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半夜,林间的风卷着湿冷的潮气,顺着领口往骨缝里钻。静若散人刚想去看看看蓝晏的情况,眼角余光就瞥见蓝晏唇边溢出的暗红血迹,心头猛地一紧。她素来不是冷眼旁观之人,只是常年独行江湖,习惯了先存三分谨慎——毕竟人心叵测,纵是救了他,也难保对方是不会对她起别的心思
但此刻见他脸色苍白如纸,连呼吸都带着滞涩的痛意,那点谨慎便被恻隐压了下去。她抬手在腰间储物袋上轻轻一拂,指尖掠过袋口繁复的云纹,摸出一只通体莹白的玉瓶,递过去时,指尖的微凉几乎要透过玉瓶渗出来:“你刚呕了血,这是专治内伤的‘凝脉丸’,先吃一粒吧。”
瓶身小巧,却透着温润的光泽,显然不是凡物。但她递得自然,仿佛只是递过一块寻常糕点,半句多余的话都没有。她心里自有盘算:珍稀药材固然宝贵,可也犯不着在一个重伤之人面前藏着掖着,只是更贵重的“回春丹”还得收着,毕竟彼此底细未明,贸然显露,反倒容易惹来祸端。
蓝晏接过玉瓶时,指腹不经意擦过她的指尖,那点凉意比玉瓶更清冽,像沾了晨露的兰叶。他抬眸望她 后半夜,林间的风卷着湿冷的潮气,顺着领口往骨缝里钻。静若散人刚想去看看看蓝晏的情况,眼角余光就瞥见蓝晏唇边溢出的暗红血迹,心头猛地一紧。她素来不是冷眼旁观之人,只是常年独行江湖,习惯了先存三分谨慎——毕竟人心叵测,纵是救了他,也难保对方是不会对她起别的心思
但此刻见他脸色苍白如纸,连呼吸都带着滞涩的痛意,那点谨慎便被恻隐压了下去。她抬手在腰间储物袋上轻轻一拂,指尖掠过袋口繁复的云纹,摸出一只通体莹白的玉瓶,递过去时,指尖的微凉几乎要透过玉瓶渗出来:“你刚呕了血,这是专治内伤的‘凝脉丸’,先吃一粒吧。”
瓶身小巧,却透着温润的光泽,显然不是凡物。但她递得自然,仿佛只是递过一块寻常糕点,半句多余的话都没有。她心里自有盘算:珍稀药材固然宝贵,可也犯不着在一个重伤之人面前藏着掖着,只是更贵重的“回春丹”还得收着,毕竟彼此底细未明,贸然显露,反倒容易惹来祸端。
蓝晏接过玉瓶时,指腹不经意擦过她的指尖,那点凉意比玉瓶更清冽,像沾了晨露的兰叶。他抬眸望她,眼底盛着明了的谢意,唇角牵起一抹浅淡的笑意,虽因喉间不适未能说话,那笑意却温温和和地漫开来,冲淡了几分病气。他倒出一粒药丸,是莹润的琥珀色,凑近时能闻到淡淡的草木清香,毫不犹豫地咽了下去。药丸入喉即化,一股温和的暖流顺着喉咙滑下,缓缓淌过受损的经脉,竟让那撕裂般的疼痛减轻了不少。
“今夜就先将就着吧。”静若散人收回目光,望向天边隐约泛起的鱼肚白,声音里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笃定,“再过一个时辰天该亮了,等天亮我们就下山。”她说话时,顺手拨了拨身前的篝火,火星噼啪溅起,映得她眼睫上仿佛落了细碎的金辉。
蓝晏顺从地点头,目光落在她忙碌的侧脸上,心头那点因悸动而起的慌乱,竟奇异地安定下来。他素来习惯了运筹帷幄,何时这般被动地听人安排过?可此刻听着她清悦的声音,看着她为篝火添柴的身影,竟觉得这样的“被安排”,也并非不能接受。
静若散人见火堆火势渐弱,想着天亮前正是寒气最重的时候,得把火添得旺些才好。她转身想去不远处抱些枯枝,刚直起身,火堆里突然“啪”地一声爆响,几粒滚烫的火星猛地蹦起,直直落在她鬓边的发带上。
“嘶——”她低呼一声,反应极快地抬手去扯。那发带是寻常锦缎所制,遇火便蜷曲起来,她急切间没留意方向,只一股脑地将发带扯了下来,却不料动作太急,发带脱手飞出,不偏不倚地落进了熊熊燃烧的火堆里,转瞬间就被火苗舔舐成了灰烬。
她愣在原地,下意识地抬手去扶头发。平日里她头发浓密,都是靠这根发带配合素银兰花钗固定着,如今发带一没,那支兰花钗也顺着散开的发丝“叮”一声滑落在地,乌黑的青丝顿时如瀑布般披散下来,被林间的夜风吹得乱舞,几缕发丝甚至缠上了她的脸颊,倒真有几分像她自己调侃的“疯婆子”模样。
她蹲下身去捡那支银钗,指尖刚触到冰凉的钗身,就见一道白色的影子从眼前飘过。抬头时,正望见一根素白的带子落在自己面前的草地上。
那是……蓝晏的抹额。
她这才注意到,不知何时,蓝晏竟已走到了她身边。他大约是情急之下赶过来帮忙,动作间牵扯了伤势,脸色又白了几分,唇瓣紧抿着,额角渗出细密的薄汗,却依旧挺直着脊背,目光落在她散乱的头发上,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无措。
静若散人对姑苏蓝氏的规矩略有耳闻,知道这抹额是蓝氏弟子的象征,据说还是先祖定下的规矩,寓意着“自我规束”,向来只有至亲之人能触碰。可此刻,她的注意力全被那抹额本身吸引了——一指宽的素白锦缎,边缘用银丝线绣着细密的卷云纹,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针脚细密,一看便知是精工细作。
她本就偏爱素净雅致的物件,此刻见了这般合心意的东西,哪里还顾得上什么规矩忌讳,捡起抹额就抬头看向蓝晏,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子:“青衡君,我储物袋里什么都备了,偏巧没带备用发带。这般披头散发的,实在失礼,你这抹额……可否借我一用?”
她说话时,林间的风又吹了过来,几缕调皮的发丝趁机糊了她一脸。她下意识地抬手去扒拉,手指不经意间勾了一下那抹额的结,本是松松系着的结竟“啪”地散开了,成了一根完整的带子。
她丝毫没留意到蓝晏瞬间僵硬的身体,也没看到他骤然加深的眼底色泽,只把那根散开的抹额在他面前晃了晃,语气里带着几分急切:“青衡君?你看,这样正好能束发,我就借一晚,明日下山买了新的发带就还你,行不行?”
蓝晏望着她被风吹乱的发丝,望着她手里那根象征着蓝氏尊严与规束的抹额,望着她清澈坦荡、满是期待的眼睛,喉结不由自主地滚动了一下。他想说些什么,比如“此乃蓝氏重器,不可轻借”,比如“男女授受不亲”,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无法抑制的点头。
“……好。”他听见自己用嘶哑的声音应道,连他自己都惊讶于这份顺从。
静若散人顿时笑开了,眉眼弯弯,像盛满了春风。她捡起地上的素银兰花钗,先用那抹额将披散的长发松松一束,再把银钗斜斜插入发髻固定住。动作间,几缕碎发从鬓边垂落,衬得她脖颈愈发莹白修长,那根素白的抹额绕在乌黑的发丝间,竟有种说不出的和谐好看。
蓝晏站在原地,目光胶着在她发间那抹刺目的白色上,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又酸又软。他看着她转身继续添柴火,火光跳跃在她侧脸,映得她下颌线柔和温润,发间的抹额也染上了一层暖融融的光晕。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猛地回过神来,僵硬地移开视线,闭上眼,脑海里却反复回响着一个念头——
命中注定……
这定是命中注定。
蓝氏的抹额,除了“自我规束”,还有一层从未对外人言说的含义。先祖蓝安曾留下遗训:“抹额者,非命定之人、倾心之辈,不可解,不可赠。” 千百年来,这规矩在蓝氏内部代代相传,早已刻进了每个蓝氏子弟的骨血里。
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将抹额解下,亲手交到一个女子手中,更没想过,看着她用自己的抹额束发,心头涌起的不是冒犯,而是难以言喻的悸动。
“青衡君?你怎么了?”静若散人添完柴火,回头见他一直闭着眼,脸色似乎不太好,还以为他又牵动了伤势,不由得关切地问了一句,“是不是伤口又疼了?”
蓝晏缓缓睁开眼,目光落在她发间的抹额上,声音低哑得近乎耳语:“无事。”
静若散人见他确实不像难受的样子,便也不再多问,只当他是宗主架子重,心疼自己的抹额了,便笑着安慰道:“你放心,我定会小心些用,明日一早就还你,保证完好无损。”
蓝晏看着她坦然的笑容,心里轻轻叹了口气。还?或许……不必还了。
天快亮时,林间的雾气渐渐浓了起来。静若散人顾虑蓝晏伤势未愈,让他跟在自己身后,她在前头探路。蓝晏跟在她身后,目光总是不由自主地落在她的背影上——乌黑的长发用他的抹额束着,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晃动,那抹素白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像一根无形的线,悄悄系住了他的目光。
他想起昨夜她束发时的模样,想起她亮着眼睛问“行不行”时的神态,想起她发丝间那抹属于他的白色……心头那点异样的情愫,像初春的藤蔓,悄无声息地蔓延开来,缠得他心口微微发紧,却又带着一丝隐秘的甜。
下山的路走得不快,直到天边彻底亮起,才终于看到了山脚下的城镇轮廓。静若散人直接将蓝晏送到了镇上的客栈——她昨夜救他时,从他随身携带的玉佩上看到了“蓝”字,又想起他说自己是姑苏蓝氏子弟,便猜他的弟子们多半会在此处落脚。
客栈门口守着两个蓝氏弟子,见到蓝晏的身影,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爆发出狂喜,匆忙迎了上来,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宗主!您回来了!您没事吧?”
昨夜发现宗主失踪,整个队伍都快急疯了,大部分弟子都出去寻找,只留了他们两个守着行李马匹。这一夜,他们几乎是在煎熬中度过的,生怕宗主出了什么意外。
蓝晏点点头,用依旧嘶哑的声音问道:“其他人呢?”
“弟子们都出去寻您了,”其中一个弟子连忙回道,“我这就去放信号弹召他们回来!”
蓝晏“嗯”了一声,看着那弟子匆匆跑去准备信号弹,才转过身看向静若散人,语气里带着几分歉意:“晓姑娘,一路劳烦,是我怠慢了。”
那两个留守的弟子这才注意到自家宗主身边还跟着个女子,目光先是被她的容貌吸引,随即就像被施了定身咒般,死死地盯着她的头发——
那、 林间的风卷着湿冷的潮气,顺着领口往骨缝里钻。静若散人刚将那瓶压制蛇毒的药丸递过去,眼角余光就瞥见蓝晏唇边溢出的暗红血迹,心头猛地一紧。她素来不是冷眼旁观之人,只是常年独行江湖,习惯了先存三分谨慎——毕竟人心叵测,纵是救了他,也难保对方是什么身份来历。
但此刻见他脸色苍白如纸,连呼吸都带着滞涩的痛意,那点谨慎便被恻隐压了下去。她抬手在腰间储物袋上轻轻一拂,指尖掠过袋口繁复的云纹,摸出一只通体莹白的玉瓶,递过去时,指尖的微凉几乎要透过玉瓶渗出来:“你刚呕了血,这是专治内伤的‘凝脉丸’,先吃一粒吧。”
瓶身小巧,却透着温润的光泽,显然不是凡物。但她递得自然,仿佛只是递过一块寻常糕点,半句多余的话都没有。她心里自有盘算:珍稀药材固然宝贵,可也犯不着在一个重伤之人面前藏着掖着,只是更贵重的“回春丹”还得收着,毕竟彼此底细未明,贸然显露,反倒容易惹来祸端。
蓝晏接过玉瓶时,指腹不经意擦过她的指尖,那点凉意比玉瓶更清冽,像沾了晨露的兰叶。他抬眸望她,眼底盛着明了的谢意,唇角牵起一抹浅淡的笑意,虽因喉间不适未能说话,那笑意却温温和和地漫开来,冲淡了几分病气。他倒出一粒药丸,是莹润的琥珀色,凑近时能闻到淡淡的草木清香,毫不犹豫地咽了下去。药丸入喉即化,一股温和的暖流顺着喉咙滑下,缓缓淌过受损的经脉,竟让那撕裂般的疼痛减轻了不少。
“今夜就先将就着吧。”静若散人收回目光,望向天边隐约泛起的鱼肚白,声音里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笃定,“再过一个时辰天该亮了,等天亮我们就下山。”她说话时,顺手拨了拨身前的篝火,火星噼啪溅起,映得她眼睫上仿佛落了细碎的金辉。
蓝晏顺从地点头,目光落在她忙碌的侧脸上,心头那点因悸动而起的慌乱,竟奇异地安定下来。他素来习惯了运筹帷幄,何时这般被动地听人安排过?可此刻听着她清悦的声音,看着她为篝火添柴的身影,竟觉得这样的“被安排”,也并非不能接受。
静若散人见火堆火势渐弱,想着天亮前正是寒气最重的时候,得把火添得旺些才好。她转身想去不远处抱些枯枝,刚直起身,火堆里突然“啪”地一声爆响,几粒滚烫的火星猛地蹦起,直直落在她鬓边的发带上。
“嘶——”她低呼一声,反应极快地抬手去扯。那发带是寻常锦缎所制,遇火便蜷曲起来,她急切间没留意方向,只一股脑地将发带扯了下来,却不料动作太急,发带脱手飞出,不偏不倚地落进了熊熊燃烧的火堆里,转瞬间就被火苗舔舐成了灰烬。
她愣在原地,下意识地抬手去扶头发。平日里她头发浓密,都是靠这根发带配合素银兰花钗固定着,如今发带一没,那支兰花钗也顺着散开的发丝“叮”一声滑落在地,乌黑的青丝顿时如瀑布般披散下来,被林间的夜风吹得乱舞,几缕发丝甚至缠上了她的脸颊,倒真有几分像她自己调侃的“疯婆子”模样。
她蹲下身去捡那支银钗,指尖刚触到冰凉的钗身,就见一道白色的影子从眼前飘过。抬头时,正望见一根素白的带子落在自己面前的草地上。
那是……蓝晏的抹额。
她这才注意到,不知何时,蓝晏竟已走到了她身边。他大约是情急之下赶过来帮忙,动作间牵扯了伤势,脸色又白了几分,唇瓣紧抿着,额角渗出细密的薄汗,却依旧挺直着脊背,目光落在她散乱的头发上,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无措。
静若散人对姑苏蓝氏的规矩略有耳闻,知道这抹额是蓝氏弟子的象征,据说还是先祖定下的规矩,寓意着“自我规束”,向来只有至亲之人能触碰。可此刻,她的注意力全被那抹额本身吸引了——一指宽的素白锦缎,边缘用银丝线绣着细密的卷云纹,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针脚细密,一看便知是精工细作。
她本就偏爱素净雅致的物件,此刻见了这般合心意的东西,哪里还顾得上什么规矩忌讳,捡起抹额就抬头看向蓝晏,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子:“青衡君,我储物袋里什么都备了,偏巧没带备用发带。这般披头散发的,实在失礼,你这抹额……可否借我一用?”
她说话时,林间的风又吹了过来,几缕调皮的发丝趁机糊了她一脸。她下意识地抬手去扒拉,手指不经意间勾了一下那抹额的结,本是松松系着的结竟“啪”地散开了,成了一根完整的带子。
她丝毫没留意到蓝晏瞬间僵硬的身体,也没看到他骤然加深的眼底色泽,只把那根散开的抹额在他面前晃了晃,语气里带着几分急切:“青衡君?你看,这样正好能束发,我就借一晚,明日下山买了新的发带就还你,行不行?”
蓝晏望着她被风吹乱的发丝,望着她手里那根象征着蓝氏尊严与规束的抹额,望着她清澈坦荡、满是期待的眼睛,喉结不由自主地滚动了一下。他想说些什么,比如“此乃蓝氏重器,不可轻借”,比如“男女授受不亲”,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无法抑制的点头。
“……好。”他听见自己用嘶哑的声音应道,连他自己都惊讶于这份顺从。
静若散人顿时笑开了,眉眼弯弯,像盛满了春风。她捡起地上的素银兰花钗,先用那抹额将披散的长发松松一束,再把银钗斜斜插入发髻固定住。动作间,几缕碎发从鬓边垂落,衬得她脖颈愈发莹白修长,那根素白的抹额绕在乌黑的发丝间,竟有种说不出的和谐好看。
蓝晏站在原地,目光胶着在她发间那抹刺目的白色上,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又酸又软。他看着她转身继续添柴火,火光跳跃在她侧脸,映得她下颌线柔和温润,发间的抹额也染上了一层暖融融的光晕。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猛地回过神来,僵硬地移开视线,闭上眼,脑海里却反复回响着一个念头——
命中注定……
这定是命中注定。
蓝氏的抹额,除了“自我规束”,还有一层从未对外人言说的含义。先祖蓝安曾留下遗训:“抹额者,非命定之人、倾心之辈,不可解,不可赠。” 千百年来,这规矩在蓝氏内部代代相传,早已刻进了每个蓝氏子弟的骨血里。
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将抹额解下,亲手交到一个女子手中,更没想过,看着她用自己的抹额束发,心头涌起的不是冒犯,而是难以言喻的悸动。
“青衡君?你怎么了?”静若散人添完柴火,回头见他一直闭着眼,脸色似乎不太好,还以为他又牵动了伤势,不由得关切地问了一句,“是不是伤口又疼了?”
蓝晏缓缓睁开眼,目光落在她发间的抹额上,声音低哑得近乎耳语:“无事。”
静若散人见他确实不像难受的样子,便也不再多问,只当他是宗主架子重,心疼自己的抹额了,便笑着安慰道:“你放心,我定会小心些用,明日一早就还你,保证完好无损。”
蓝晏看着她坦然的笑容,心里轻轻叹了口气。还?或许……不必还了。
天快亮时,林间的雾气渐渐浓了起来。静若散人顾虑蓝晏伤势未愈,让他跟在自己身后,她在前头探路。蓝晏跟在她身后,目光总是不由自主地落在她的背影上——乌黑的长发用他的抹额束着,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晃动,那抹素白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像一根无形的线,悄悄系住了他的目光。
他想起昨夜她束发时的模样,想起她亮着眼睛问“行不行”时的神态,想起她发丝间那抹属于他的白色……心头那点异样的情愫,像初春的藤蔓,悄无声息地蔓延开来,缠得他心口微微发紧,却又带着一丝隐秘的甜。
下山的路走得不快,直到天边彻底亮起,才终于看到了山脚下的城镇轮廓。静若散人直接将蓝晏送到了镇上的客栈——她昨夜救他时,从他随身携带的玉佩上看到了“蓝”字,又想起他说自己是姑苏蓝氏子弟,便猜他的弟子们多半会在此处落脚。
客栈门口守着两个蓝氏弟子,见到蓝晏的身影,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爆发出狂喜,匆忙迎了上来,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宗主!您回来了!您没事吧?”
昨夜发现宗主失踪,整个队伍都快急疯了,大部分弟子都出去寻找,只留了他们两个守着行李马匹。这一夜,他们几乎是在煎熬中度过的,生怕宗主出了什么意外。
蓝晏点点头,用依旧嘶哑的声音问道:“其他人呢?”
“弟子们都出去寻您了,”其中一个弟子连忙回道,“我这就去放信号弹召他们回来!”
蓝晏“嗯”了一声,看着那弟子匆匆跑去准备信号弹,才转过身看向静若散人,语气里带着几分歉意:“晓姑娘,一路劳烦,是我怠慢了。”
那两个留守的弟子这才注意到自家宗主身边还跟着个女子,目光先是被她的容貌吸引,随即就像被施了定身咒般,死死地盯着她的头发——
那、那发间系着的,不正是他们宗主从不离身的抹额吗?!
要知道,他们蓝氏的抹额,那是比性命还金贵的东西!非父母妻儿,绝不可触碰,更别说系在旁人头上了!宗主这是……这是……
两个弟子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同样的震惊和狂喜——难道,他们很快就要有宗主夫人了?
静若散人被这两个弟子看得有些不自在,她本就不是喜欢应酬的性子,此刻见蓝晏已经安全抵达,便想着尽快告辞。她对着蓝晏微微颔首:“青衡君既已平安归队,我也该启程回家了。就此别过,不再叨扰。”
蓝晏下意识地想挽留:“晓姑娘,不如……”
话未说完,就见静若散人已经足尖一点,召出一柄通体莹白的长剑,足尖踏上剑鞘,回头冲他挥了挥手,声音随着风飘过来:“抹额我下山买了发带就差人送还!后会有期!”
话音未落,那道白色的身影已经御剑而起,像一道流光般消失在天际,连带着他那根素白的抹额,也随着她的身影,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里。
蓝晏站在原地,望着她消失的方向,久久没有回神。颈间似乎还残留着她发丝拂过的触感,鼻尖仿佛还萦绕着她身上淡淡的兰香,而那根象征着“命定”的抹额,此刻正系在她的发间,随着她的身影,去往不知名的远方。
他抬手抚上自己空荡荡的额间,那里本该系着蓝氏的规束,此刻却空落落的,心口却被一种陌生的、满溢的情绪填满了。
那两个弟子凑上前来,小心翼翼地问道:“宗主,那位姑娘……”
蓝晏收回目光,眼底的温柔尚未褪去,唇边竟牵起一抹极浅的笑意,那是他们从未在宗主脸上见过的柔和。
“她叫晓清弦,”他轻声道,像是在说给弟子听,又像是在自言自语,“是抱山散人座下弟子,道号静若。”
是他的救命恩人,也是……他命中注定的人。
远处,信号弹在天空炸开绚烂的光芒,可蓝晏的目光,却依旧望着静若散人离去的方向,仿佛那道白色的身影,已经深深烙印在了他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