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机场的广播用德语、英语交替播放着航班信息。佳瑶瑶拖着行李箱站在出口处,周围是陌生的面孔和听不懂的对话。十八个小时的飞行后,她的脑子还晕乎乎的,时差让太阳穴隐隐作痛。
"瑶瑶小姐!"
熟悉的中文在嘈杂的德语中格外醒目。佳瑶瑶转头,看见庄姨穿着鲜亮的红色外套朝她挥手,比半年前离开时胖了一些,气色也好多了。
"庄姨!"佳瑶瑶跑过去,一头扎进那个熟悉的怀抱,闻到她身上不变的淡淡茉莉花香。
"瘦了!"庄姨捧着她的脸左右查看,"林教授没给你好好吃饭吗?"
提起母亲,佳瑶瑶胸口一紧。机场告别时,林教授最后时刻才赶到,塞给她那个密封信封,然后是一个克制而短暂的拥抱。佳瑶瑶甚至不确定母亲是否真的会去纽约见杰森。
"这是给你的。"庄姨递过一个保温杯,"蜂蜜柠檬茶,按照老配方。"
佳瑶瑶接过杯子,温热透过杯壁传到掌心。第一口下去,熟悉的味道让她眼眶发热——这才是真正的庄姨特制,酸甜完美平衡,柠檬片切得薄如蝉翼。
"谢谢您。"她小声说,怕一大声眼泪就会掉下来。
庄姨了然地拍拍她的背:"走,先回家。我做了你最爱吃的红烧排骨。"
"家?"佳瑶瑶跟着庄姨走向停车场,"您不是说您女儿......"
"小公寓,就在音乐学院旁边。"庄姨笑着解释,"我女儿坚持要买,说我总要有个地方招待'我的中国女儿'。"她眨眨眼,"她吃醋呢,说我整天瑶瑶长瑶瑶短的。"
佳瑶瑶心头一暖。即使在千里之外的德国,依然有人把她当家人。
庄姨的"小公寓"实际上是一套明亮的两居室,装修简约但温馨。餐桌上已经摆满了中式菜肴——红烧排骨、清蒸鱼、蒜蓉青菜......全是佳瑶瑶爱吃的。
"您什么时候准备的?"佳瑶瑶惊讶地问。
"昨天就开始炖高汤了。"庄姨得意地说,"就知道林教授不会记得给你做践行饭。"
提到母亲,佳瑶瑶想起那个还没拆的信封。她从随身包里拿出来,分量沉甸甸的,不像是普通信件。
"这是什么?"庄姨好奇地问。
"妈妈给的,说到德国才能打开。"
信封里滑出几样东西:一张银行卡,一张字条,还有——佳瑶瑶倒吸一口气——那张母亲年轻时与杰森的合影。照片背面新增了一行字迹:"给你的梦,全部实现。爱你的妈妈"。
字条上,母亲工整的字迹写着:"卡里有你外婆留给我的翡翠手镯变卖的钱,原本打算用来送你去国际音乐学院。密码是你的生日。照片上的年轻人现在是个糟老头子了,但弹琴还不错。下个月纽约见。"
佳瑶瑶的眼泪终于掉下来,砸在字条上晕开墨迹。母亲不仅支持她去德国,还要一起去纽约见杰森?这个转变太大,她一时难以消化。
"哎呀,别哭。"庄姨连忙递过纸巾,"林教授就是这样,关心人都要用凶巴巴的方式。"
佳瑶瑶破涕为笑,小心地把照片和字条收好。这一刻,柏林突然不那么陌生了,因为母亲的爱已经跨越千山万水跟了过来。
接下来的日子像一场色彩斑斓的梦。柏林音乐学院与佳瑶瑶想象的截然不同——没有严苛的纪律和死板的规则,教授们鼓励学生探索个人风格,即使这意味着打破传统。
"你的改编很有创意,"她的主课教授施耐德先生在听完《重逢》后评价道,"技巧上还有提升空间,但情感表达非常真实。这是中国曲子吗?"
"是我母亲年轻时创作的。"佳瑶瑶解释,"我加入了一些现代和声。"
"有意思!"施耐德教授眼睛一亮,"你知道柏林爱乐下个月有个'东西对话'主题音乐会吗?也许你可以尝试将这首曲子发展成完整的钢琴协奏曲,加入一些中国传统乐器元素?"
这个建议让佳瑶瑶兴奋不已。当晚她就视频联系了诗悦悦和亚濯濯,三人隔着屏幕讨论到深夜——诗悦悦负责视觉设计,亚濯濯帮忙研究乐理结构,佳瑶瑶则专注于创作。
"我们三重奏又回来了!"诗悦悦欢呼,"虽然隔着个大西洋!"
亚濯濯推了推眼镜:"实际上,柏林到罗德岛的直线距离是——"
"闭嘴,学霸!"诗悦悦做了个鬼脸,"重点是,我们还在彼此的生活里,对吧瑶瑶?"
佳瑶瑶微笑着点头,胸口暖洋洋的。是的,无论相隔多远,有些联系永远不会断。
十月中旬,佳瑶瑶收到了母亲的邮件——简短如常,但内容令人惊喜:"已订好纽约机票,11月15日。酒店信息见附件。记得带厚外套。"
就这么几句话,却让佳瑶瑶高兴了一整天。母亲真的要去见杰森了,而且愿意和她同行!她立刻视频告诉庄姨这个好消息。
"我早知道了。"庄姨神秘地笑着,"林教授上周就问我该带什么衣服去听音乐会。"
"什么?您们一直有联系?"
"当然啦!"庄姨嗔怪地说,"她每周都问我你的情况,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练琴累不累......"她模仿着林教授严肃的语气,"'别让她熬夜!德国冬天冷,记得提醒她加衣服!'"
佳瑶瑶又惊讶又感动。原来母亲一直在通过庄姨关注着她,只是不肯直接表达。
随着纽约之行临近,佳瑶瑶开始认真准备《重逢》的协奏曲改编。施耐德教授帮她联系了一位在柏林留学的古筝演奏家,两人尝试将中国传统五声音阶融入西方和声结构中,效果出奇地好。
"这太神奇了!"古筝演奏家小林赞叹道,"你的曲子本身就带有东方韵味,加入古筝后更加浑然天成。"
佳瑶瑶想起母亲曾经批评她"乱加装饰音",不禁莞尔。如果母亲听到这个版本,会说什么呢?
十一月初,柏林下了第一场雪。佳瑶瑶站在窗前,看着雪花无声地覆盖街道,想起高中时和诗悦悦、亚濯濯在天台上看雪的情景。那天诗悦悦突发奇想,要在雪地里弹吉他,结果琴弦冻断了,三人笑作一团。
手机震动起来,是亚濯濯发来的消息:"悦悦和我已经买好圣诞来柏林的机票了。她坚持要带你去'体验正宗德国圣诞市场',其实就是想喝热红酒。"
佳瑶瑶笑着回复,然后打开日历标记日期。同一天,她注意到另一个标记——11月15日,卡内基音乐厅,红色圆圈格外醒目。
还有十天就能见到母亲了。佳瑶瑶突然很想让她听听改编后的《重逢》,于是打开电脑录制了一个简单版本发过去,附言:"为纽约准备的惊喜。您觉得怎么样?"
回复在凌晨到来,只有短短一行字:"不错。记得带演出服。"
佳瑶瑶对着屏幕微笑。从母亲那里,"不错"就等于"非常棒"。
出发前夜,佳瑶瑶收拾行李时,庄姨来帮她整理演出服——一件改良旗袍,庄姨特意为她在柏林买的,深蓝色缎面上绣着银色暗纹,既典雅又现代。
"林教授看到一定会惊讶的。"庄姨满意地打量着她,"我的小瑶瑶长大了。"
佳瑶瑶突然抱住庄姨:"谢谢您......为了一切。"
庄姨轻轻拍着她的背:"傻孩子,家人之间说什么谢谢。"
纽约的冬天比柏林更冷,但阳光明媚。佳瑶瑶在机场出口一眼就看到了母亲——林教授穿着深灰色大衣,站得笔直,在人群中格外醒目。
"妈!"佳瑶瑶拖着行李箱跑过去。
林教授微微张开双臂,迎接女儿略显生疏的拥抱:"你长高了。"
"才三个月不见......"
"行李都带齐了?护照和演出服在随身包里吗?"
"都带啦!"佳瑶瑶笑着回答,熟悉的安全检查流程让她莫名安心。
去酒店的路上,林教授简单询问了她的学习情况,佳瑶瑶则兴奋地讲述着柏林的生活和《重逢》协奏曲的改编计划。
"施耐德教授说,如果效果好的话,可能推荐给柏林爱乐明年春天的'年轻艺术家'系列!"
林教授点点头:"杰森也会参加那场音乐会。"
"真的?那......"佳瑶瑶犹豫了一下,"您会来柏林吗?"
沉默。出租车驶过第五大道,街边橱窗里圣诞装饰已经亮起。
"看情况。"母亲最终回答,但嘴角有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
音乐会当晚,佳瑶瑶穿着那件深蓝旗袍,与母亲并肩走进卡内基音乐厅。林教授罕见地穿了酒红色礼服,头发也精心盘起,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
"您真美。"佳瑶瑶由衷地说。
林教授略显不自在:"胡说,都老太婆了。"
灯光暗下,杰森·威廉姆斯走上舞台。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但当他坐在钢琴前,手指触碰琴键的瞬间,那个照片上的年轻人仿佛又回来了。
节目单上的第三首正是肖邦的《雨滴前奏曲》。音乐响起时,佳瑶瑶偷偷看向母亲——林教授坐得笔直,但眼角有泪光闪动。
中场休息时,佳瑶瑶惊讶地发现杰森径直朝她们走来。
"L老师!"他热情地拥抱了略显僵硬的林教授,"二十五年来第一次听我现场演奏,感觉如何?"
"装饰音太多。"林教授干巴巴地说,但眼中带着笑意。
杰森大笑,转向佳瑶瑶:"这就是传说中的'小L'吧?我听施耐德提起过你的《重逢》改编,非常期待!"
"您认识施耐德教授?"佳瑶瑶惊讶地问。
"老朋友了。"杰森眨眨眼,"下个月柏林见?"
音乐会结束后,三人一起去附近的咖啡馆小坐。杰森谈起当年跟林教授学习的日子,那些佳瑶瑶从未听过的趣事——母亲年轻时如何为了一段音符反复练习到深夜,如何在比赛中因为太紧张弹错了最简单的段落却依然夺冠......
"你妈妈是我见过最有天赋的学生,"杰森认真地说,"如果当年她去了茱莉亚,现在坐在卡内基开独奏会的应该是她。"
林教授低头搅动咖啡,没有回应。
"但那样就不会有我了。"佳瑶瑶突然说。
杰森微笑:"命运总是有它的安排。比如现在,"他举起咖啡杯,"我们三个音乐疯子聚在纽约,不是很好吗?"
回酒店的路上,林教授异常沉默。直到电梯里,她才突然开口:"我为你骄傲,佳瑶瑶。"
简单的六个字,却让佳瑶瑶的心脏几乎停跳。这是母亲第一次如此直白地表达情感。
"因为我和杰森认识?还是因为施耐德教授喜欢我的曲子?"
"因为你是你。"林教授看着电梯数字跳动,"不只是我的女儿,不只是钢琴演奏者,而是......找到了自己声音的音乐家。"
电梯"叮"的一声停在她们楼层。走出电梯前,佳瑶瑶鼓起勇气问:"妈,您后悔吗?放弃音乐梦想,选择家庭......"
林教授在房门前停下,钥匙悬在半空:"曾经后悔过。但看到你今天的样子,"她转头看向女儿,眼神柔和,"一点也不了。"
纽约之行像一场梦,眨眼就结束了。分别时,林教授递给佳瑶瑶一个小盒子:"圣诞礼物,提前给你。"
盒子里是一枚精致的银质书签,上面刻着一段五线谱——佳瑶瑶立刻认出那是《未完成的梦》的开头几个小节。
"妈......"
"好好练习。"林教授习惯性地叮嘱,但语气温和,"柏林见。"
回柏林的飞机上,佳瑶瑶望着窗外的云海,想起这半年来发生的一切——高中毕业,朋友分离,庄姨离开,独自出国求学,与母亲的和解......生活就像一首复杂的协奏曲,有快板有慢板,有独奏有合奏,但唯有真实地演奏每一个音符,才能成就动人的乐章。
手机震动起来,是诗悦悦发来的消息:"濯濯和我已经到柏林机场啦!你在哪?说好来接机的呢?"
佳瑶瑶笑着回复:"飞机晚点了,你们先去找庄姨,她做了红烧排骨!"
关上手机,她看向窗外。柏林正等待着她的归来,带着新的故事,新的音乐,和新旧交织的爱。而这一次,她不再害怕未知的乐章,因为无论相隔多远,那些重要的人始终在她的生命旋律中,如同永恒的和声。
---