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高中部的钢琴少女
本书标签: 校园 

破碎与重建

高中部的钢琴少女

柏林音乐学院的申请表格在佳瑶瑶面前摊开,像一张等待填写的命运答卷。她咬着笔帽,盯着"申请动机"那一栏发呆。电脑屏幕上,写了一半的德文草稿闪烁着光标,旁边是母亲帮她修改的红色批注。

琴房的门被轻轻推开,林教授端着茶杯走进来——最近她泡的蜂蜜柠檬茶已经进步很多,至少不会把柠檬籽也泡进去了。

"写到哪里了?"母亲放下茶杯,目光扫过屏幕。

"还在想怎么表达我的音乐理念。"佳瑶瑶揉了揉太阳穴,"用德语写学术性文章太难了。"

林教授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用中文写吧,我帮你翻译。"

佳瑶瑶惊讶地抬头。母亲主动提出帮忙?而且是用她精通但一直反对佳瑶瑶专门学习的德语?

"妈......"

"你在犹豫。"林教授直接指出,语气不是质问,而是观察,"不确定是否真的想去?"

佳瑶瑶转动着手中的笔:"不是不确定想去,是......不确定是否应该去。"她抬头直视母亲的眼睛,"我走了,您一个人......"

"我独自生活了三十八年,佳瑶瑶。"林教授的声音罕见地带上了一丝幽默,"在你出生前就能照顾好自己。"

但您快乐吗?佳瑶瑶把这个问题咽了回去。相反,她问出了另一个盘旋在心头已久的问题:"妈,如果......如果外婆当年没有生病,您会跟杰森一起去茱莉亚吗?"

琴房里突然安静得能听见墙上挂钟的滴答声。林教授的手指轻轻敲打着茶杯边缘,眼神飘向窗外的梧桐树。

"会。"最终她轻声回答,"我会去,然后很可能不会回来,不会遇见你父亲,不会有你。"她的目光回到佳瑶瑶脸上,"所以这个问题没有意义,人生不能重来。"

"但您后悔吗?"

"每一天。"这个坦诚的回答让佳瑶瑶心头一震,"但看到你坐在钢琴前的样子,那些后悔会减轻一些。"

佳瑶瑶突然明白了母亲对她的严苛要求背后隐藏的复杂情感——那不仅是望女成凤的期待,更是一个放弃梦想的人对另一种可能性的执念。

"妈,如果我去德国,您会......"

"我会每周日晚上七点等你视频通话。"林教授干脆地说,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角,"现在,把你真正的想法写下来,别想太多修辞。真实的音乐不需要装饰,真实的你也是。"

她离开后,佳瑶瑶重新面对电脑屏幕。这一次,文字如泉水般涌出:

"我学习钢琴十五年,但直到最近两年才真正理解音乐是什么。它不只是完美的技巧和精准的音符,更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是跨越时空的情感对话。在柏林音乐学院,我希望找到属于自己的音乐语言,一种能连接中国古典美学与西方现代技法的表达方式......"

写完后,佳瑶瑶惊讶地发现自己在结尾处加上了这样一段:

"这首随申请附上的原创作品《重逢》,改编自我母亲年轻时创作的《未完成的梦》。我希望通过它表达一种信念:有些梦看似中断,其实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继续。"

打印出文稿,佳瑶瑶走向母亲的卧室。门虚掩着,她轻轻推开,看到林教授坐在书桌前,面前摊开着杰森音乐会的节目单,手指轻抚过上面《雨滴前奏曲》的字样。

佳瑶瑶悄悄退回,决定明天再请母亲帮忙翻译。有些时刻,需要独处才能消化。

申请材料寄出一周后,佳瑶瑶收到了柏林音乐学院的视频面试通知。那天早上,家里气氛紧张得能拧出水来。林教授反复调试网络连接,调整摄像头角度,甚至换了三套衣服——这对一向衣着简朴的她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妈,是我面试,不是您。"佳瑶瑶忍不住说。

林教授停下整理衣领的手:"我知道。只是......"她罕见地语塞,"希望给他们留个好印象。"

视频接通后,屏幕那边是三位严肃的德国教授。面试进行得很顺利,直到主考官问到一个问题:"你母亲是钢琴教育家,这对你的音乐风格有什么影响?"

佳瑶瑶深吸一口气:"我母亲教会我技巧,但我的朋友教会我灵魂。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弹琴只是为了满足她的期待,直到遇见两个朋友,她们让我明白音乐可以是一种对话,而不仅仅是完美的独白。"

她看到母亲站在镜头外,表情难以捉摸。

"有趣的是,"佳瑶瑶继续道,"最近我发现母亲年轻时也曾尝试创作,她的作品《未完成的梦》充满了我在她教学中从未见过的情感表达。这让我意识到,每个老师都曾经是学生,每个父母都有我们不了解的梦想。"

面试结束后,林教授沉默地关上电脑,走出房间。佳瑶瑶以为她生气了,直到晚饭时,母亲突然说:"你说得对。"

"什么?"

"关于我......和我的梦想。"林教授的声音很轻,但足够清晰,"我不希望你重复我的路,佳瑶瑶。这就是为什么......"她停顿了一下,"如果你被录取,我会支持你去德国。"

佳瑶瑶的筷子掉在桌上。这是母亲第一次明确表态支持她出国留学。

"谢谢您,妈。"她轻声说,眼眶发热。

林教授只是点点头,继续吃饭,但佳瑶瑶注意到她的手微微发抖。

录取通知在一个雨天到来。佳瑶瑶独自在家,拆开那封厚重的国际邮件时,手指不听使唤地颤抖。信纸上是正式的录取通知和全额奖学金授予书,落款处有音乐学院院长的亲笔签名。

她第一时间给母亲打电话,但无人接听。接着打给诗悦悦和亚濯濯,时差关系,美国那边是凌晨,但诗悦悦还是在半梦半醒间发出了足以震破耳膜的尖叫。

"我就知道!天啊!我们要在欧洲团聚了!从罗德岛飞柏林只要——等等我查一下——"

亚濯濯清醒的声音插进来:"恭喜,瑶瑶。这是你应得的。"

挂断电话,佳瑶瑶坐在钢琴前,手指自动找到《重逢》的旋律。这首改编自母亲作品的曲子已经成为她最近的日常练习,每一个音符都浸透着对过去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期待。

琴声被开门声打断。林教授浑身湿透地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同样湿淋淋的文件袋。

"妈?您怎么......"

"我去办了你的留学资金证明和担保材料。"林教授脱下滴水的风衣,"怕邮件太慢耽误签证申请。"

佳瑶瑶看着母亲湿漉漉的头发和衣服,胸口像被什么东西重重撞了一下。那个总是冷静自持的林教授,居然冒雨去为她准备材料?

"我......我被录取了。"佳瑶瑶举起那封信,"全额奖学金。"

林教授的表情凝固了一瞬,然后微不可察地松弛下来:"很好。"只有两个字,但佳瑶瑶听出了其中隐藏的骄傲与不舍。

那天晚上,佳瑶瑶路过母亲卧室时,听到里面传来钢琴声——是《未完成的梦》,但弹到一半突然停下,取而代之的是压抑的啜泣声。她轻轻推开门缝,看到母亲坐在小电子琴前,手中拿着她小时候的照片。

佳瑶瑶悄悄关上门,胸口疼得无法呼吸。她回到自己房间,打开电脑,开始查询柏林到纽约的航班信息。卡内基音乐厅的网站上,杰森·威廉姆斯的独奏会还有余票。

签证、机票、行李清单......接下来的日子像做梦一样忙碌而模糊。林教授变得异常沉默,但事无巨细地帮佳瑶瑶准备着一切,从转换插头到防寒衣物,甚至亲手缝制了一个小布袋,里面装着家乡的土壤——"防止水土不服",她这样解释。

出发前一天晚上,佳瑶瑶在琴房整理乐谱,林教授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信封。

"给你的。"她将信封放在钢琴上,"明天到德国后再打开。"

佳瑶瑶拿起信封,分量比想象中重:"这是什么?"

"一些......你可能需要的东西。"林教授转身要走,又停住脚步,"我请庄姨在机场接你,她会帮你安顿好一切。"

"妈,"佳瑶瑶突然说,"跟我一起去卡内基吧。下个月,杰森的音乐会。"

林教授的背脊明显僵硬了:"我......"

"就当是送我出国前的最后一次旅行。"佳瑶瑶轻声请求,"我们可以一起去纽约,然后再从那里飞柏林。"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最终,林教授微微点头:"......我考虑一下。"

这个模棱两可的回答已经是巨大进步。佳瑶瑶微笑着打开钢琴,弹起《重逢》。这一次,母亲没有离开,而是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安静地听完整个曲子。

"你改得很好。"曲终时,林教授评价道,"比我原版多了些......希望。"

这是母亲给过的最高评价。佳瑶瑶鼻子一酸:"我会继续完善它,等您来德国时弹给您听。"

林教授没有承诺会去德国看她,只是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动作生疏但温柔。这个小小的肢体接触胜过千言万语,佳瑶瑶突然明白了母亲说不出口的爱与祝福。

夜深了,佳瑶瑶躺在床上,听着窗外偶尔经过的汽车声,试图将这座生活了十八年的城市的每一个细节刻进记忆。明天这个时候,她将在飞往另一个大陆的飞机上,开始全新的人生篇章。

手机震动起来,是诗悦悦发来的消息:"行李收拾好了吗?别忘了带我们高中合照!PS:我和濯濯已经计划圣诞去柏林看你了!"

佳瑶瑶微笑着回复,然后关掉灯。黑暗中,她想起天台上埋着的那个时间胶囊,想起三人组的誓言,想起母亲弹琴时流泪的侧脸。生活就像一首复杂的交响曲,有欢快的乐章也有忧伤的段落,但唯有真实地演奏,才能打动人心。

明天,新的乐章即将开始。

---

上一章 迟来的理解 高中部的钢琴少女最新章节 下一章 跨越时空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