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局的日光灯在深夜显得格外刺眼。陆昭然推开会议室的门,将信封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沈翊站在窗前,背影在玻璃上投下一道模糊的剪影,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那支从不离身的素描笔。
"技术组已经去查信件的来源了。"陆昭然戴上手套,轻轻展开那封信。纸张是上等水彩纸,边缘有手工裁剪的痕迹,字迹用钢笔书写,力道均匀,笔锋带着艺术字般的修饰。
沈翊走近,松节油和颜料的气息若有若无地萦绕在陆昭然鼻尖。他盯着那行字看了许久,突然说:"3.1415926...这不是随便写的数字。"
"圆周率?"
"不仅是数学概念。"沈翊从公文包里取出一本厚重的艺术史,"这是π的前几位,也是几个重要艺术事件的年份数字组合。"他快速翻动书页,"公元314年,罗马最早的基督教艺术出现;1592年,文艺复兴晚期威尼斯画派鼎盛时期;6可能指代第六世纪..."
陆昭然皱眉:"凶手在用艺术史时间线规划谋杀?"
"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展'。"沈翊的声音越来越低,"他在重现各个时期的经典作品,《坠落的天使》是19世纪,《维纳斯的诞生》是文艺复兴..."
会议室门被推开,技术组的小张急匆匆走进来:"陆队,有发现!两名受害者都毕业于同一所学校——城北的明德艺术学院,林媛是2014届油画系,这次的受害者苏雯是2012届雕塑系。"
陆昭然立刻站起身:"查这两届所有学生和教职工名单,重点排查与两人都有交集的男性,178到182厘米,左撇子。"
沈翊突然按住她正要拨电话的手:"等等。"他的手指冰凉,"明德艺术学院...那里有个著名的'π楼',因为建筑平面图是个不规则的圆形,被学生们戏称π楼。"
陆昭然感到一阵电流般的预感:"你认为下一个地点..."
"3.1415926..."沈翊轻声重复,"如果3代表3号楼,14是楼层,15926是房间号...但学校没有这么高的楼..."
"或者3月14日。"陆昭然突然说,"圆周率日。"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拿起外套冲向门口。
警车划破夜色,陆昭然单手握着方向盘,另一只手拨通局里电话:"立刻联系明德艺术学院,查一下3月14日——也就是明天,学校有什么特别活动。"
沈翊坐在副驾驶,借着路灯的光快速翻阅两名受害者的资料:"林媛和苏雯在校期间都参加过同一个社团——古典艺术研究会。"
"指导老师是谁?"
"名单上写着..."沈翊突然停住,"周慕言,42岁,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西方艺术史。"
陆昭然瞥了一眼资料上的照片——一个面容儒雅的中年男子,戴着金丝眼镜,笑容温和。"身高?"
"档案上写18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