,只盯着父亲缠了绒线的笔杆看,说“笔比星星暖”,父亲笑着把笔塞给她:“等你能画出归期星,就把它送给你。”

“现在画出来了。”顾星遥轻声说。沈清和低头看模型架上的笔,忽然发现笔帽上的铜钥匙在月光下泛着光,钥匙孔里卡着片细小的桂花——想来是刚才翻找时不小心掉进去的,此刻却像特意嵌在那里的装饰。

陆沉翻到日志本最后一页,发现夹着张泛黄的便签,上面是沈砚之的字迹:“若清和见此架,便知我从未走远——星轨会记着,桂香会记着,连缠笔的绒线都记着。”便签背面粘着颗干缩的桂花,是1990年沈清和摘的那批,花瓣虽干了,却还留着淡淡的黄。

挂钟敲过三点,观测仪的目镜里忽然闪过微光。沈清和凑过去看,“归期星”旁的小星正慢慢变亮,两道光轨交叠处,竟像落了片桂花糕的影子。她回头时,看见顾星遥正把桂花蜜倒进个小瓷瓶,瓶身上贴着张新纸条,写着“2024.9.1,清和的星轨”。

“蜜能存很久。”顾星遥把瓷瓶放进铜盒,“就像有些话,不用急着说,等风把桂香吹过来,自然就听见了。”沈清和拿起星轨笔,在日志本新的一页画了颗圆圆满满的星,旁边写着“爸爸,我学会了”。

窗外的桂树又飘了片花瓣进来,落在模型架的凹槽里,正好垫在星轨笔下方。绒线轻轻晃了晃,像谁在温柔地应了声。

上一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绒线缠起未竟言 星遥熠月共沉渊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星轨缠上旧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