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终于稍稍放松,坐在窗前思考着未来的路该如何走。既然已经被卷入宫廷漩涡,就必须学会在其中游泳,否则只会被淹没。
第二天,我照常去御书房帮皇帝整理文书。这一次,他给我的不是账册,而是一摞奏章。
「这些是各地官员上报的民生状况,你替朕整理一下,特别关注灾情和赋税问题。」
我领命开始工作,很快就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多地报告说收成良好,但申请减免赋税;有些地区明明发生水灾,却称粮产丰收。这些矛盾的报告背后,必有隐情。
我小心地在每份奏章上做了标记,并写下自己的疑问。当皇帝看到我的批注时,嘴角微微上扬:
「林才人果然慧眼如炬。这些地方的官员,要么贪污渎职,要么结党营私。朕正愁找不到证据,你这一整理,许多问题就显露出来了。」
我惊讶地看着他:「皇上早就知道这些问题?」
「朕登基三年,深知朝中积弊甚多。但要清理这些蛀虫,没有确凿证据是不行的。」他意味深长地看着我,「你的算术和缜密思维,正是朕需要的。」
我这才明白,皇帝让我查账,并不仅仅是为了揪出宁国公,而是要借我之手梳理整个朝堂的贪腐问题。
「皇上,臣女只怕才疏学浅,难当重任。」我诚惶诚恐地说。
「无妨,」皇帝笑了,「朕自会保你安全。你只需按照自己的判断做事即可。」
从那天起,我的工作范围从户部账册扩展到了各地奏章,甚至包括一些朝中大臣的私人书信。我渐渐成了皇帝的一双「隐形眼睛」,帮他发现那些隐藏在朝堂之下的秘密。
而随着我掌握的秘密越来越多,我在宫中的处境也越来越微妙。一方面,皇帝对我愈发信任,经常在深夜召我入宫密谈;另一方面,朝中各派势力也开始注意到我这个小小才人的异常影响力。
有一天,淑妃派人秘密邀我去她的宫中,我不得不前往。
「林才人,」淑妃开门见山,「皇上近来对你宠信有加,连皇后都有所耳闻。」
我立刻表明态度:「娘娘明鉴,臣女不过是帮皇上整理文书,并无非分之想。」
「我不是这个意思,」淑妃意味深长地说,「皇上器重你的才能,这是好事。但你要知道,宫中暗流涌动,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我谨慎地问:「娘娘有何指教?」
「宁家虽然暂时失势,但他们在朝中根基深厚,不会就此罢休。而且,」她压低声音,「太子一派对你颇为警惕,认为你可能成为皇上废太子另立新储的棋子。」
我心中一惊:「臣女从未有此想法!」
「我相信你,」淑妃点点头,「但宫中人多眼杂,流言蜚语难以避免。我今日叫你来,是想告诫你:保持低调,不要轻易卷入储位之争。」
我深深行了一礼:「谢娘娘提点,臣女定当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